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17 09:58:12

【前言】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观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6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54-01 随着传统外科手术的逐步发展,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往往存在着手术成功率日益提高,而患者存活率却并未随之有明显提高。而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的...

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运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所收治的肝胆损伤病例30例,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回顾其临床疗效。

结果:采用该手术理念,手术时间为40-12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55分钟。手术期间死亡病例2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失血性休克导致3例死亡,死亡率为16.67%。患者住院平均天数为27天。

结论:在临床遇有严重的肝胆创伤时,可采用创伤控制性手术理念作为抢救指导,从而制定全面综合、灵活应变的手术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效地挽救生命。

关键词:肝胆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16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154-01

随着传统外科手术的逐步发展,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往往存在着手术成功率日益提高,而患者存活率却并未随之有明显提高。而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这一理念认为,在处理创伤的早期,先对创伤进行简单的控制外科手术,便能够使传统手术认为无法抢救的危重患者转危为安。狭义而言,这一理念属于一种适用于严重危重损伤患者的手术方案,只是在救治早期进行暂时的简单控制操作,不过多地增加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只求对创伤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有进一步恶化,从而利于后期处理及患者康复。在这一理念出现的早期,主要用于救治腹部的创伤,后来逐渐在救治各部位的创伤中广泛应用,旨在控制救治手术本身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根据我院采取这一理念进行的30例救治病例,总结了在肝胆外科中的救治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肝胆损伤危重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分布在14-55岁,平均年龄为36.5岁。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损伤13例,高处坠落损伤5例,钝器击打损伤及其他损伤12例。肝撕裂伤为21例,胆损伤为9例。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时间长度为20-245分钟,平均98分钟,均由急诊室移入手术室,入室时全部患者均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

1.2 治疗方法。在开腹后采取钳夹、气囊导管或填塞方式进行压迫止血,从而对出血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并尽量使腹腔内脏器同外界空气的接触时间尽量缩短,术中操作动作也尽量减少,从而控制发生感染的风险,在最短时间内关闭腹腔,随即采取复苏治疗,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补液、生命体征维持、恢复体温、纠正凝血障碍及纠正酸中毒等抢救措施。待经过48-72小时的观察后,视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程度及手术可耐受程度制定二次手术的方案。

2 结果

采用该手术理念,手术时间为40-125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55分钟。手术期间死亡病例2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失血性休克导致3例死亡,死亡率为16.67%。患者住院平均天数为27天。

3 讨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是1983年由Stone等人经过对在抢救出现严重创伤,同时并发有凝血障碍的严重危重患者时经验的回顾总结后,提出的新型抢救治疗理念。该类手术理念要求在提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时,应分析依据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当时对手术的耐受性,采取分期治疗的救治方案,应首先采取最为简单且损伤最小的紧急手术处理,止血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从而最大程度地缓解机体内环境的紊乱现状,而减少患者所受到的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待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之后,再视患者的耐受程度制定二期手术,对损伤进行决定性的治疗[1]。详细而言,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案包括3步:

(1)一期简单手术。运用最为快速的临时措施,对出血及外界污染情况进行控制,尽快实施并尽快结束。经验表明,在患者达到死亡三联征前,这段时间是黄金一小时。此时此去一期控制手术。能够尽快打断危重患者受到损伤的恶化进程,从而为接下来死亡三联征的救治措施争取更多的时间。

(2)复苏处理。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死亡三联征的纠正,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血容量的恢复、恢复体温、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纠正患者的凝血机制紊乱情况,以及纠正患者机体代谢性酸中毒情况。

(3)二期手术。经过上述两步的早期处理后,通过观察患者的损伤控制程度及耐受力情况,安排有效的二次手术,决定性地修复患者受损脏器。使患者恢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体温得以正常恢复,消除凝血功能障碍。此项手术往往安排在一期处理手术之后的1-2天进行。

临床救治手术中,理念应用均同,只是在具体操作方面略有差异[2]。

(1)在进行肝脏损伤的控制性手术中,由于肝脏的体积相对较大,且血运丰富,质地较脆,其结构功能均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损伤,往往出现较重的伤情,容易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或者胆汁性腹膜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因此,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格外重要,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始终。首先,由于血流动力学出现极不稳定现象的患者往往死亡率极高,因此手术前的复苏治疗显得极为重要,应立刻将呼吸机输液通道开通,使患者能够尽快得以复苏并纠正血流动力学,为二次手术争取时间,并减少损伤。例如,可采取肝周气囊导管填塞法,或者肝周填塞压迫法止血,及血管介入栓塞的方法。而若遇有肝破裂达到Ⅳ-Ⅵ级的患者,应立刻进行剖腹强抢救,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应尽量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的肝组织。

其次,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不应进行较为复杂的手术,不宜操作过多,例如肝修补手术、缝合填塞手术或清创性肝脏切除等复杂手术。可适当进行简单的主要血管修复手术,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提高二次确定性手术的耐受力。

(2)在进行胆道损伤的控制性手术时,由于急性胆管炎具有发病快、变化快、病情较为危急的特点,因此其关键在于尽快采取胆道引流措施进行减压,使胆道梗阻尽早消除,防止患者在早期发生休克从而导致死亡[3]。若患者已经合并休克,早期控制治疗应着重于抗休克。微循环的改善及胆总管引流等方面。随后转入外科监护室进行复苏治疗,从而对病情做进一步的控制,以便为二期手术打好基础。治疗方法同样应简单有效,不宜进行复杂手术,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危重肝胆损伤的抢救操作,应以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为主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制定个性化的救治方案,从而提高存活率,确保抢救疗效。

参考文献

[1] 戴睿武,田伏洲,王雨,等.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78-80

[2] 熊文辉.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42-43

[3] 施维锦.重视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3):168-170

上一篇:抗凝血鼠药中毒的救治32例体会 下一篇: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