城市物流能力评估与比较研讨

时间:2022-07-19 08:13:37

城市物流能力评估与比较研讨

国务院2010年1月正式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皖江城市带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物流业不发达是皖江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软肋”之一。为了提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皖江城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需要构建哪些城市物流能力,以吸引高端产业转移和克服经济发展的物流瓶颈?如何提升皖江城市的物流能力?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不仅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探索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客观需要。

一、城市物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目前相关研究侧重企业物流能力,即企业应用物流资源并使其与其他资源相互作用的独特能力,[1]并证实了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2]然而,城市物流能力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陶存新、陈定方指出,城市物流能力是指一个城市组织城市物流和对城市物流产生带动的综合能力,包括通过高科技的技术与手段,有效地运用全面、巨大的物流资源,合理与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各个要素,以达到提高城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3]日本学者谷口教授将城市物流定义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何明珂教授指出,城市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比平常提到的物流多了一个边界,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上加上地域的限制和城市的属性。[4]城市物流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城市内部,不能忽视了城市物流系统的开放性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城市物流是为了满足城市以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城市内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城市内以及城市与外界之间的物流活动。因此,城市物流是区域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城市物流能力是城市供给主体为城市以及周围城市提供所需物流服务的最大能力。城市物流能力是一个涉及不同因素的多维概念,但现有研究倾向于从多个维度设计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试图全面准确地测量城市物流能力水平。实际上,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地测量城市物流能力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过多的评价指标可能导致对反映城市物流能力的核心要素和指标的忽视。因此,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从复杂的评价指标中选择最能体现城市物流能力本质的指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能避免城市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又能兼顾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共同性,因为好的理论需要权衡评价指标的完备性和简易性两个标准。

二、城市物流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城市物流资源和城市物流效率两个层面构建城市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其测量指标。城市物流资源使用五个常用指标评价,即互联网用户比重、人均移动电话、人均固定电话、物流人员比重和物流设施投资比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人均货物运输量、人均货物周转量、人均邮政业务量和人均电信业务量归入城市物流效率的范畴,反映城市物流供给主体提供和使用所在城市物流资源的结果。表1描述了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指标构成及其测量内容。城市物流资源的前三个指标反映互联网和通讯等城市物流信息技术能力,物流人员比重反映城市物流专业技术人员规模和物流人力资源保障能力,而物流设施投资比重反映城市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对城市物流效率的四个指标,人均货运量和人均货物周转量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实际货物运输能力的大小,是反映城市货物运输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城市现有的货运设施、设备的规模以及物流网络的布局情况。[5]人均邮政业务量和人均电信业务量两个指标则以人均价值量的形式反映城市邮政和电信服务的实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城市信息资源的规模,并综合反映了信息技术对城市物流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持能力。[6-7]本文提出的城市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不仅尽可能将主要因素都纳入测量体系中,还剔除那些不能较大幅度增加城市物流能力解释力的指标,确保以尽可能少的指标来测量目标。

三、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方法

关于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目前尚无公认的方法。为了避免在确定权重上的主观性,使用结构方程建模中的测量模型计算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据此确定权重系数,并根据城市物流能力指标实际值与权重系数乘积之和,计算得出城市物流能力的综合指数。本研究需要分别计算城市物流能力的一阶因子模型和二阶因子模型中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在此以一阶因子模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使用结构方程建模专用软件AMOS7.0建立城市物流能力一阶因子模型,然后使用2009年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运行软件,计算得出由潜变量(城市物流能力)到观测变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标准化因子载荷:其次,根据城市物流能力9个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权重系数:Wi=pi/ni=1pi(n=9)最后,依据观测变量的权重系数和指标实际值λi,计算出某个城市的物流能力综合指数(CityLogisticsCapabilityIndex,CLCI):CLCI=λi×Wi。

四、皖江城市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计算权重系数

本文选择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特区和台湾省)研究样本之后,从国研网上收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数、地区就业人员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数、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货运量总计、货物周转量总计、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互联网上网人数、移动电话年末用户、住宅和公共电话用户。然后,选择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进行协方差计算,以此为数据基础,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城市物流能力(一阶因子模型)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和权重系数。(表2第五、六列)采用相同方法分别对城市物流能力的两个构成因素(区域物流资源和区域物流效率)分别计算因子载荷和权重系数(表2第二、三、四列)。

(二)马鞍山、合肥、芜湖、安庆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与比较

根据本研究提供的方法,计算得出2007~2009年马鞍山、合肥、芜湖、安庆四个皖江城市的物流能力综合指数和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由计算结果可知,2007年,合肥城市物流能力综合指数高于芜湖、马鞍山、安庆,排名第一;2008年,马鞍山城市物流能力综合指数超越合肥、芜湖和安庆,排名第一;2009年,合肥城市物流能力综合指数又跃居第一名,高于马鞍山、芜湖和安庆。显然,这三年,安庆城市物流能力水平增长缓慢,而合肥、马鞍山、芜湖城市物流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快增长。为了进一步分析原因,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马鞍山、芜湖、合肥、安庆在城市物流资源和城市物流效率各个指标上的变化走势(见图1、图2)。从图1、图2所示的马鞍山与芜湖、安庆、合肥的城市物流资源和物流效率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在物流资源方面,合肥、马鞍山、芜湖相对安庆具有显著优势,但是,物流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是制约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物流资源发展的共同瓶颈。在物流效率方面,合肥、马鞍山、芜湖的物流效率相对安庆较高,但四个城市的人均邮政业务量、人均货运量均偏低。这说明,合肥、芜湖、马鞍山在物流资源和物流效率上相对安庆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四个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物流专业技术人员规模和物流人力资源保障能力均偏低。同时,四个城市的货物运输能力、城市信息资源的规模和信息技术对城市物流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是制约城市物流能力发展的瓶颈。城市物流能力的提高必须同时在物流资源和物流效率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城市物流能力中的物流从业人员比重、物流设施投资比重、人均货运量、人均邮政业务量等要素。

五、结论与建议

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物流资源和物流效率都是形成城市物流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皖江城市需要同时在这两方面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在物流资源方面,皖江城市物流设施投资比重和物流人员比重过低,而且近年来增长缓慢,因此立足于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皖江城市需要加快建设与长三角对接的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皖江示范区成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专业化港口、铁路货运站场和跨江通道及疏港公路等运输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和智能化、高速化、广覆盖的信息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此外,在提升物流人员比重方面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提高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实施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为皖江城市带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在物流效率方面,皖江城市的人均货运量和人均邮电业务量都处于增长趋势,说明城市物流效率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这不仅要求皖江城市增加物流供给,还需要千方百计增加物流需求。比如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鼓励工商企业将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区域信息一体化进程,实现互联网普及率、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高电子商务水平,实现与长三角地区无线宽带城市群间的无线漫游,建成“数字皖江”.

上一篇:节假日防火通告 下一篇:公众地消防安全管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