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

时间:2022-07-18 01:00:0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有效的课后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实效性 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 探究教学 课后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使每位物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较大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少学生还是不喜欢学习物理,“厌学”现象十分普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首先应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时刻关注的。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效率和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当我面带微笑,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每上一节课都力争以饱满的精神出现在课堂上,希望能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课堂尽可能关照更多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性

(一)实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我每备一节课都首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参;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常考的考点。其次根据学生选着合适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另外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小组实验均要准备充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死海”的故事引入浮力,“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酒精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在引入“惯性”的内容时,教师脱下外衣,掸衣服上的灰尘。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

(三)课堂巧设具有针对性和实 效性的提问。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者来说,也是功不可没。提问应具有针对性,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有所不同。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

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实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如:我在教学浮力的利用这一节时,为了讲解轮船的排水量等于轮船的质量加上货物的质量,这样层层设疑:1、轮船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容易作出判断是漂浮。)2、轮船受到哪些力?(学生思考后能得出:船受到水的浮力和地球的重力、货物的压力三个力。)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船排开水的重力和船的重力、货物的重力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就容易得出:G排水=G船+G货,接着推出轮船的排水量、轮船的质量、货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m排水=m船+m货。)

(四)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必须精讲多练,力求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在每节课结束前十分钟,都要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测试题主要侧重于新课的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互评,并统计测试结果,使全体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测试达标效果,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后,及时进行矫正与巩固,这种有目的、有意识、有反馈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及时知道学习结果,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提高了教与学双边的实效性。

三、探究教学应具有实效性.

只有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内容因材施教,灵活地选择探究方法。我认为适当的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蒸发》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弄清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设计三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并得出有关结论。问题1:取相同两滴酒精分别滴在课桌和手背上,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用塑料尺只将其中一滴酒精展开,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只对其中一滴酒精用纸筒吹气,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如此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们便立即投入到实验活动中去,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很快自己得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探究的艰辛与愉悦。

四、课后反思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课堂教学能高效地完成,我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进行反思。首先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其次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再次是教学亮点的总结,把教学中的闪光点进行总结提炼,使以后的教学过程更加精彩。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反思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反思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但必有法。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高效、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更多的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 下一篇: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