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语文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时间:2022-07-18 11:00:27

技师学院语文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能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实现教学优化。因此,教师要研究从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含义、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工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修养。

关键词:技师学院;语文课程;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56-0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同时,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巧,实施更加有效的现代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开发者。教师要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实现角色的转变,使各种教育技术实现大融合,并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目的而发挥不同作用,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新课程的整合,要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整合语文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简单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黑板的替代品,重视人机之间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间的对话,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束缚教师和大学生的思维,影响我们的教学。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1. 从教师自身来讲,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确保教育者教育观念的先进应当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施的时候必须尊崇大学生主体,立足语文学科本位,立足文本,妥善处理教师、大学生、教材、媒体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交融和整合,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最优化。

2. 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多媒体课件类型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影视、声音、图像和三维动画等功能,有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形式多样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音乐、图片、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给我们搭建了方便、便捷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想象丰富,联想活跃,在学习时要求感知意象、领路意境,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给大学生以直观的感受。(2)展示情节。技师学院语文课本中,一些精品力作都带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在学习时要求大学生把握情节,理清矛盾冲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时,其中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可以放映有关片段,让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3)突破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内容直观展示,可以模拟真实与虚幻的境界,化复杂为简单,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记笔记是一大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费时又费力,而且密密麻麻的,大学生也看不清楚。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课文展示在课件上,重点字词的解释一个个标注在原文的下边,还可以对某些字词着重显示出来,既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目了然,教师讲起课来也是既省力又方便。(4)拓展延伸。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能给大学生以启发,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延伸。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语文修养,其中包括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高。多媒体音响设备,除了悦耳的音响效果外,还可以配以背景画面和音乐,给大学生更强的感染力,同时能给大学生提供发音、语速、声调、重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示范,使大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在普通话读音标准、语音、语调等方面都获得提高;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能使大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刺激大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作品的理解,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很快就可以找到很多资料,使大学生的视野开阔,通过理解、记忆后,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顺手拈来。

4. 在实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立足文本,认真思考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理解文本,不能为了演示而演示,在任何时候都应以文本为基础;同时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让课件操纵自己的思路,省略自己思考的过程;在课件的制作、选用上,虽然现在现成的课件很多,但建议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通过课件传授知识的同时,展示自我个性、自我风采。(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意实用性。多媒体课件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图片、声音越多越好,要注意实用性,适合课堂教学、大学生理解。电脑技术的应用要适度,过多的配音和色彩可能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削弱课堂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文字和图片的选用上,需要进行细心的揣摩,文字配备要求准确、精练,图片要求质量和实用性。

总之,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立足于语文学科、立足于文本,因地制宜地恰当利用,并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丰富语文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1]李兴洲.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有效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薛立军,张立珊.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陶文中.学科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在听读识字、识写分流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