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路

时间:2022-07-17 01:58:54

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路

摘 要: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高专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构建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设计艺术;实践课程;教材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26-01

一、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高专教育开办时间不长,不像本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很多学校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时间更短。这在客观上形成了高职高专教材的缺乏、教学经验不足等而不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二是对高职高专教育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位,大家对高职高专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要求,如何培养等问题的认识不统一,从而导致对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主观上造成了高职高专教材的缺乏。自 2000 年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定位之后,教育界开始认识到了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于是许多冠以高职高专名义的教材纷纷出版,当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普遍存在着教材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不对路的现象。因为一是有些编写者与出版社急功近利,想抢先出版高职高专教材以便抢占先机。这些编写者往往要控制的是出版时间,而非教材质量与适用性,这样编出来教材自然不能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相吻合。

另一方面高专教材的编写者是在大学里从事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的大学教师。们在本科教学方面经验丰富,但缺乏高职高专教学和行业背景。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岗位技能要求不清析,常常凭想象来解决问题,以至于编写出来教材理论过多,对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太适应。三是一些编写者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认为高职高专教育就是比本科低一个层次的教育,高职高专教材也就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除掉那些难学的东西,搞得简单易懂点就行了。导制编写出来的教材自然而然就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理论上简洁了,但教材中没有应用举例、没有案例分析,更没有技能培养的过程和方法。还是没有解决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教学所需要的教材问题。组建教材编写人员认定机构的必要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是一种功利追求的结果,是出版社邀请设计艺术相关院系的领导或教师达成协议就签订出版合同,学校方面负责编写和使用,出版社负责出版,互惠互利,教材质量就自然不好说。因此建立教材编写人员认定机构就势在必行。

认定机构会由学校、企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机构成员不得参与教材投标的任何活动,以确保评选工作公正公平。评选活动在各位评审成员事先充分审阅教材编写方案的基础上,按高职高专教材的评估体系的要求认真分析、比较、评议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或打分的方式评出最合适的人员,组建教材的编写人员和机构。教材适应课程教学,给教师备课增加了难度,教师要对所用的教材在内容上进行大面积筛选,对需要讲的内容做大量的归纳整工作;要查阅众多的相关资料,对授课内容进行补充;要对教材中难理解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简化。这些工作往往需要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

二、高职高专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教材体系构建的思路

1、建立高职高专课程教材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首先要明确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应该是根据施教对象对现有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组合为课程目标明确化与系统化的技能模块内容,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这就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与该课程相关的教材、书籍、资料、信息、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收集并整理。教材要对教师备课、授课、学生学习很轻松、很适用。主要编写人应是从事过教材编写并对该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十分熟悉的人。对教材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考虑课程的内容设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知识点交叉等问题。对编写组成员提出统一的编写要求,使大家对如何编写该教材的内容理解、编写方法及难易程度一致。教材内容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即教材中要明确体现要掌握的知识点、了解哪些工作流程、熟练掌握的技能技巧以及该课程模块需要拓展的知识等,这就要求编写者对自己编写的部分进行认真的研究,把握住重点与非重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方法等,重点的部分编写时要详细,非重点部分可简略。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会为以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高职高专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应本着简单、准确、适用的原则。简单是指介绍基本概念的用语要简洁,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快地理解并记忆。准确是指基本概念的表述要准确,对于一些单靠阐述说不清楚的概念,可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以便学生正确地掌握这些概念。适用是指教材中所介绍的基本概念对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将来的实际工作要适用。应用知识是高职高专教材的核心,编写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去“做什么”、“怎样做”,不要深究“为什么做”,而应用知识部分对不同课程不同岗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应详细编写技能培养或训练过程和目标。

2、教材编写应建立合理的招标制度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服务于高职高专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出反映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最新成果的教材,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服务高职高专技能课程的教学,为了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突出技能培养的特色,保证教材编写的进度,推动教材的编写的合理性,建立高职技能课程教材编写的招标制度,组织编写相应课程的教材。

教材招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要进行教材项目介绍。教材编写面向那个地域、那个层次某一具体课程及课程目标要求,适用于某一具体专业的学生。要力求符合区域特色,充分考虑考虑所在地域的行业环境,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主要目的,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又充分吸收行业的最新成果,体现出专业和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再就是对教材项目组成员设有教材编写经验、具有一定的行业实践经历和本课程的教学经历等具体要求。另外要有项目负责人(主编)及主要参编人员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双师的经历及程度、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的经历、主要科研成果和教材编写情况等。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 张 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N]. 文汇报,2011,10.26.

上一篇:高中立体几何新老课标的内容变化和教学策略 下一篇:强化实验教学提高人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