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2-07-19 03:13:19

自主学习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上海 200000)

摘 要:20世纪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然而,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个体的差异性大,主观能动性差,缺乏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自我监控能力。对于中职生来说,明白学习方法比懂得学习内容更为重要。本文通过笔者的体会,探究实践中自主学习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职课堂;应用

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基于现状,教育者对自主学习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从20世纪以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各个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习基础好、自控力强的学生来说,实行自主学习并没有任何难度,然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在其课堂中的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将这一难点克服,就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个体的差异性大,主观能动性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中职生来说,明白学习方法比懂得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因此,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的知识特别枯燥无味,中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如何将“自主学习”渗透于中职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师生一起在实践中进行探究。

一、激发兴趣,让中职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中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在中职教学课堂上,课堂伊始必须有好的并且来源于生活的导入设计,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中职学生接触到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他们的情w高涨,而适度的兴奋会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要适度地通过新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微课、网络媒体、微信推送等。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他们对于课堂新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才能处于最佳状态。中职学生只有对课堂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从而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合金元素的影响”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出示了铁锈的齿轮与不锈钢汤勺,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外观差别,解释为何有如此迥异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趁热打铁,笔者说:“不锈钢之所有不生锈是因为在其中添加了合金元素。”然后,笔者又拿出另外一把生锈的汤勺,请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同时购买的不锈钢汤勺,一把是生锈的,一把却没有生锈呢?”学生通过讨论合金元素的量和种类都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影响,感受到合金元素对于钢材性能的影响,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内容――“合金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课程知识切合现实生活,教学内容生动感性,科学与生活产生共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创建平台,让中职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自主学习的课堂,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对于教师而言,给学生创建利于他们展示的平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需要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对于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要经常启发中职学生多动,积极为学生搭设展示才华的平台。例如,让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学习内容,让学生做裁判进行评价,小组竞技比赛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动”法,才能使中职专业课的课堂“活”起来。那么,怎么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合金钢的牌号识读”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回味前一课“碳素钢的牌号”,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金钢牌号识读的方法,以牌号识读竞赛检验展示学习效果,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了,学习劲头上来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究、思考、解决了不少问题:这种牌号的读法和碳素钢一样吗?这种牌号的表示方法是怎样的?在小组交流环节,交流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共同解决碰到的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课堂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创设情境,让中职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

在中职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学生不一定都能自发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1.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开放性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互助,学会合作。如在讲“合金钢”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预习问题“长江上三座桥所采用钢结构的材料的区别”,要求学生课后在网络上搜索答案,课堂上通过课件展示长江上三座桥的雄姿,让学生眼前一亮,仿佛身临其境,学生踊跃发言,争相发表自己的搜索答案,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开放性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很好的引导者。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使每一组学生都学有所成,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活力。

2.创设新异的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新异的悬念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如在学习了“力学”一课后,笔者进一步设问“我们生活中的趣味力学有哪些?”请学生任选一个课题进行调查,以小组形式汇报。课题有怪坡现象中的力学知识、杂技表演走钢丝的力学知识、倒啤酒的力学学问、竹子的力学性能等。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自发地对其进行探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工程力学课堂逐步将小课堂和大社会有机结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3.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求知欲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首要的是让学生乐于求知。乐于求知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课堂场景是非常有必要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教育学家在数千年前已经有了这样的论断,事实证明,当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自发并且愉快地学习。笔者在课堂上会利用电影、视频、图片等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W“硫磷元素对钢的影响”时,笔者引入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设问当时号称游轮巨无霸的“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那么不经撞?与我们学习的元素影响有什么关联?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解释硫磷元素对钢的影响。学生带着对电影故事回味和对谜底的好奇,很快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

四、及时评价,让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掌声

中职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因基础较差,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须加以引导。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教师应适时地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打通思路,准确理解。在中职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平等对待学生,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教学方法不正确往往会挫伤中职学生的自信。学生一旦失去自信心,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降低,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1.设置自评,深化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促进学生的自评,教师可在评价表中增加自评的内容,请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在进行“载荷”教学时,笔者设置“自己评价是否掌握载荷的概念,如掌握请举例”。有的学生举例“我将笔丢地上,地面受到冲击载荷”;有的学生举例“我将水杯放在桌上,这是静载荷”;有的学生举例“我拍同桌,给她冲击载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反思了所学知识,促进了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引导学生互评,拓展自主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合金钢”课堂上,针对自主学习后分组讨论的成果,笔者制订了具体的评分标准,并进行小组间相互评价。各小组分别对其他小组的成果正确与否、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进行交流,深入学习,相互指出不足,共同进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在中职课堂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谨记课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他们的个性,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培养的不只是学生,更是在任何情况都能自主学习的“技术人才”。教师要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的测评方法[J].心理科学,2003(5).

[2]麦库姆斯.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伍新春,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吴立群.创新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下一篇: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应用与评价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