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析

时间:2022-07-18 06:44:3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析

摘要:现行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此情况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缺陷,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01-011.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分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它通常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受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示范(刺激)-模仿(反应)-重复(强化)的教学导向上,具体表现为"以翻译技巧(练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练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前者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翻译技巧的讲解选择教学材料和练习材料,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达到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后者的基本方法是: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操练来提高翻译技能。

对于广大的非外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的学科分布范围较广,专业倾向性较强,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与外语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非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技能训练和课堂组织上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翻译素质,简单地直接移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可取的。

1.1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四六级考试,甚至把其视为学生能否拿到学位证的条件之一,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学学英语仅仅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为了与外国交流。有的学生英语四、六级成绩非常高,却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非常简单的日常翻译。他们只是机械地学习英语,不能灵活地运用。由此可见,受制于现行考试的压力,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总体上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

1.2各类大学英语教材并未比较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精读教材中出现的翻译练习少之又少,只有在精读教材每个单元有单句翻译练习。而翻译是一种技能,怎能凭着只翻译几个句子就可以培养或是提高翻译能力呢?实际操练不足又何谈培养翻译能力?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句子生拼硬凑,搭配别扭或逻辑含糊不清,语篇缺乏连贯性,英译汉时汉语译文"洋"化,汉译英时英语译文"汉"化等问题随之而来。

目前我国从事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关的成果并不多,教学模式多以借鉴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模式为主。因此,如何结合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专业背景,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方法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如何有赖于学生对翻译方法的掌握以及翻译能力的提高。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翻译实践,了解西方文化,通晓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翻译兴趣。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基本翻译理论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单纯的翻译实践课受到理论的指导。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水平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单纯的翻译劳动,还得靠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方法和翻译的一些基本理论常识,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基本的翻译理论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翻译理论,使其翻译实践更有成效。翻译教学必须重视中外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教授翻译理论可以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翻译问题,自觉监督具体的实践活动。翻译理论必须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这是因为翻译理论一方面来自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一定会更加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能够领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可以先讲解一些理论,当场提问学生做些课堂练习;然后再布置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下次上课是先讲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得的翻译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地、进而无意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2适度介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西方语言文化的了解。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讲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翻译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传递文化内容的过程,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其任务是使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彼此互相沟通。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适时、适量地导入一些文化知识,结合英汉语言对比进行本质上的文化比较,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加英汉语言对比的内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利用精读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后做习题――教师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加大语言输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教师一个人讲解,缺少自由表达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不太有利。由于增设翻译课受到课时、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利用精读课教学时间进行翻译教学,既达到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全面学习英语的教学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对比,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以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认识到英汉语言除了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引导其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特点和常用的翻译技巧。通过练习翻译作业,学生可以达到自觉培养翻译意识,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尽量减少汉语的负面影响,选择英语中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正确译出原文信息,提高译文质量,从而提高对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认识水平。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4).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让班主任工作充满魅力 下一篇: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