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河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时间:2022-07-18 01:19:51

广河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摘 要] 以广河县旱作农业为例,重点分析广河县旱作农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拓宽发展思路,为提高西北旱作农业水平,创新旱作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白色污染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96-02

1 广河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全县辖6镇3乡102个村,总人口22.7万人,总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2人,人口稠密,资源贫乏,是一个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耕地面积42万亩,其中山旱地35万亩,占83%;年平均降雨量441毫米,蒸发量1257毫米,无霜期140天,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年来,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把旱作农业作为全县着力培育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全县推广完成旱作农业36.11万亩,经农牧部门技术人员实地测产,全膜玉米平均亩产833.5公斤,较半膜玉米亩均增产220.1公斤,亩均增效益1050.3元,全县总增粮食7.88万吨、总增效益2.572亿元,户均增收6840元,人均增收1286元。2015年在全县9个乡镇82个干旱村推广完成旱作农业覆膜面积36.13万亩(其中秋覆膜10.2万亩),其中全膜玉米30.53万亩,全膜马铃薯5.6万亩,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2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组织领导有效

广河县围绕全面完成旱作农业推广任务,坚持行政推动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包乡镇县级领导在乡镇坐阵指挥、指导工作,乡镇领导在各示范点协调事务、督促进度,村社干部在现场监督覆膜、落实任务;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地块,落实到人头,从组织领导方面确保了覆膜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技术服务指导不断加强

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承包负责制度,县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组成60多个服务小组,深入覆膜一线,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密度“六个关口”,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地膜具体发放办法是县农牧局统一租用车辆,抽调2名技术人员拉运地膜到田间地头,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监督配合下,按照“种植一亩,发放一亩地膜”的原则,确保每一公斤地膜分配到户,落实到田。

2.3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整地过程中大面积应用了旋耕机作业,旱作农业区耕地机械旋耕率达到90%左右,机械覆膜率达到30%,比去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了整地平坦、覆膜规范、施肥合理、种植科学“四位一体”的效果,为全面完成覆膜任务提供了保障。

2.4 新品种推广范围逐渐增大

进一步加大玉米新品种推广力度,全县调进优质良种约120万斤,主要有五谷704、金苹果605、先玉335、强盛51、富友968、临单210、陇单336、陇单339、陇单10号、登海3521、豫玉22、张单821、西蒙6号、玉源7879、玉源5号等适合我县的优质玉米品种,玉米新品种达到95%以上。

2.5 有机肥施用量提高

旱作农业区亩均施用有机肥6吨以上,土壤肥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2015年调运各类化肥2.5万吨,比去年减少4%,得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效果。

2.6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逐年提升

为了降低农田土壤地膜残存量,县上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号召、行政推动、财政补贴、群众受益”的办法,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在城关镇设立回收总站,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废旧地膜。2015年县上投资150万元,共计回收废旧地膜1700吨(其中:企业回收500吨),回收率达到85%,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基本消除了农村“白色污染”。

2.7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据测算,每年全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风干重),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此,县上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抢抓省上扶持机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联户养殖为方向,以秸秆利用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金融支持为动力,综合利用玉米秸秆,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牛羊存栏总量达到142万个羊单位,其中牛存栏达到9.02万头,羊存栏达到97万只;联户养殖小区(场)发展到206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7957户;新建青贮窖池5.02万立方米,完成秸秆加工饲料25.9万吨,其中调制全贮、青贮、黄贮饲料19.02万吨,秸秆粗加工草粉6.88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62%;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500元,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33%。

3 旱作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高

全县83%近35万亩的耕地属于山旱地,旱作农业全膜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现有降水的利用率,但从跟不上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春旱、秋旱连年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冰雹灾害时有发生,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

3.2 农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全县4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达到32.6万亩、6.2万亩,分别占77.6%、14.8%,小麦、小豆等杂粮种植面积仅为1.3万亩、0.2万亩,分别占3.1%、0.5%。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种植方式基本上以农户分户种植、人工种植及小型农业机械种植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3.3 草食畜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宽

全县养殖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主,秸秆利用率在62%,草食畜牧业整体规模不大,草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延伸产业链条任务比较艰巨。

3.4 旱作农业投入不足

由于广河县属国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县级财政比较困难,对旱作农业的投入有限,主要依靠国家、省级专项投资,致使对旱作农业的投入呈现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3.5 科技普及率有待提高

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虽然县农牧部门专门开展了旱作农业技术知识、操作规程培训、示范、指导,致使部分农户的旱作农业种植还达不到规范化程度,对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技术优势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全县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化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6 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力度不大

由于县级财政资金缺乏,致使对废旧地膜回收的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回收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没有达到应收尽收。

4 旱作农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4.1 进一步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

县上应继续高度重视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旱作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巩固旱作农业发展成果,真正使旱作农业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4.2 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种植水平

由于受广大群众科技文化水平的影响,种植方式仍以粗放式种植为主,旱作农业整体水平和科学种植水平还不是很高,我们将抢抓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有利契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各级干部深入旱作农业一线,向群众送技术、送农资、送服务,严把施肥、起垄、覆膜、选种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提升旱作农业科学种植水平,真正使旱作农业“年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

4.3 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很小,发展旱作农业,还是要靠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今后应坚持走种养结合的路子,突出联户养殖推广、金融资金支撑、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业产业化循环发展模式,真正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4.4 进一步加强地膜回收,防止白色污染

地膜玉米的大面积推广,使白色污染正成为影响农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生活环境的主要因素。县农牧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保护和利用好地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政府投入、企业回收的方式,鼓励加工企业和废旧物品回收公司设立更多的回收网点,加大回收量,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力积极倡导群众保护好地膜,大力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4.5 积极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减少废旧地膜污染

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农业技术人员发现使用生物降解地膜后玉米产量与使用聚乙烯地膜基本保持一致,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农膜的污染和废膜人工捡拾成本。但存在的问题:一是降解膜分解后整个冬季地面无覆盖,引发早春干旱,影响第二年玉米的播种、出苗及生长;二是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高,每公斤价格比普通聚乙烯地膜贵一倍,每亩成本相应增加一倍,影响了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使用。为此,一是推广的降解膜必须保证11个月后开始降解,并且在土壤中两年之内全部降解完;二是政府要对生物降解膜的推广使用加大补贴力度,助推降解膜的示范推广,逐步降低废膜环境污染。

4.6 进一步加大旱作农业补贴力度

旱作农业在干旱山区推广,农民都比较贫困,农民自行配套地膜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大对地膜的补贴力度,由每亩补贴2公斤提高到4公斤,使旱作农业得到全面推广,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4.7 拓宽旱作农业种植作物

目前,广河县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中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粮食作物为主。下一步,应积极试验、示范高投入、高产出的旱作农业全膜蔬菜、中药材种植技术,进一步拓宽旱作农业种植作物品种,提高旱作农业种植效益。

上一篇:浅析超细型细毛羊优化育种规划策略 下一篇: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信息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