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18 05:55:13

技工学校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摘 要:我国将基础建设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到教育事业上,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知识力量的支持,所以要对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量。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技工学校中运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通过对技工学校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以及我国对于德育课的教育要求的分析,结合现阶段我国教学的理念,利用好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将一体化深入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当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文化。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一体化教学

一、“一体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以往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的技工学校教育当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比较陈旧,灵活性比较差,在德育课的教学当中,常常是老师说,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们的自身发展,使得学生们对于德育课知识的学习兴趣下降,进而让德育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大大的变低。根据这种教学情况,我们应该采用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在课堂对的德育课知识进行探讨,在讨论中有效的学习,激发了学生们对德育课知识的学习欲望,学生们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帮助下,将其他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引入进来,并把这些教学理念进行整合,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每一个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把实践和理论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二、技工学校中德育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简单来说,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分为6个实施过程,第一个教学步骤是给学生们分配一下需要学习的任务以及学习内容,老师们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对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分配的任务要尽可能的不同,根据学生们的自身发展特性进行分配,满足好学生们学习需求,每个小组要确认自己学习任务的内容,然后对这个学习任务作一些准备工作。第二个教学步骤是让学生们利用各种渠道来取得德育课中相关的消息以及信息,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去图书馆或者一些可以借阅书籍的地方,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信息知识的获取,让学生们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选用可靠的准确的有用的信息。第三个教学步骤是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设计出来学习的方案,学生们要根据这个方案进行学习,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第四个教学步骤是学生要按照之前设计出来的学习方案进行实施学习,老师们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课堂当中,在这个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对学生们进行鼓励,激励学生们学习,给同学们学习德育知识的信心,不要给学生们压力,缓解学生们紧张焦虑的心情。第五个教学步骤是对学习过后的效果以及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老师们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对每一个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们回答出来的答案进行确认和补充,在此之外,老师们还要对每一个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们了解到自身学习的缺点和不足。最后一个步骤是让学生们在评价过后进行自身的反思,自我反思是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步骤,学生们只有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找出问题的关键并解决掉,让自身的价值得到提高。

三、如何在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开展一体化的教学

1.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学生们在课堂上常常扮演着一个沉默的角色,老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将一体化教学方式融入到其中,让每一个学生们都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2.提高一体化教学的力度

学校可以定期的对德育老师们进行知识以及教学方式的培训,尽可能的完善一体化教学管理办法,学校要助推“一体化”教学方式,并为这种教学方式进行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3.把德育教学知识和职业理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学生们发展的重要途径,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自身价值,就要注重德育教学和职业理念的结合程度。技工学校可以利用学习的假期时间,让学生们去一些工作地方进行实习,在实习过后,老师们要对学生们的工作成果以及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行点评,有效的将教学理念和职业理念结合,让学生们可以更适合社会的发展。

4.从基础上做起,引导学生们学习

老师在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先从基础做起。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畅想,每个学生要进行发言,表达出自己未来想要工作的岗位以及内容,或者每个月的薪资,在或者是自己未来想要的是什么。通过这些畅想,确立学生们自己学习目标,老师们进行辅助,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

5.德育知识与岗位要求的一体化

将现行德育教材内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以“实用、够用”为基础,以“应知、应会”为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典型职业岗位的要求,划分出不同的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项目,开展针对性教学。对于可以进行操作或演练的内容,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份操作或演练的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其内容应当严格符合典型职业岗位的工作规程,越细越好。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标准”,在思考与讨论后,场训练,当堂改进,反复练习,促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第二,其目的就是要达到训练有素的效果。所谓训练有素的“素”,既是指学生掌握了内在的文化知识,更是指其外在的语言和行为达到了典型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化”的要求就在于能否快速地胜任工作。实践中,我们通过实训或演练的开展,帮助学生将内在的理论知识和精神品质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内而外地表现出来,逐步成为日常的行为习惯。

6.实现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

我们并不仅要求学生记忆某些概念和理论,而且要求他们了解这些知识运用的条件和方法,理解现实的人生问题,主动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同时,对学生成绩的评判也力求灵活多样,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把测验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结语

影响“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需要将这些因素归纳并进行整合,从中对这个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利用,让“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成为技工学校老师们教育的辅助工具,辅导老师们进行传授德育知识,帮助学生们完善自身的发展,提高我国技工学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程度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对德育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完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自红.分层德育课中如何对中职生进行诚信教育[J].知识文库.2017(06).

[2]刘春娥.基于学情的德育课教学情境创设策略――以“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08).

[3]W阳惠平.浅谈如何打造魅力德育课[J].职业.2016(26).

上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人文素质... 下一篇:顺应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