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时间:2022-07-18 07:48:11

浅谈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 要 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对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要有过强的业务水平,具有专业与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师 具备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73-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不但教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教师职业具有教人求真、向善、臻美的属性,是一个使他人和自己都变得美好的职业。在人们眼里,教师是智慧和品德的化身,是世人效法的模范。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学识、现代化的教育技能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教师只有自觉提升自己的内外修养,努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才能于无声处发挥出对学生引领的作用。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你、信任你,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对话并保持“零距离”呢?

一、注重教师礼仪,弘扬师德风范

《荀子・修养》中提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自古以来,礼仪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其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在外面的形象和声誉。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理应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明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深刻内涵,意识到自己的品德情操,处世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勤奋好学平易近人、尊重科学、公平待人,注重教师礼仪,遵纪守法,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和文明礼貌,做到大方、得体、自然、合群、衣着整洁、不虚假。通过得体大方的形象仪表、文雅优美的言谈举止等教师礼仪,去传承文明,播种知识。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是展现一个教师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教师礼仪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教师的职业形象和仪表也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蕴涵着教育的力量、示范的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的言行,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注重教学礼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使用文明语言,不仅有助于思维、情趣的完善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加师生的感情。

二、以德正身,以德育人

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师无德不敬”。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无论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民族来说,道德都是其长足发展的根基。然而在当今社会上,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贪图享乐、重利而轻义、万事以己为先等不良风气却流行一时。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影响我们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不可能在教师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

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才能从思想灵魂深处认识到道德在人们生存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人有了良好的道德,才具备了立身资格,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德正身、以德育人”的思想,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纪,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论是校内校外,均要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宗旨,以“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等精神为师德建设的核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努力塑造人民满意教师的良好形象。在正身修德的同时,切实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做好学习型教师,不断充电,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使教师工作更具有专业意义。

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爱岗敬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激励着我们教师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发展。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只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才会热爱学生。只有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才会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果一名教师不爱他的学生,就不能保护和培养学生,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如果一名教师不能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这样的教育工作往往会事倍功半。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自己良好形象,对学生发挥影响。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吸引绝不是庸俗的讨好学生。其实,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

上一篇: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下一篇:新课标背景下怎样让思品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