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培养初中化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7-17 11:15:17

浅谈新课程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培养初中化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教师在减少学生作业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与努力.新课程背景下,减负增效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的追求目标,而教学方法正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推进,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好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自主学习活动情境,提高化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学习,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它通过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调节的学习,无法由他人传达,强调把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不断进行积极地,自觉地监控和调节纳入教学过程中,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引发疑问、分析如何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每一个步骤进展状况的监控、及时评价!反馈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此及时修正、调整学习过程、及时检验结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自我提问,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提问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不知或想进一步探究的知识信息进行反思(省),进而形成问题并表达出问题的心理过程.它是训练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真正落实减负增效精神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我提问法一般是首先列出学习活动的问题清单,然后对照问题清单进行思考并逐个予以解决,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还不会针对学习材料进行自我提问,那么教师可针对某一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列出自我提问清单,以便学生学习和模仿,最终达到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列出提问清单,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

二、加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是减负增效、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途径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演示实验多于学生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新知,品尝成功的喜悦.初中化学中,可以采用“探索性实验”、“边讲边实验”教学的素材很多,象“空气成分的测定”、“水的组成”、“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溶液的导电性”等等,我们老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化学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索以及化学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三、开放学生实验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

基于安全、规范等考虑,学生实验一般是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先由教师提供好实验必需品,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几乎是一条流水线.但这样的学生实验,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也往往会使课堂留下充裕的时间.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尝试:在进行某一学生实验之前,除了按课本内容准备好必需的药品和仪器供学生实验外,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些份外的药品和仪器.这些增添器材,大多与本实验相关,同学们在做完本实验后,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挑选和组合,继而再做相同类型的实验.这样,本实验的意义会更加丰富,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全面,学生的收益也会更大更多.学生实验氧气的制取,具有加热制取气体的特点,因而实验前给学生准备了加热制氧所必需的药品和仪器,如KClO3,KMnO4,酒精灯、试管、导管等.但是,为了有利于学生实验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创新,还给学生增添了不用加热来制氧的药品和仪器,如H2O2,分液漏斗、烧瓶等.实验时,学生做完了加热制氧,可再用H2O2分解制氧,不过须在制氧催化剂的系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如MnO2,铅片、锰片、土豆块、猪肚块等.有的同学继续选用MnO2,由于反应剧烈不易控制而惊疑,待教师引导用分液漏斗将H2O2慢慢滴入盛有MnO2的烧瓶中时,学生茅塞顿开,便自如地操作起来.这种开放式的学生实验,既满足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又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逐渐地将全体同学引到了尝试创新的境地.

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上学生的大胆质疑问难,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打断我的教学,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如果是一个简单而明了的问题,本人就会当即举出一个反例,让学生自己发掘错误的原因;如果遇到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我会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及参考书籍,并且课下陪同学生一起探究,尽力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记得我在上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的活动与探究课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仍可复燃,实验事实怎么与课本上的说法不一致?”我当时一愣,这可是课前没有想到的.于是我立即抓住这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时机,和大家共同做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只要集气瓶里的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就会复燃,不一定要盛满氧气.这样就了课本上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科学精神.

总之, 学生的知识不是 灌的, 是通过思考悟的, 是通过活动生产的.相信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 自主学习的大力推行会让学生 “吃”到一份 “读书好+心情好”的能力营养大餐, 并将受益终身! 老师的教学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有效教学.

上一篇: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