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患者124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18 09:04:28

心血管内科患者124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析。

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不同状况,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结果:在本研究的124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58例患者得以治愈,占据总体的46.8%,60例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得以缓解或控制,占据总体的48.4%,有4例患者的并发症(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病例,合计6例治疗无效,占据总体的4.8%,95.2%的总有效率。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最长住院时间7个月,最短住院时间2个月,4.5个月的平均住院时间。1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93.5%的满意率。

结论: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22-01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是导致机体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复杂且种类繁多。其中,有些疾病诸如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等,与机体的营养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因而合理膳食已经逐渐的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这便使得心血管疾病开始成为住院及门诊患者占据比例较高的一种疾病,所以,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加强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情况,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其中,48例女性患者,76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4周岁,最小年龄为43周岁,65.2周岁的平均年龄;患者的最长病程为16年,最短病程为4个月,5.8年的平均病程。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均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20例患者的原发病为肺源性心肌梗死,24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斌,10例风湿性心脏病,46例冠心病,4例合并心急性心肌梗死,4例动脉粥样硬化,2例心力衰竭,14例心肌炎,20例早搏,48例心率失常,36例心绞痛。所有的患者都排除并有全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无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本研究的124例病例均按照诊断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且继续住院观察和治疗。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按照患者临床病况及症状的不同,由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患者一般护理:①强化患者的皮肤护理,帮助患者定时翻身,保持病室内及病床整洁干燥,避免患者有压疮的产生;②维持适宜的病室内湿度和温度,以及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洁;③加强夜间病房巡视,但凡遇到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将其即刻向值班医生报告,以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④将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做好,防治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有口臭、口干等不良症状出现,全面预防交差感染;⑤对患者的膳食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应当避免患者摄入高脂肪含量和高钠含量的饮食,正确的引导患者将有利于病情的膳食摄入,避免暴食暴饮,严格控制食物的食用量。

1.2.2药物护理。在本研究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效用熟练的加以掌握,由于治疗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着非常复杂的用药情况,而如果护理人员无法将用药护理加强,那么必然会导致护理工作危险性的增加。比如,肺心病、心肌病患者较为敏感于洋地黄类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的遵从医嘱提醒患者正确的用药。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将患者的用药护理加强。绝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时有着昼夜节律等突出特点,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和急性心肌缺血等,大部分患者在午间和清晨发病,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切实的按照发病,特别是药物最大有效时间、高血压峰值和疾病高发期等,有选择性的将药物给予患者。

1.2.3心理护理。在住院治疗期间,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有诸多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诸如焦虑、恐惧、绝望、紧张等出现,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和仔细的心理护理。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况,应当按时实施规范且全面的临床检查,对患者心血挂疾病的病情发展、产生原因和治疗转归情况及时的加以了解,按照主治医师所指定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作出必要的说明,在耐心的护患交流和沟通中,最大限度的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结果

在本研究的124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58例患者得以治愈,占据总体的46.8%,60例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得以缓解或控制,占据总体的48.4%,有4例患者的并发症(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病例,合计6例治疗无效,占据总体的4.8%,95.2%的总有效率。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最长住院时间7个月,最短住院时间2个月,4.5个月的平均住院时间。1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93.5%的满意率。

3讨论

近些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呈现出逐年增大的不良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护理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是尤为重要的,本研究表明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提起高度的重视,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及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夫珍.试谈如何做好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

[2]王淑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3]林智欢.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12)

[4]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

上一篇: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