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地方吹来阵阵风

时间:2022-07-19 07:54:48

“十三五”:地方吹来阵阵风

2015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局之年。

十提出两个“百年目标”,从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推进期,直接关系到能否将其实现。

面对复杂多变又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的经济与社会形势,既需要中央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又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了地方“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及相关公开信息,以管窥各地将如何谋划关键五年的发展路径。

增速喜忧参半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收入水平计算,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中低收入水平。GDP增长也从30多年来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年增速7%左右的新常态。新常态下,如何实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201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启动了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试图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与战略布局等,是各省市普遍关心的首要议题。

比如,上海市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 并已展开对“四个中心”内涵、指标和实现路径、改革攻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转型升级的瓶颈约束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湖南省提出要重点研究“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体系和目标值测算,并对2025年的目标进行展望。而黑龙江省要求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及“十三五”规划指标进行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透露,他所参加的“十三五”规划讨论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十三五”规划增长率不会太高,应该是中高速增长,可能会在7%左右,而且这个目标增长率也不是刚性的。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习奥瀛台夜话等场合中也多次表态,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

然而,对一些中西部后进省份而言,这个增长速度可能不够。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31个省区市的统计显示,在目前公开的“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中,至少有6个省份将扶贫攻坚列为重点课题,包括甘肃、青海、贵州、山西、江西、广西等省区。

这些中西部省份要想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今后几年的GDP增速只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才可能完成预定目标。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31个省市区的统计显示,目前至少有4个省份提出了高于7%的增速。其中,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表示,力争“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内蒙古曾提出到2020年约需年均增速12%;四川提出增速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江西也提到今后几年的增速必须比全国高。

相对于GDP增速而言,另一个目标,即全面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也备受关注。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各省市区公开信息的梳理显示,至少有5个省份已明确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其中,湖南测算,2013~2020年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如达到6.5%,就可以实现翻番目标;河南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赶上或超过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未来几年“城”“乡”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应分别达到9.2%和6.9%;陕西提出要按照年均增长17%和15%的水平分别安排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和最低工资标准,并重视退休人员的收入同步增长,才有可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提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年均实际增长8.9%;山西测算要达到翻番目标,居民收入须实现年均7.2%的实际增长,且仅实现小康目标的90.3%。

此外,新疆提出,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半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半左右;云南省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总体部署,到2017年,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一番,跨上2万亿元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而贵州省曾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90%。

对于发达省份来说,全面实现小康的压力就要小很多。其中,广东后几年平均增长6.9%就可以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浙江公开表示有望于2015年全面实现小康,较全国目标提前近5年;而上海、江苏、北京则被认为已经实现小康。

受访的多名专家均表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实现。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中西部会普遍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东部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西部地区可能增长比中部快,但也有可能会略低于中部。”

“相对发达的地区不是说可以实现小康就懈怠了,还需要继续发展,而全国整体水平的发展也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员刘培林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更需要下大功夫,而经济增长则需要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即便是中西部地区也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原先不被重视的青山绿水,现在就转变成这些地区的优势,可以借此实现发展质量的跃升。”

区域加紧协作

社会各界对于“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对乐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近日表示,这一时期中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接近美国。对于地方而言,这就意味着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和突破口。

“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国家分别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区域统筹发展一直是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各地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目前至少有10个省份将区域合作规划列为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湖南、广西、河北、贵州、天津、北京、安徽、广东、黑龙江、江西等省市区。

以京津冀为例,天津市不仅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了重点研究课题,还通过研究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产业竞合,充分挖掘发展潜力。而北京市的区域协调课题有4项,其中之一就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及跨域治理机制研究,河北也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研究重点。

与过去强调竞争不同,发达省份如今更加重视区域联动发展。比如,上海市发改委明确表示,要在规划编制中更多置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去考虑,注重通过功能纾解来解决当前上海城市发展中遭遇的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推进与国家、周边省市以及本市区县规划的衔接,明确“打造上海大都市经济圈”和“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而广东省委书记更公开表示,要努力使泛珠三角合作进入“十三五”规划,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地处西南的贵州省正在评估该省“十二五”以来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融入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经济区域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定位。新疆则首次增加了区域规划的内容编制。

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区域战略成为地方规划寻找发展突破口的着力点,并促进对外开放型增长新思路。

新疆已启动亚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医疗服务“五大中心”规划编制工作;黑龙江省提出建设以哈尔滨为中心、连接欧亚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试图打造跨境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湖南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构建内陆开放开发新高地,并将制定首个涉外规划。目前至少有11个省市区提出全面提升开放创新型经济,包括广西、河北、浙江、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经济区、经济群也在各省份前期研究中备受推崇。比如,安徽省的江淮城市群、黑龙江的哈长城市群、江西的昌九新区与南昌大都市区,等等。

基建提前布局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增长”仍然为2015年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今年及未来几年的政策目标之一,就是预防新常态下的经济下行风险。

增长失速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投资增长下行,而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整体投资比例中占据80%。在制造业投资下滑幅度大,房地产正经历深度调整期时,基础设施投资或将成为“稳增长”的一个现实选择。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和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仍将拖累2015年经济增长。而根据标普测算,2015?2017年,中国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高达2.2,也就是说,增加1单位基建投资将带来超过2倍以上的GDP增长。

在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区域经济横向联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均亟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9月16日,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国家铁路局召开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透露的信息亦显示,今后一段时间内铁路建设的重点或将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内陆转向边疆,从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

来自中央的战略部署,实际上也回应了地方的投资建设需求。以新疆为例,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交通运输将更加注重加强南疆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同时还会加快铁路建设,预计2020年的铁路投资规模会超过1429亿元。

各省正在争取和加快推进省会间铁路建设,甚至是省际之间的高速铁路。比如,陕西省的西安-长沙、西安-重庆线路,河南省的郑州-济南、郑州-合肥(经过周口)线路,江西省的南昌-合肥、赣州-深圳线路,以及贵阳-南宁、武汉-杭州等高铁线路,都已在各地政府的计划当中。

公开消息显示,贵州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建议中,已纳入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的项目有4个,其中涉及遵义市1个,即攀昭黔铁路(经过仁怀市、遵义县、中心城区、绥阳县、湄潭县、凤冈县)。此外还在争取6条线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包括贵阳-郑州客运专线(经过余庆县、湄潭县)、涪陵-柳州铁路(经过道真自治县、正安县、务川自治县、余庆县)、泸州至遵义铁路(经过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等等。

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也为沿江11省市包括航道、港口、铁路网以及高速公路网等诸多重点项目。以重庆为例,未来将新建27座长江干线过江通道,5条快速铁路,预计至2020年将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1.2万亿元。

“中西部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区域,在东部沿海出口贸易复苏缓慢的情况下,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中西部城镇化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中西部各区域作为我国经济中长期平稳发展回旋余地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现在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同于过去的过剩产能投资,见效快但也不会过热。”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当前各地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确实是着眼于应对经济下行,但长远来看还是需要内需拉动,而关键则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认为,“十三五”把握经济发展大势,重在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和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客观基础。其中的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和制度创新。

“实现这一转型,既可以在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速,又能够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创造有利条件。”迟福林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上一篇:希腊退出,欧洲真的不痛? 下一篇:谁来监管沽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