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共同富裕

时间:2022-07-18 04:43:46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共同富裕

摘要: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与南京财经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贯彻党的十精神经济理论研讨会。会议贯彻党的十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针对现实生活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提出一系列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认为科学发展观与促进共同富裕存在内在联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错误思想观念,科学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化改革。

关键词:经济理论研讨;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公有制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3-0029-09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和南京财经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在江苏南京联合举办贯彻党的十精神经济理论研讨会。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来自江苏省委党校、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社科联、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政治学院、陆军指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社科院、扬州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南京第二机床厂、江都经济开发区等部分企业的干部60余人参加了会议。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委党校李炳炎教授和南京财经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干强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一、需要深入学习与研讨的经济理论问题

党的十文件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次会议的研讨主题,就是根据这些重要精神确定的。

何干强教授做了“会议引言”的发言,他根据十基本精神,针对现实生活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至今未得到缓解的状况,提出当前需要认真研讨五个方面的18个问题:

――在关于理解科学发展观方面:

1发展与科学发展两者的界限如何划分?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税收,却导致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生态破坏的发展,这是否属于硬道理?能否说任何发展都是硬道理,还是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2科学发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内在联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像某些人说的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还是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因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前提?

3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的关系?大规模削减国有企业和改掉城市、农村集体企业的私有化“改革”,是否能促进科学发展?怎样改革才能真正促进科学发展?近年来人们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尚未到位”,其真实含义是什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理解“改革到位”?

4当前哪些是属于党的十提出的必须坚决破除的“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5如何理解“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是否有“改革的基础设计”?

――在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方面:

6 中国近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究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能促进中国的科学发展,还是“华盛顿共识”主张的私有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用“人口红利”、“外贸红利”、“土地红利”、“环境红利”来总结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否科学?

7目前经济学界流行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库茨涅茨倒U曲线”、“路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等说法,这些概念或理论所表述的,是所有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般规律,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济规律?用这些概念或理论,能否科学认识和解决中国当前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8如何认识对外开放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关系?如何认识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的争议?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追求外贸顺差,积累越来越多美元纸币外汇储备,又用积累起来的外汇购买美国的债券,这能否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怎样才能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统一起来,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

――在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措施方面:

9 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创新科技、促进城镇化,这些推进进一步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否要与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科学发展的城镇化与城乡分离的城市化有何区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许多农村出现主要剩下老人、孩子;农村耕地已经接近18亿亩警戒线(据国土部公布的数字,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地方政府搞“土地财政”,地产私商抬高房价,权贵与私商在银行、房地产之间搞“空手道”投机暴富,以至老百姓痛恨的腐败滋生不断;造成这种态势的城镇化,是否属于科学发展范畴?能否继续把这样的城镇化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如果不是,那么究竟从何处努力,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落实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

10调整经济结构与促进共同富裕是否具有内在联系?用发展小轿车、高档商品房和奢侈品生产拉动产业链,能否促进共同富裕?经济结构是否应当包括所有制结构?形成怎样的产业结构,才有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有助于共同富裕?

――在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含义方面:

1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收入均等和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是否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范畴?

12 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像香港那样,以私有制为基础,同时建立起比较严格的反贪反腐的法制管理机制,是否就能实现共同富裕?用私有化加公共财政再分配,再加各种慈善事业,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一旦私有制占了主体地位,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实现共同富裕?

13“高收入社会”是否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由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著的《2030 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这个报告,主张“中国国有企业产出占GDP的比重,应从2010年的27%减至2030年占10%”(英文版第110页),主张“通过外国金融机构参与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专题报告五:第三章:〈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这些主张,能否促进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社会和谐?能否促进广大劳动人民获得共同富裕意义上的平均高收入?

――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措施方面:

14 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重点,是在初次分配,还是在再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把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房租等财产性收入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措施,还是把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如何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是客观上无法实施,还是主观上没有努力实施?

15 解决需求不足,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是放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或所谓“中产阶层”收入上,还是放在增加占人口多数的城乡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上?这两种主张有何区别?

16 怎样比较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存在共性和区别,如果存在,那么决定这些共性和区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遵循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的要求,建立符合中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17 如何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与促进共同富裕统一起来?单纯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才能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促进共同富裕?

18 党的十提出“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这“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与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何内在联系?如果公有制继续遭到削弱,能否保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与缩小收入差距同步?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出的这些学术研讨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富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值得深入探讨。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

在这次研讨会上,学者们阐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及其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

李炳炎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就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发展道路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它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人民”是发展的目的。人民是发展的动力。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人民参与决策是发展的重要保证。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是文明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陶用之教授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几代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充分反映6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科学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源于马列主义、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科学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能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不会导致市场萎缩,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共同富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错误思想观念

江苏省委党校彭安玉教授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特别是一些错误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误导,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化路径展开,其本质是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服务,其主张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实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它貌似“中立”的立场,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和迷惑性,对诸如东欧、苏联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觊觎的一块战略要地,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思潮披着研究历史的“合法外衣”,断章取义,歪曲历史,贬低和否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彻底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否定历史,鼓吹殖民化;通过各种方式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以及共产主义“渺茫论”;借口“还原历史”、“反思改革”否定党的领导,进而否定社会主义。

――“民主”思潮利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某些失误,大肆攻击和污蔑社会主义,大肆宣扬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轮流执政,攻击我政治制度;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煽动分裂情绪,扶持“异见分子”挑战我国政治底线。这恰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十条诫令》的宗旨相符,即极力怂恿和支持他国进行西方式资产阶级“民主改造”。

会议认为,这些思潮的说法不一,词藻不断翻新,但政治目的是一样的,无非是: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要求实行多党制,否定无产阶级,要求实行资本主义民主;经济上反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求实行私有化;思想上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求让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思潮轮番进攻面前,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些思潮的影响,在实践中自发地往资本主义化方向走。这种危险是客观存在的。

彭安玉教授因此指出,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社会思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必须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南京理工大学朱必祥教授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规划设计的错误倾向。

就此他提出了颇具深意的见解:首先要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来看待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的划分。目前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些人以西方发达国家,如何从传统社会、起飞阶段以及逐步走向大众高消费阶段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例,来划分经济成长(增长)的阶段。去年出台的世界银行和我国政府某研究机构联合撰写的研究成果《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下简称《报告》),是一个反面教材,妄图将中国下一步改革引入歧途。它已受到刘国光、刘日新等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严厉批判。实际上提出了“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报告》重申了世界银行2006年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2011年,我国人均GDP约合5400美元(官方汇率换算),似乎也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迹象。故而《报告》提出建设“高收入社会”对策。

问题是脱离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以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片面性。其一,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当今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二,收入,人均收入既可指劳动报酬,也可以指财产要素报酬,是不明确的概念。党的十报告强调提高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经得起推敲的。其三,发达国家进入了所谓“高收入社会”,但是没有谁能理直气壮地说美国、日本等是共同富裕国家吧?!《报告》以“高收入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目标,显然是与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明的“共同富裕”道路内涵背道而驰的。

朱必祥教授认为,必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看待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尽管这个《报告》也指出,中国发展成功的因素在于务实有效的市场化改革、国内市场一体化、稳定融入全球经济,等等。然而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的是,这个《报告》别有用心地略去了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建设前30年的伟大成就。

那么改革前30年对后来改革开放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其一,从1952年到1978年中国GDP年均复合增长率是44%。[1]其二,“当中国在197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改革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以及发展良好的医疗保健体系,而且不存在土地拥有量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常见于发展中世界,而且在中国以前也存在)。由于在教育、医疗保健和方面的进步,中国经济在改革之初就具有实力,而中国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区别性地运用市场,也恰恰得益于此。”[2]其三,改革开放前30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要说“改革红利”的话,这就是“改革红利”的内部来源。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对旧中国遗留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稳固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使中国经济建设从此展现出勃勃生机,尽管也出现过某些失误和曲折,但是公有资本不断累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这为1978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显然,把中国经济成功仅仅归因于经济市场化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把改革开放的成就归结为私有化更是极端错误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系统、动态地总结新中国60多年来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

四、科学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会议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改善民生。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沈立人教授认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打造长效机制。择其要点:首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提出收入倍增,与GDP同步,决不会是一个“模式”,也不是权宜之计,却是长远之策。其次,主线必须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重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基础又在增加居民收入,尽多地转化为购买力。同时要求经济增长富有质效,从粗放为主转向集约为主,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再次,在分配领域,除了初次分配注意公平外,在二次、三次的再分配中,必须有进一步的调节,达到发展成果为全民合理分享。过去多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居民收入,总的说来,应该有调整,反映为减税建议。多年来劳动报酬增长慢于资本利润,高层收入增长快于低层,同样应该有调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征汉文研究员认为,当前,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将要面临正确处理以下若干方面的关系:1要正确处理计划、市场与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要充分认识计划手段在共同富裕中的必要作用。2要正确处理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要为第一产业尤其是仍然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劳动者能够与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3要正确处理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与第三产业尤其是像金融服务业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单位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5要正确处理基层的劳动者与中、高层的劳动者(管理者、领导者)共同富裕的关系。6要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单位与技术密集型单位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7要正确处理公有单位(国有单位)的劳动者与非公有单位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8要正确处理在职的劳动者与已退休的原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9要正确处理生产领域的劳动者与流通领域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10要正确处理第一次分配所及的劳动者与第二次分配所及的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11要正确处理物质生产与物质流通中的物价变动与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12要正确处理劳动致富、劳动+资本致富与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13要正确处理第一职业收入与第二职业收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14要正确处理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的关系。要通过对各种具体关系的研究,从中把握各种问题的要害,从而制定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使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

南京财经大学赵光瑞教授认为,回归劳动价值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前提。而回归价值本源,必须重视创造财富的劳动与劳动者。要正确认识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习惯,所以才有了所谓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说法,企业经营者把低工资作为理所当然的竞争法宝,学术界也重弹“复杂劳动多倍于简单劳动”老调。但问题在于即便是简单劳动也不意味着永远是低工资。按照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其工资水平至少应该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本人消费、本人发展与家庭成员的消费。如果看一看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排行,就知道其工资远低于劳动力价值。

五、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促进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在这方面,江苏理工学院李济广教授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对生态的破坏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资本家对利润/剩余价值的追求,即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私人占有。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占有的第一个特点是无止境,因而造成经营活动的贪婪而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二个特点是获得利润勿需扣除环境生态成本,因而造成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第三个特点是更多地使用资源是企业获得更多当前利润的前提,浪费和滥用资源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造成了未来宏观资源的紧张;第四个特点是,占有社会产品的主体是“个别资本家”,因而社会生产表现出无计划性,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私有制及市场经济在生态方面还会必然导致生态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即产生生态剥削和生态侵占,这是“生态不文明”的重要表现。

当代资本主义加强了政府管制和国际政策协调,在生态方面似乎改变了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自发局面。然而,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协调和控制,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生态问题,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将治理环境的费用转嫁给社会或者子孙后代以降低生产成本。政府从根本上说是强势资本的代言人。另外,原材料、动力、资源是个宏观问题甚至是世界性问题,一国高收费解决不了世界资源的破坏和紧张;一些环境污染也是大面积问题乃至是世界性的问题,局部地区控制住污染也避免不了承受某些整体污染的损害。因此,地方政府乃至一国政府都不愿意针对资源和污染全面严格控制和高收费。温室效应控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非常低的减排标准都无法为各国资本所接受,至今无法发挥作用,更谈不到提高减排标准。要想彻底解决世界生态问题,必须实现世界大同。

李济广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不是公有制的产物,而是公有制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的结果。就目前中国而言,私有制经济的数量远超过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必然按私有制经济的规则行事。私有制及市场经济由于要素资源占有不平等及其影响、环境侵占及生态福利分配不公的必然性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剥削和生态侵占在生态方面还会必然导致生态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即产生生态剥削和生态侵占,这是“生态不文明”的重要表现。

应当充分认识,在当代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公有制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只有确立这一观念,才能更好地分析生态问题的根源并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JP2]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JP]

何干强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目标的中国化、大众化表达,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朴素共识。必须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来阐释共同富裕,会扭曲和修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主张人人收入均等,绝对平均主义,这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幻想;在私有制基础上,用转移支付等财政再分配手段缓和两极分化,搞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就业、搞最低工资制,也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只能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共同富裕,是最终趋向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共同富裕。新中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首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中国60多年来的经济成就对此做出了证实。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11318万吨,人均209公斤,2008年达到52871万吨,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长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19元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4]应当说,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结果。

第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私有制基础上,不可能形成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当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反应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本质上并不代表人民的共同、长远利益,它是以维护社会两极分化为前提的,不过是资本家阶级在对国内劳动者和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剥削的基础上,为缓和对抗性社会矛盾不能不实施的改良措施而已。消除了剥削关系的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只能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趋势只能是富裕起来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阶段,收入差距很小的经济成分只能是公有制,这是因为公有制内部只存在按劳分配的差距。如果有50%以上的社会成员处于公有制中,全社会的收入差距就会比80%的劳动者在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拿雇佣劳动工资小得多。50%以上的社会成员处于公有制生产关系中,这正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实质含义。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这是由于纠正了与自然经济有某种联系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利用了市场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了,这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很大的经济成分,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已超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限度。这种新情况警示人们,一旦公有制这个基础受到损害,私有制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中国只有坚持市场社会分工制度与公有制经济的高效结合,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扬州职业大学徐开金教授认为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最终为广大劳动者谋利益,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制度。

徐开金教授把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与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起来。他认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的第十在论述未来社会建设目标时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建设“富强中国”基础上,对新时代建国理想的升华。建设美丽中国应该内外兼修,起码要在两个方面做到美丽:一是全党全民心灵美;二是全国各地环境美。而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础上。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国家、集体和公共事业的利益,强调消除剥削和压迫,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建立在这种利益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能培养起社会的共同信念和责任义务,从而形成主流利他主义价值观,让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互相关心和帮助的新型关系,消除因过度利益竞争而产生的人间对立,净化心灵。这样,才能建成富强中国、美丽中国。

南京财经大学卢映西副教授认为,对于共同富裕这一千古难题,直到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都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要改变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可能意味着要颠覆传统的、主流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我们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框架:一种是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中国扎下根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种是改革开放后引进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沦落到任由外行奚落也无力招架的今天,[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志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实践者只需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进,拿出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七、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化改革

李炳炎教授指出,党的十将共同富裕作为一面旗帜树起来,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提出来。同时,又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下来,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就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了我国今后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同时也为改革指明了方向。例如,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应当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急需调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现状。一定要通过调整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硬任务。

与会不少同志认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公有制企业本身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绝不是要改掉公有制企业,而是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公有制企业自身的改革,促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高效结合,显示出高于私有制企业的优越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谭芝灵指出,为了解决以往研究中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权利及其权能结构分析的欠缺与不足,必须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制度,从劳动者所有权的角度揭示国有企业所有权权能配置的内在机理。劳动者所有权就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即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它形成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劳动权力,它形成劳动者的主体能力以及劳动者对自身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其中主体能力是核心,主体能力的发挥发展是衡量和确认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合宜形式的历史标尺。

劳动者所有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机制,在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即劳动者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权,这是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关键。重点是明确劳动权、占有权、支配权及收益权等劳动者所有权的各项权能的合法合理安排,建立劳动者个人分配收入制度;同时明确劳动利益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南京财经大学的王娟博士认为,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就工资方面来说,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资集体协商产生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盲目照搬,要谨慎探索。为此她提出三点建议:

其一、明确我国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性质。我国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职工应当是工资事项的管理者。所以,国有企业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本质上应该是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问题。

其二、要澄清一个问题:不是为了提高工资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当前媒体关于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报道,集中在施行这一制度后,工人的工资比同行业没有施行的企业的工人的工资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会给全社会释放一个心理预期――只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会提高工资。这个制度应该包含有降低工资的保障机制,保障困难企业维持生产。

其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从理论上更加完善。目前,对我国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很多质疑(如张五常、李稻葵等),如集体协商可能会导致工资均等化、消除劳动积极性、举国罢工、劳资关系不和谐等。所以,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在我国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会不会产生这种后果?如果产生,怎样规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更适合全面推行还是有试点地展开?

此外,不少与会同志还提到,国内有人鼓吹瑞典模式,赞扬瑞典式的福利制度,把它当作共同富裕的典型,进而认为不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不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要国家调整分配政策,就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其实,西欧社会党实行的“福利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统治地位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它不触动垄断资产阶级私有制,不改变雇佣制度,只是由垄断资产阶级从剥削第三世界以及本国劳动人民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因而至多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作若干改良而已。这种政策的性质,无非是作为充当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的社会党为延长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而开出的一剂药方。尽管就眼前利益来说,这种政策对本国劳动人民是有利的,但正像马克思指出的,不过意味着“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项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6]而已,没有根本改变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因而两极分化现象仍然存在,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

会议认为,我们不能把西方经济学当作分析促进“共同富裕”的依据,不能跌入西方经济学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必须跳出西方经济学设置的“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怪圈,用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是发展和壮大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不断巩固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此前提下,调整分配政策,改善民生,扩大社会保障。同时,在公有制经济成分中,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中,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适当抑制非劳动收入(即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

[1]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M]楚序平,吴湘松,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1

[2]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文版序言[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 (2004-06-27)[2012-12-14]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4]国家统计局 光辉的历程 宏伟的篇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EB/OL] (2009-09-07)[2012-12-20]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qzxzgcl60zn/t20090907_402584869htm

[5]史蒂芬・罗奇 我在达沃斯的奇特遭遇[EB/OL] (2012-02-01)[2012-12-24] http://mbaiducom/ssid=o/from/content 20120201_30857htm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4

上一篇:理工科基础课探究式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太谷学派与泰州学派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