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住区渗透性研究

时间:2022-07-17 05:34:54

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住区渗透性研究

摘要

住区的渗透性研究是指公共空间对住区空间的侵入程度研究。新时期,众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城市住区空间发展的困境与问题,其中对于居住隔离、居住封闭的研究较为关注,但是基本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与解释上,并没有对住区空间的封闭程度等进行定量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以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对浙江省德清县1994年―2010年的住区空间进行渗透性的研究,并对类似的新型小城镇住区建设提出发展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轴线分析、渗透性、住区空间

1 引言

德清县作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中的小城市,在住区建设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程度可见一斑。自1994年设县政府驻地于武康镇以来,中心城区的房地产开发经历了起步、激活、提升三个阶段:1994年,莫干新村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县城武康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起步;1999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物分房的终止,银行按揭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实施,全县的房地产业被进一步激活;2001年以后,县城武康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2003年与2004年土地供应量与建筑面积、销售面积都达到历史最高值;2005年以后进入高品质发展阶段,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一些象绿城这样的高水平开发商进入武康,有力地带动当地原来的开发商走高品质产品路线,使得2005年以来武康的住宅开发水平大大提高。

德清城市住区在短短16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住区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索研究。一方面表现在住区分布上,在老城―中心城区―住区的圈层发展模式下,住区表现为强烈的政府导向性板块化发展和中心城区的马赛克异质性更新;另一方面住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典型的稀路网大街廓的形态格局,面对这样的住区空间发展现象,本文以城市住区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来定量化剖析住区的渗透性变化。

2 空间句法与“轴线地图”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它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早在1974年,希列尔就用“句法”一词来代指某种法则,以解释基本的但又是根本不同的空间安排如何产生。到1977 年,空间句法研究则略具雏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已经深入到对建筑和城市的空间本质与功能的细致研究之中,并得到不断完善;由此开发出的一整套计算机软件,可用于建成环境各个尺度的空间分析;而且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在空间句法众多的空间分析技术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参数是集成度(Integration Index)。Hiller认为:“在城市研究中,有一种表示方式比其他指标更加富有成效:那就是用从城市外部空间体系抽出的‘轴线地图’来表示空间网络,并把这些代表城市外部空间构成关系的线的连接程度称为集成度,然后分析由线的网络组成的图形”。要计算集成度,首先要构造轴线地图(Axis map),可以利用比较精确完整的地图(或者是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人工方法绘制完成。

3 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

由于城市住区是住区单元(街廓)和住区道路(骨架)组成,对于住区渗透性的研究可以通过住区道路的轴线分析来进行说明。本文研究以整个城市的路网所延伸的区域为住区单元结构的影响范围,通过GIS定量研究与空间句法研究分析城市街廓单元的总体结构特征。在分析城市整体接街廓状况的基础上,选取有典型性的住区空间进行具体分析。

1

3

2

3.2 研究分析

图1 城市道路的联系度分析

对于结构美国的城市规划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克里斯托夫在《城市并非树型》一文中运用集合理论将城市的结构分成了树型结构和半网络结构两种。所以本文针对住区渗透性的类型划分以这两种类型为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三种不同渗透性的住区:联系度较好的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其路网密度较高,渗透性较好,本文称之为半网络结构;位于城市东部的住区虽然以方格路网为骨架,但缺少城市支路的补充,渗透性差,导致轴线联系度不强,本文称之为树形结构;位于城市南侧的住区由于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特点,本文称之为双尺度结构。

3.3 住区渗透性差异成因

3.3.1 住区计划生产的“城市意识”

早期(1994年―2000年)德清中心城区的住区开发与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城市意识”的开发模式,居住区设计从城市这个大背景着眼,以城市空间与肌理为前提,将个性的某一建筑看作是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尽力融入这个城市原有的秩序,而非破坏。从“温州村”的棋盘网络式格局和工人新村与职工住区强烈的路网渗透性来看,城市住区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空间单元,同一单位的住区可以包含几个住区空间单元,其路网骨架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尺度适中,具有半网络结构的城市街区特点。

3.3.2住区市场开发的“临街意识”

临街意识既具有城市意识的空间特征,这表现为临街开发的地块普遍具有很强的路网密度和交通可达性;又具有典型的大盘空间现象,那就是内部地块往往体现为封闭自成一体的小社会。2001年到2005年之间,德清的住区市场开发包括两部分住区建设内容,一为政府主导下的基于城市扩张带来的农民新村建设,另一部分为当地企业的住区市场开发。但是由于早期受制与企业自身的实力以及“临街意识”的影响,形成了沿着主要交通干道进行一层皮式的住区开发方式,而背后的大地块则进行农民新村的建设,导致了居住空间与城市空间开始走向分离。

3.3.3住区市场开发的新“单位大院意识”

在德清县新一轮(2006年―2010年)的住房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土地的产权较为复杂,住区规模不大,但在城市路网稀疏的城市边缘,居住区占地规模大,一般在20公顷以上,他们都处于城市干道包括的范围之内。由于在开发商承建的项目中,土地使用模式仍然延续大街廓和稀路网的城市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树立品牌,为了内部整体的管理、安全的需要,开发商对已经挂牌的大地块内部属于城市的道路进行封堵,城市次干路和支路进行封闭以形成大社区内部的独立的路网系统,并以一两个出入口直接与城市主干道相连。这就造成了在反对计划经济为核心的“单位大院”的同时,却又制造出以大型居住区为代表的新的“开发商社区大院”。由此产生宽马路―大街廓―稀路网的住区外部城市形态现状和居住区内部“树型尽端路”特点。

4小城镇住区空间的发展方向

4.1 社会公平与住区产品的权属界定

从德清住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来看,小城镇的住房开发中由于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撤退”和开发商对于配套责任的规避等行为,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小城镇的住区建设应该理清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界限,这有利于住区公共利益的保障,保证整个社会在公平的环境下良性发展。

4.2 居住融合与住区开发的混合安排

在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开始致力于大规模、集中式地进行住房的开发与建设,这导致了城市住区空间的极化现象。为避免进一步的居住隔离出现,小城镇在住区开发过程中应该以开发商配建等方式实现居住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4.3 低碳高效与小尺度住区模式的推广

小城镇的土地市场与规划控制相对于大城市而言更易受到市场行为的扰乱,大规模的圈地行为与低效的土地使用方式比比皆是。城市住区的开发模式宜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小尺度住区空间组织方式,形成住区与城市的功能互动,优化城市空间与结构,实现城市功能运转的低碳化与高效性。

上一篇:城市历史街区小规模改造模式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