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职业教育

时间:2022-07-17 11:26:44

浅谈来自单亲家庭学生的职业教育

【摘 要】职业学校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精神空虚 、价值观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用爱心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建立自信心,加强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关键词】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爱心抚慰;树立自信;家庭联系

职业学校学生有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前途渺茫;把过剩的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等特点。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原因之一是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

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班里45名学生,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单亲家庭。这项数据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以至于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导致不爱学习,自暴自弃,染上很多不良习惯,结交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成天沉迷网络,甚至早恋。

这些孩子他们内心深处缺乏爱,他们觉得父母离异之后,没人会爱护自己了,家庭破碎了,他们的心也随之支离破碎。于是,他们会用一些特别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来待人处事。下面来列举一二:

有一个学生来自江苏徐州,她父母在她小学时候就离异了,她跟着她爸爸一起生活,高中三年成绩一直良好,可是就在高考前一个星期,她决定不参加高考,家人再三劝导无果,她与高考擦肩而过。后来,她来到了我们学校就读,成绩也不错,学习也很认真,但是她宿舍的同学反映她行为很不平常,例如:她每天傍晚6:30就上床休息了,凌晨2-3点起床上网,其他同学都进入梦乡了,她却忙于键盘敲敲打打;她还有一洁癖,洗完澡后,如果其他同学和她一起聊天,出去吃饭,她第一句话就会问:“你今天洗澡了吗?”很遗憾,这个同学在我们学校就读了1年半就辍学了。辍学前,她没和任何人提起,如果我知道,我肯定会劝说她留下来,给她加油鼓劲,让她完成自己的学业。

还有一个学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开学后一个月,我发现她心情压抑,情绪低沉,课后找她谈话,一开始她啥都不说,后来慢慢开导,她终于吐露心声,原来她父母在闹离婚,她感到很无助,很迷茫,甚至说她以后不会结婚,因为觉得没意思。我建议她找父亲谈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父亲回心转意,回到这个家庭里来,并同时教她做好桥梁和剂的作用,有空多组织家庭旅游,聚餐等活动,让父母彼此间增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家庭和睦。半年后再见她,觉得她阳光焕发,询问家庭情况,她说父母基本和好了,这真是个好消息,祝福他们。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如何来教育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呢?

一、用爱心,抚慰受伤的心灵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我们平时要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积极地同他们谈心,走进他们的心灵,在思想和情感上多交流,让他们随时都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信任。1.发挥班集体的关爱作用。如安排成绩好、守纪律的同学与其同桌,另外,通过电话、家访、嘱托同伴帮助他们度过安全、愉快、有意义的节假日等等。2.多与他们母亲(或父亲)进行沟通、交流,让残缺的家庭给孩子充分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除了家庭的爱,还有其他很多珍贵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将爱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他们,让他们这棵受伤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让他们在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中淡忘家庭不幸带来的忧伤。

二、发掘单亲孩子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对个别单亲家庭子女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老师应该认识到,改变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操之过急,须有足够的耐心并加以持久的引导和教育。老师也应重视培养单亲家庭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可安排他们做课代表,以增加和老师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对有文艺有特长的,可以在学校活动中安排其表演发挥其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掘单亲家庭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才能更好地遏制和克服消极因素,因材施教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说服家长尽责

家庭是教育的源头。我们看到:给学生实践了同样的教育,可是教育的效果却不一样。什么原因?关键是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是“最初”也是“终身”教育,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学校要与家长进行合作教育,共同创造相互信任、配合的教育育人氛围,用爱心和耐心一起促使孩子成才。在我国有些父母丧偶或离异之后,在教育孩子时,既不懂心理学,也缺少责任心和耐心,简单粗暴,对青少年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总之,单亲学生是学校生活中一类特殊的群体,也是特别需要关怀、呵护的一类。教育他们不要过多地注重自己的不幸,应做生活的强者,鼓舞起在逆境中奋斗的信心与勇气才是最重要的。促使单亲学生健康成长,多给予他们一些爱心和关注,是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教师的角色分析 下一篇:关于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的审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