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的引入法初探

时间:2022-07-19 05:31:40

初中数学课的引入法初探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上一堂课犹如写一篇文章,要整体构思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的好坏,往往影响全堂课的效果。好的引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听课抓住重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数学故事引入法

数学故事或轶闻、史料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比如讲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讲一讲古希腊数学家刁番都的故事,刁番都的墓志是希腊学者麦罗尔用方程的形式写出来的:

过路人,这里埋着刁番都的遗骨,下面的数目可以告诉你他一生究竟活力多长?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时代。

又活了十二分之一,颊上长起了细细的呼须。

刁番都结婚了,可是还没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

再过5年,他有了一个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

从他儿子死后,刁番都在极度的悲痛中只活了4年就死了。

二、实验引入法

通过观察实验或学生的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点的轨迹”的引入:教师将一个彩色小球栓在线的一端,教师一进教室就边走边演示,彩色小球绕着线做圆周运动,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教师到讲台站定后,便停止演示,要求学生解释刚才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解决了“点的轨迹”的定义这样抽象、难懂的问题。

三、悬念引入法

悬念在心理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灵状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如“平方根”的引入,可让学生求解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cm2时,它的边长沙2cm,如果它的面积是5cm2,它的边长多少?”

四、竞赛引入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竞赛,可以领会新知识、新方法的优点,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如讲“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可以这样引入:先来一场计算比赛,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抽一位成绩好的学生计算1÷1.414,再叫一位成绩差的学生计算1.414÷1,通过计算速度的比较,教师指明这是计算 1√2近似值的两种方法,由此学生认识到分母有理化的必要性。

数学课的引入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热爱数学教育的老师们去不多探索、总结。在教学中,课的引入设计巧妙,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求知欲望和学习情感上智力发展的翅膀,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对职高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 下一篇:关于新教师备课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