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患者的治疗探析

时间:2022-07-18 12:13:3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确诊为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2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102-02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acute necrotizing enteritis)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急性节段性肠道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空肠和回肠,病理改变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故又被称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腹胀、呕吐及发热等中毒症状。本病发展快,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肠麻痹、肠穿孔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确诊为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确诊为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38-72岁,平均年龄为:(52.42±3.25)岁。对照组患者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41-69岁,平均年龄为:(53.18±4.62)岁。两组患者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本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约50%病人经过内科治疗可获得痊愈。

1.2.1 一般治疗 休息、禁食,腹痛、便血和发热期应卧床休息和禁食。通常轻症患者禁食1周左右,重症者需连续禁食2-3周,待腹胀消失、腹痛减轻,腹部体征基本消失,大便潜血转阴,临床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可逐渐恢复饮食。禁食期间应静脉输注高营养液[2]。

1.2.2抗菌药物 控制肠道感染是减轻临床症状的重要环节,常用抗生素有氨节西林、卡那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及头孢菌素等,一般选两种联合应用,疗程7-15天。

1.2.3支持治疗 本病失水、失钠、失钾者多见,根据病情酌定输液量及成分,一般儿童补液约80--100 ml/kg・d,成人2 000-3 000 ml/d,成分以5%-10%葡萄糖液为主,约占2/3-3/4,生理盐水占1/3-1/4,并注意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对重症病人及严重贫血、营养不良者,可施以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期间多次少量输血,对改善全身症状、缩短病程十分有利。

1.2.4对症治疗 一般腹痛可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解痉剂,此类药物尚能改善肠壁毛细血管痉孪,继而减轻肠壁坏死及出血的发生,腹痛严重者可酌情给予呱替啶。腹胀和呕吐严重者可予胃肠减压。出血者可试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等止血药。高热、烦躁者可给予吸氧、解热药、镇静剂或物理降温甚至冬眠疗法。

1.2.5其他 蛋白酶可水解β毒素,减少其吸收。常用0.6-0.9g口服,每日3次。有人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抗毒血清静滴,取得良效。长蛔虫感染者在出血停止、全身状况改善后应施以驭虫治疗[3]。

1.3 疗效标准 无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便血、腹胀、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有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便血、腹胀、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一定改善,且>50%;治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便血、腹胀、呕吐及发热等症状消失。以有效和治愈作为治疗有效率[4]。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23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所占比例为39.13%,治疗有效12例,所占比例为52.17%,治疗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8.69%,治疗有效率91.3%;对照组23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所占比例为30.43%,治疗有效11例,所占比例为47.82%,治疗无效5例,所占比例为21.73%,治疗有效率为78.2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病呈散发和流行趋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爆发常因进食未煮熟或变质的肉类引起,如发生于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196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次流行。本病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儿童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乌干达、泰国、印度、新加坡和斯里兰卡等国亦有病例报道。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湖北、浙江、山东等省有散在报道,而以辽宁和广东两省报道的病例最多。农村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5]。本病全年皆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儿童、育少年为主要发病对象,男女之比约1.7:1。

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内科治疗的效果。随时观察患者腹痛、腹泻、便血、腹胀、呕吐及发热等的情况,以协助判断病情进展情况。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处理学,2003:440-442.

[2] 徐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诊治分析.临床外科杂志,1994,2(5):241-242.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8.

[4] 赵晨,郁开朗.38例新生儿重症坏死性小肠炎早期X线诊断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4(4):375.

[5] 程骏,朱冠保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伴肝内胆管广泛积气一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年6月第19卷第6期 ChinJGenSurg,June2004,Vol.19,No.6

上一篇:浅谈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四个误区 下一篇: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诊治观察及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