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经类会计专业《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7-18 10:00:56

高职院校财经类会计专业《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针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探析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关健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教学方法改革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在学完《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教学的特色课程。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模拟练习、实训操作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批发、零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具备一定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水平。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具有着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然而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自已所接受的学科式教育模式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导致在课堂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专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中得不到有效的体现。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实践课时所占教学比例较低,考核方法不合理。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的理论教学所占比例达总学时的2/3以上,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较低。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操作课时的比重偏少,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考试,试卷的形成主观性太强,起不到考试的客观检验效果。这种考核方法,没有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差。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都是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走进课堂,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教学岗位上,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有的教师一周要完成20节左右的教学任务,教师平常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时间表,很多教师的教学都是在理论层面。因而在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践课程指导,学生也只有把实践课当成一次作业来完成。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设计应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专业课程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要抛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以教师榻萄е鞯迹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学习理念,以课程教学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社会能力、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理解、掌握重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能力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应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进行考核时,要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方面学生直接在试卷上考试,而实践操作方面则需要学生在实训室填制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采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引导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路,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探索,创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生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住脚跟。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两个重要支柱,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理论联糸实际,进一步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构建与协调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1、要进一步提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要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方面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即要做好理论教学,又要加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要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好的途径是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和锻练,让学生参与从做账到报税一整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程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强化实践操作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通过会计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课程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自已的工作岗位,从岗位培养目标来说,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有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总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教好该课程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年

[2]赵同剪,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宋文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谢峰利(1958-),男,讲师,主要从事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新常态下国有矿山企业加强会计核算的路径 下一篇: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情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