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常用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

时间:2022-07-18 10:32:46

介绍几种常用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

【摘 要】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前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记易懂的经验术语和简便易行的经验鉴别方法,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鉴别中药有很大的帮助,如水试法、火试法及水火共试法等。

【关键词】性状鉴别;经验术语;经验鉴别;水试法;火试法;水失共试法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33-01

常言道:“药材好,药才好”。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假冒伪劣中药,轻者延误病人的治疗,重者可导致身体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就成为广大中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就临床上几种常用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1 性状鉴别

所谓性状鉴别,就是指用眼看、手摸、口尝、鼻闻等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鉴别中药的外观形状。主要包括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表面特征以及折断面的特征等,作为鉴别中药的依据。各类中药材虽然有其共性,但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地大物博、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种类繁多,又加之其来源不同,产地各异、组织结构及所含成份差异较大,因此,它们又各具一定的特性。对于一般中药来说,只要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资料所描绘的性状特征,认真仔细观察,就能比较准确地进行鉴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前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记易懂的经验术语,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鉴别中药有很大的帮助。如“防风的根茎部分,俗称‘蚯蚓头’;野人参称‘芦长碗蜜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何首乌可见‘云锦状花纹’;黄芪有‘心’;粉防己有‘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等①。

2 经验鉴别

根据中药的理化性质,对临床上常用的一些中药所进行的简便易行的水试法、火试法以及水火共试法等。

2.1 水试法

2.1.1 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经花的干燥柱头。番红花入水则柱头膨胀成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不成红色),水面无油状物漂浮者为真品。

2.1.2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将红花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者为真品。

2.1.3 熊胆: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取胆仁粉末少许,投入玻璃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直线下沉而不扩散者为真品。

2.1.4 牛黄: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黄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或肝管结石),习称“天然牛黄”。真品牛黄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且经久不褪,习称“挂甲”。

2.1.5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将没药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嚼之粘牙并具特异香气。

2.1.6 阿魏: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及其同属他种具有蒜样特嗅植物的油胶树脂。加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状液;具强烈持久的蒜样嗅气;嚼之粘牙,对舌有较强的刺激性和烧灼感。

2.1.7 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将其投入热水中,水被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变成红色。

2.2 火试法

麝香: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科动物林麝或原麝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取粉末少许置锅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2.3 水火共试法

2.3.1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燃烧时产生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以质重入水下沉者为佳品。

2.3.2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及同属他种植物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或百合科植物海南龙血树含脂木质部提取而得的树脂。其真品在热水中只能软化而不溶化。取本品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即熔化,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燃烧时发生呛鼻烟气。

2.3.3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受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本品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不应有松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

2.3.4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将其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置火中易燃烧并发出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2.3.5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松蓝等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后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将其放入水中则浮于水面,不溶于水,且水层不得显兰色;火烧时产生的紫红色烟雾时间长者为佳品。

参考文献:

[1] 任仁安主编 中药鉴定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6.24

上一篇: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指导 下一篇:针刺配合耳贴治疗便秘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