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融入人文理念

时间:2022-07-18 08:12:34

语文教学要融入人文理念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开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融入人文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用人文理念指导朗读

语文具有工具性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人文性。打开文本,揭开语言的外壳,一个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读者会穿越历史时空,亲身感受中华民族语世界各国人民博大的人文积淀,与作家、诗人、文学名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触。这里有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随缘自适、狂放豁达的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钢铁意志的保尔・柯察金;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志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积极豪迈人生观等等,这些都是语文人文思想的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语文具有了灵性,五彩斑斓,光芒四射,使读者徜徉其间,如痴如醉;广大读者受到感染,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归宿。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寻探,对完美人格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理想的光芒、精神的食粮在读者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那微妙感情引起读者共鸣,对读者的思想、行为树立了榜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阅读过程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吸纳、内化过程。

二、用人文理念指导作文

在陈旧教育理念的干扰下,作文几乎变成了与心灵、个性毫不相干的东西,创意更是无从谈起。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敢说自己的话,不敢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敢发自己的感情,唯恐其不纯洁、不高尚。学生作文中成人化的语言、功利化的思想充斥其间,学生丧失了自我,甚至造成“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非正常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作文空间,减少对作文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使他们的人文本色得以释放,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审视自我、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

三、用人文理念落实语文三维目标

爱因斯坦说:“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语文课程三维目标凸现人性化、弘扬一种超越狭隘课程知识生命关怀的教育。工具性语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不能离开工具性而空谈人文性,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应水融,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用人文理念武装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平等交流者的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他们的心声,使良好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体现。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教师对学生学习语文要鼓励、表扬,并从正面加以引导。

总而言之,无论社会发展还是语文教育已经进入一个人本时代,缺乏人文理念语关怀的语文教育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人文理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上一篇:Happy Halloween!万圣节快乐! 下一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