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2-07-19 05:32:26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要: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三个核心技术一体化为专业建设理念,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功,将打破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的僵局,对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质量都将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动漫;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高职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目的。基于社会对动漫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动漫人才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而如此大量的人才培养却造成供需失衡的动漫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上,具体表现为:

1.1 缺少人才培养的特色。动漫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高职院校所开的专业中以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技术为主,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都趋于雷同,这样势必造成一方面同类人才的过剩,另一方面是急需人才的紧缺,教育资源不能合理地使用。

1.2 缺乏实践场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定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校企联动机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实践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动漫产品开发整个工作流程,无法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社会竞争力较弱。

1.3 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普遍,许多高职院校忽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科学的课程设置,未能考虑把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1.4 缺少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动漫企业的校企合作尚不紧密,缺少动漫企业对相关动漫工作岗位、人员能力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和其与时俱进的一线创意、设计、制作与实训指导资源。

2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2.1 创新“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实际情况,专业教师通过社会调研,围绕省内动漫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以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三个核心技术一体化为专业建设理念,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完善“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图

“三双”即“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通过学院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依靠“双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其中,“双主体”指依托校企共育、校企共管、校企共赢三个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双主体”的作用;“双课堂”指学院课堂与企业课堂,课程教学实现校内课堂形式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相结合,发挥“校中厂”和“厂中校”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双导师”指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发展方向、兴趣分别为学生配备校内专任指导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指导教师(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能手担任),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得到提高。

“四融入”指将企业标准融入课程设置、教学环境、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认证。通过校企合作共育,将核心技术、企业标准融入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以及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通过校企共管,以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为保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校企共赢,拓展服务企业渠道,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

2.2 改革和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依据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定位及地方产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高职动漫专业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动画师和后期合成师等专业人才。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根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动漫产品开发流程,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序,设计课程模块,安排教学时程,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3 构建设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项目导向”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动漫专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过程充分考虑职业技能要求和工作过程,完全按企业项目流程安排教学过程,通过系列的教学任务书来引导学生按生产流程完成作品,并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是根据动漫行业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分为前期组、动画组、后期组进行组织教学,学生轮流在各组的各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不同岗位的技能技巧,掌握各岗位的工作模式,熟悉动漫制作的完整流程。通过真实的岗位实践,培养学生拥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按照企业的评价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主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动漫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效

通过“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师资、专业和课程建设实力加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培养的毕业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师和学生直接与企业一线专家对话,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获取更宽的信息量基础上,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可以促使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实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人才,缓解动漫行业供需失衡的现状,使毕业生能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将打破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的僵局,对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质量都将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这种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动漫产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全胜.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杨建宏.高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7.

[3]王文涛.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作者简介]高文铭(1967.11-),长春人,工学士,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等教学工作。

上一篇:物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几点应用 下一篇: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