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

时间:2022-07-19 07:56:21

论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教育局)

摘 要:现如今,我国教育整体上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渡阶段,新课程理念有效阐述并提出构建素质教育的理念及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形成空白,亟待有新的教育形式替代以形成有效弥补。对于广大音乐教研员来讲,其决定着未来音乐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既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又要结合现阶段客观实际及教学环境之变化来进行有效的角色转型职能转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教学观察,对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变与职能转变展开了细致有效地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研员;角色;职能;转型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级音乐教研员面向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实践指导等工作,努力推动音乐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生提高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教研员要有效推进音乐课程改革,必须坚持面对现实、立足服务、着眼推进的工作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历史机遇,其中推动音乐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群体是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政府应加强研究与指导,协调音乐教育社会组织,进一步促进音乐教研员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公共服务社会化。现如今,我国教育整体上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渡阶段,新课程理念有效阐述并提出构建素质教育的理念及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形成空白,亟待有新的教育形式替代以形成有效弥补。

一、音乐教研员面临的挑战与角色转型

结合我国音乐教研工作的开展来看,总体上来讲,我认为主要从原来的“组织及指导”的职能管理者转变为“研究及指导”为主要性质的服务者。具体来讲,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较高的国家化程度,教研室所设计的职能范围较广,几乎包揽所有组织、指导与管理的任务。其中,音乐教研员大多定位于教育行政领导角色,同时基于中央政府所规定的音乐教育计划与大纲以及所配发的教科书来对教育进行发号施令。相对应来讲,教师、学生以及音乐课程责备看成是实现教育政策的具体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改革开放巨大浪潮的推动之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迈进,新课程理念深入发展。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治理逐渐加强,同时教育的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增加,音乐教研员作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直接执行者和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其职能与角色受到各方的重视。

二、音乐教研员角色转型

传统音乐教研员角色定位仅仅为听一听或者是评一评音乐课程,严重影响其教研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其教研判断能力,这与教育公共服务理念相背离。

新时期,对于音乐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其不仅仅是音乐课程的诠释者,还应该是身体力行的音乐课程实践者以及能够满足音乐教学需求的服务者。音乐教研员的工作应该深深根植于音乐课程教学实践,深入基层教学中,围绕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及各项细节。

三、音乐教研员职能定位的转变

当前,在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全民教育等新型教育观念及模式的浪潮之下,音乐教研员的职能定位有待转变。具体来讲,新时期音乐教研员的职能定位不仅仅只是音乐教师这一单一职能,应兼具音乐教育专家、社会音乐工作者等多重职能。与此同时,音乐教研员也应该基于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及条件,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掘地区特色课程,树立多元化音乐理念的基础之上,具备参与决策、引领专业和监测质量的专家型知识结构。

四、音乐教研员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的实现途

总体来讲,音乐教研员应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并将之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研究指导思想,同时应注重自身理论水平及教研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不断增强开发课程的能力。

具体来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教研员的准入制得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主要有考核、竞聘以及单位推荐等方式,这既体现了民主、公正和平等的选才原则,也从极大程度上保证了音乐教研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当然,随着音乐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需要打破教研室单位体制,积极探索与构建音乐专业社会组织,通过自主自治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育公共服务中,从而既可以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规模及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中,教研员不仅仅是新课改的“研究者”和“促进者”,更应该是新课改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对此,需有效实现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

参考文献:

[1]吕小芳.面对现实立足服务着眼推进:各级音乐教研员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学研究,2010(9):33-34.

[2]孙燕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研工作[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2):48-49.

上一篇:班集体,学生成长的摇篮 下一篇: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