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态,构建合作学习平台

时间:2022-07-19 12:51:55

立足常态,构建合作学习平台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营造“常态课堂”,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促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民主 主体性教学 常态课堂

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最集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天的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针对我校外来学生过半的特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既有城乡之别、家庭文化背景之别,也有学习品质和个性心理的差异,我们要坚持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教学民主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构建和谐愉悦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发扬教学民主,构建合作学习平台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易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文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课堂氛围是民主的。教师对学生“更注重于支持而非批评,更注重于理解而非冷漠和评判,更注重于真诚而非表演角色。师生之间更倾向于相互作用,教师常常以学习者面目出现,学生常常互帮互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商量,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动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承认作为独立人格而存在的学生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作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主体性教学,倡导自主和合作学习

(一)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自觉参与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这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善于不断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坚持自主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尝试、探究、交往等自主活动中获得信心,个性倾向得以舒展。教师应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习惯,使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信息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主动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编写皇帝游行回宫后的故事,展开课堂评议,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二)重视思维过程,加强合作学法指导。

教师应重视思维过程,加强合作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将学生观察、感受、体悟、发现、应用、创造等思维过程放在首位。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如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推想性思维、迁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教师应不赋予课本内容和所讲知识以绝对真理的色彩,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独特的阐发、评价、质疑和争辩,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见,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共享对话的喜悦。

(三)指导小组合作,发挥整合优势。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而且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教师要创设发言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问题,针对学习中暴露的问题,选择其中对学生发展价值高、兴趣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质疑。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常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设疑、质疑、激疑,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为确保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质量,教师要组织有序、指导到位,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具体可开展以下几点尝试。

1.灵活分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分组方式要多样。可有以下三种:(1)差异组合式。按成绩好差搭配组合。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优等生对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和后进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这是“兵教兵”形式。(2)男女搭配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形成“异性效应”。(3)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更利于整体提高。

这样灵活分组,可使学生获得和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交往的机会,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向他人学习的能力,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这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素质。

2.明确分工。有主持人、记录人、发言人、补充者。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合作探索后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对“代言人”来说,他能获得伙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巧妙指点。为提高效益,教师应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示范表述。

(四)组织评价讨论,促进整体提高。

教师根据分组合作情况组织开展全班交流,讨论评价,内容可以是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也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形式通常有三种。

1.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各组按序汇报,可以是全局汇报,也可以是局部汇报或择要汇报。

2.交流式。参加交流的人员:后进生、小组讨论时持保留意见者、教师巡回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和答案的持有者。

3.辩论式。汇报交流过程中对有典型意见的问题,教师随时引导辩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得出一致意见,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要鼓励创见。全班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沟通的工作,善于捕捉语言文字的灵感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使他们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通过读、说、议、演等多种形式学习语文,让学生真正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

三、关注个性成长,营造常态课堂

常态即真实,教师要敢于正视学生的差异,不对学生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而应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等方面都分设低、中、高等不同层次,使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的要求。练习设计分设层次,让学生选做,让学生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体验,而不会有望尘莫及的失落心态,或者丧失学习信心。

个性化教育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开始,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发展和张扬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习的思维,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特长,发展独特个性,为学生创造一种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自个性独特发展的开放时空。这样,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互动,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实现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连接学生生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常态课堂。

常态课堂给予学生的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力的分配顺序,首先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习惯,然后才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应给学生以紧张而饱满的智力活动空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充分、自由并富有创意的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常态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推进学习方式改革,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起来,使得教与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宋崇鑫.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3]孙春成.新课程语文教育随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霍懋征.真善美的丰碑――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论.中华书局,2003.

上一篇:小班实施生活化节奏教学活动的研究 下一篇: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