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方向

时间:2022-07-18 08:32:13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方向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步伐明显落后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速度。因此,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学方向,更新教学方法,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方向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只是把学习者当作既定的课程接受者,学习者只是被动的学习,而这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教学改革步伐。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学习者与教学者的双方互动、平等参与,教学者不再只是知识的输出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现在列举如下关于教学的方向定位:

一、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

1.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性质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木特点。”作为教学者,应贯穿这一理念,用此新理念武装学生头脑。既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教学职业技能,又重视对学习者的人文教育。

2.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者应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教学者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让学习者在研究某一课题时,既理解掌握了这一新理念,也激发了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者的努力方向

教学者应进一步提高个人知识能力水平,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立足现在。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力求学习者的成绩可以有较大的进步。

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习者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三、关于写作教学方向的指导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学会作文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

作文的知识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贮存和提取的陈述性知识,一类是指导应用的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作文的程序性操作知识,包括怎样立意、 怎样选择剪裁 、 怎样安排结构 、 怎样完成写作 、怎样修改等。

作文的能力结构,一是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在观察事物中发现事物,提出问题并展开联想)、联想力(详细联想,相关联想与相对联想)、想像力(想象是人类大脑对记忆表象的分析加工,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思考力(认识的深层思考)、记忆力(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四个基本过程,生意人类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等;一是作文的特殊能力,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自评修改等能力。

在教学者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以引导为主,令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事物,产生联想或想象,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产生对文章素材的积累、有新的立意、新的思考,才能写得出好文章。学生作文,其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审题阶段、立意选材阶段、 构思写作阶段。作文题目的类型大致分为与阅读相联系的题目 、与阅读无直接联系的题目。因此在立意定题阶段,教学者应该鼓励学习者自由联想,通过对材料的联想,对一些思想的感悟思考来确定题目,确定文章立意,教学者应鼓励学习者扩散思维,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新意。

在安排结构过程中,学生主要做以下两件事,第一归类和区别主次,第二 认识内在联系,确定安排顺序 。教学者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习者阅读名著,注意文章结构层次,并介绍多种写作文时能够用到的方式。

四、引导学习者观察生活,将生活带入教学

在新课标课程的要求中,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动态,关注人民的生活现象也成为学习者的要求,因此,观察生活也是教学者的教学方向之一。对社会、国家、人民、时事动态进行多方了解、观察,有助于引发学习者对社会的思考,亦有助于学习者累积写作的素材

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教学者的指导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让学习者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者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兴趣。第二,让学习者明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学习者观察的对象。第三,向学习者提出观察要求,为学习者指导观察方法。第四,为学习者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有关知识。第五,指导学习者如何观察观察、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确定正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需要的教学方向显得至关重要,这关系着学习者日后对于语文的正确学习方向。因此,教学者应结合课程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来确立自己的教学方向。

上一篇:浅议数学例题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提高中期染色体分散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