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跨国公司中国报告

时间:2022-07-17 10:02:39

2009’跨国公司中国报告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恰恰是跨国公司逐步进入中国的30年,也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30年。30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向跨国公司学习,与跨国公司合作,同跨国公司竞争,迅速成长和壮大。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走上了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大道。

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合作与责任》分论坛上,跨国公司与中国知名企业的嘉宾济济一堂交流了产业振兴的经验,探讨了新形势下的合作共赢。本期“业界精英”专栏选登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交流资料――《跨国公司中国报告》中部分跨国公司的辉煌业绩,供读者研阅。

微软:见证中国纪元

1992年,微软在北京设立代表处,1995年成立微软(中国)有限公司。10多年来,微软在中国的规模不断壮大,员工总数超过3000人,分支机构和业务覆盖全国,涵盖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市场销售、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等多个层面。微软在中国已拥有超过4000多个注册合作伙伴,中国己经成为微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

贡献“中国智造”

多年来,微软通过根植本土来构筑和谐产业生态圈,通过吸纳和整合优秀人才加速创新经验的移植,并且对中国市场独特发展状况的研究和体察来制定适合本土客户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扩大投资规模、强化外包合作与合作伙伴们携手向前,并不断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化,贡献心力。

微软在中国的研究机构不断升级。2006年,微软在中国成立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合作多元职能于一体,超过1800名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微软中国成为微软在美国以外投资最大、机构设置最完整的子公司和创新基地。未来三年,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0亿美元。2008年5月,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大楼在中关村核心商务区破土动工,建设投资超过2.8亿美元,预计将于2010年竣工,建成后可容纳5000名员工同时办公。微软在中国投资建设研发园区,再次印证了微软致力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与国内产业合作伙伴共赢的长久承诺。

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生态链

合作伙伴战略是微软公司“中国布局”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国微软的合作伙伴超过4000多家,包括OEM厂商、独立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分销商等等。

多年来,微软一直在通过战略投资、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和商业机遇分享等形式向国内同仁移植创新经验,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促进产业升级。根据IDC的一项全球调研报告,2007年,微软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的生态系统为中国软件产业“创造超过1200亿元”的价值。微软在中国市场上每创造1元人民币收入,其他相关企业整体收入就超过16元。

微软一直致力于与中国政府和业界伙伴紧密合作,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等多个方面支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创新,推动中国软件生态系统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战略投资方面,微软已对包括浪潮国际、中软国际、大连华信等本地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到2011年,微软将对本地企业投入1亿美元进行合资合作,利用微软的资源优势和经验支持中国软件企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自2003年以来,微软通过与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的合作,已经培训了数以万计的软件架构师和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微软还将继续协助中国培养一大批软件人才,特别是世界一流的高端软件人才,包括软件工程专业院校教师、软件工程师等专业骨干软件人才,培训人数将超过8万人。微软还与国内高校及企业开展“育人合作”,其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大幅提升。例如,针对软件业基层人才培养问题,2003年以来,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微软教育与培训事业部与国内高校联合推出了微软院校IT课程项目,课程内容切中软件企业用人需求。几年来,微软IT技能课程项目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百所高等院校得到了推广,帮助国内同行培育了更多的高端人才。技术合作方面,微软一直与产业合作伙伴展开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2008年10月,安装了微软Windows HPC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曙光5000A以每秒233.47万亿次浮点运算的系统理论峰值和每秒180.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实测Linpack峰值,成功跻身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大排行榜第10名。微软和曙光的成功合作,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外第二个可以研发生产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多年来,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微软与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合作成立“国家发展改革委――微软软件创新中心”和一系列合作实验室,以促进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增强中国软件产业的核心能力。微软还与地方政府及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在辽宁、江苏和成都、合肥、广州等地打造了20个微软技术中心。此外,微软已经成功地把十几项专利技术授权给本地合作伙伴使用。同时,微软还坚持以软件外包和硬件采购的方式支持本地企业发展。仅2008财年,微软已经向国内企业提供了1亿美元的软件外包订单。今后5年,微软还将每年提供超过7亿美元的硬件产品出口订单。

英特尔:本土化与共赢

自1985年进入中国以来,英特尔不断拓展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规模,不断完善机构设置。迄今为止,英特尔在中国已承诺投资达43亿美元,在上海和成都建有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在大连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芯片厂,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在中国大陆地区,英特尔还设有16个分公司和办事处,聘用了6000多名本地员工。中国已成为英特尔在美国以外机构设置最全的国家。

“合作共赢”既是英特尔一贯秉承的信念,也是英特尔在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思想。英特尔进入中国23年来,已经在产业、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实现了和中国共赢。

产业共赢:创新

作为世界IT产业的领跑者,英特尔始终致力于IT产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仅仅看重从产业发展中得到的好处。由于在现代电脑产业纵向产业结构中,已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价值链和另一个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所以,处于同一个价值链中的企业,为了整个价值链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共赢,信任和合作就非常重要。因此,英特尔一直注意在价值链中实现与合作伙伴互动,力图共赢。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英特尔就把已经行之有效的“共赢”战略引了进来。英特尔制定了与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的行动方针,和中国本土产业密切合作,建立和完善了整个产业生态链。这样一来,不仅中国本土的IT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英特尔的领先技术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渗透到中国市场,植根中国沃土,实现了共赢。

把英特尔的技术植根中国,实现共赢,意味着英特尔对中国IT产业有三重承诺:建设创新的产业生态圈,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以及帮助培养中国本土的创新人才。这三重承诺,在如今中国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英特尔在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IT产业创新生态圈。凭借着对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英特尔展开了与联想、TCL、海尔等大型企业的合作。而每一次合作,都成为中国IT业界的一段佳话:通过“Intel Inside”计划,英特尔启动了中国消费需求和教育市场;通过持续不懈的风险投资,英特尔推动了中国IT产业创新精神,完善了产业生态链条,支持平台应用研发;通过“英特尔大学”,英特尔向合作伙伴传授管理经验;通过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英特尔与中国IT产业分享前沿技术趋势;通过软件研发投资,英特尔推动中外软件合作,力促中国软件业创新升级。

对于中国的产业合作伙伴,英特尔希望他们能够以持续创新承担起引领中国产业的重任。继“数字家庭基金”之后,英特尔与海尔、TCL联合成立了3C实验室,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国企业迎接产业融合。最近,方正科技与英特尔在移动领域全面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英特尔还与土豆网合作,探求新型互联网体验模式;通过推动PC厂商和台湾ODM合作,英特尔试图提高中国消费电子设计能力,帮助更多PC厂商走向移动计算。

为了支持中国IT产业长期发展,英特尔还致力于帮助培养中国本土创新型人才。为加强中国IT产业的研发基础,促进中国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的发展,为中国IT产业的长期繁荣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英特尔与中国多所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多核技术实验室,投资教育培训。在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半导体技术学院时,英特尔捐赠了8英寸半导体生产设备供教学使用,培养本地化半导体人才。

此外,英特尔投资部自1998年起在中国扩展其风险投资计划,促进中国科技创新和企业精神。英特尔投资部是英特尔推动计算与通信平台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具有创新科技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从而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2005年6月,英特尔设立了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用于投资中国本土致力于发展创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科技企业,初期重点投资领域包括通信、面向消费市场的宽带应用和半导体设计。2008年4月8日,在英特尔投资部进入中国10周年之际,宣布为中国技术基金增加5亿美元,主要面向无线宽带技术、数字多媒体、通信和节能环保科技的中国公司。这是到目前为止英特尔针对单个国家最大的投资基金。截至2008年9月,从“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中获得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经有80家,其中有10多家公司已公开上市或被收购,包括香港电讯盈科、亚信集团、双威通讯、搜狐、德信无线、UT斯康达、珠海炬力等。

经济共赢:集群

英特尔在经济层面实现与中国的共赢,主要是通过配合中国的宏观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效应的产生,从而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配合中国政府的投资引导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英特尔找到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契合点,为中国带来最先进的技术,实现英特尔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共赢。英特尔在中国的三次重大投资建厂活动,都紧扣中国政府的国家开发开放战略,而且每一次投资,英特尔公司总是扮演着开拓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英特尔对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投资始于1995年。当时,为配合“浦东崛起”,英特尔决定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建立芯片封装测试厂。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区是中国继1979年将改革开放作为国家决策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出的又一重大部署。中国政府希望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实现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在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内,英特尔建立的芯片封装测试厂是当时最大的一项外商投资项目,对其他IT和科技项目的投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之后,英特尔多次增资,迄今为止,整个投资额已达5.39亿美元,封装测试的范围也从闪存扩展到芯片组、奔腾4处理器,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等。该工厂目前有3000多名员工,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掌握世界一流芯片生产制造技术的知识工人,并且成为上海市半导体出口额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中国政府将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提上议事日程。2001年,英特尔开始派人到成都考察,准备投资西部。2003年8月27日,英特尔时任首席执行官贝瑞特访华,第一站就在成都,宣布英特尔将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高新区建立芯片封装测试厂,生产与处理器相关的芯片组。这是英特尔在中国的第二家、在全球的第五家芯片封装测试厂。这家封装测试厂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迎来的最大投资。目前总投资额为5.25亿美元,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经过3年多的运行,该项目已经达到芯片组和微处理器产品的量产,成为英特尔在中国最大规模的芯片封装和测试厂。

2003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家战略。英特尔中国此时再次做出回应。2007年3月26日,英特尔公司宣布在大连斥资25亿美元建立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大芯片厂。此举进一步体现了英特尔对中国的承诺和深入推进本土化的决心。秉承与中国共成长的战略,该项目将带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的经济发展,有助于本土信息技术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使产业链延伸至更广阔的市场区域。

社会共赢:公民

一个跨国公司融入中国,成为一个中国企业公民,最大的共赢点就是中国能够持续发展。英特尔在此方面也不遗余力,既在创新和业务层面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教育、环境、社区等多元领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英特尔是发展教育的长期倡导者和支持者。立足全球英特尔教育计划,在中国推出了许多成功的教育项目,帮助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并激发人们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英特尔2000年推出的未来教育项目已培训125万名中小学教师,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至少一亿孩子因此受益。2004年11月,英特尔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在中国启动英特尔求知计划,旨在弥合数字鸿沟,帮助那些处于技术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区的青少年获得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的必要技能。截至2008年9月底,逾27万名青少年完成了培训。为帮助中国发掘科技创新后备力量,2000年起,英特尔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携手,资助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目前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之一。英特尔还与国内近5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与课程开发,培养并鼓励学生学习前沿技术和科研创新,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英特尔帮助100所国内高校建立多核处理器实验室,指导学生学习多核处理器架构和软件设计。

作为全球社区的企业公民,英特尔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信念――服务社区,共创和谐社会。根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英特尔在中国共发起实施了100项社区计划,员工的参与率高达75%。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英特尔为中国抗震救灾捐款总额达4800万元,并及时支持了中国防灾与减灾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特尔将继续深化与中国产业界的合作,促进本土IT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履行其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承诺,与中国共创美好的明天。

大众汽车:结缘中国30年

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8年,是目前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世界汽车行业中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集团目前拥有大众汽车(德国)、奥迪(德国)、兰博基尼(意大利)、宾利(英国)、布加迪(法国)、西亚特(西班牙)、斯柯达(捷克)、大众汽车商用车(德国)共计8大品牌,并在全球建有68家全资和参股企业,业务领域包括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金融服务、汽车保险、银行等。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厂商之一,大众汽车集团早在1978年便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30年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建立了包括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大合资公司在内的14家企业,在中国的总投资额已超过81亿美元,除了生产轿车外,还向消费者行业提供零部件和服务。

2008年,对于中国和大众汽车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大众汽车结缘中国的30年。对于跨国汽车企业来说,2008年充满了艰辛。先是国际油价疯涨,继而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美、欧、日车企相继陷于风雨飘摇之中。比较而言,大众汽车在美国和德国本土的降幅是最低的,而在中国市场则是身处危局而不乱,反而有整体推进之势。2008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102万辆的年销量(比2007年增长12.5%),超额完成“年销量突破百万辆”的既定目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诸多动作,其实都是其中国市场战略的组成部分。而这一战略没有受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大众汽车总是能够早于竞争对手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会,及时地把握住产业发展方向。正是依靠这种前瞻性思维,大众汽车才能面对危机处乱不惊。这是理解大众汽车在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透视其现在、过去与未来战略的贯通之处。

奠基中国轿车业

虽然在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迹象,但其发展历史中的增速仍令人吃惊。短短30年间,中国从一个不被跨国汽车厂商看好的市场,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据统计,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93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634.3万辆。在中国汽车工业从振兴走向辉煌的路上,我们总能看到大众汽车的身影。有人说,大众汽车在中国30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当时的中国只有两款轿车,一款是年产不到100辆的手工敲打出来的“红旗”牌轿车,是专供政府高层使用的。另一款是给中层官员使用的“上海”牌轿车,就是现在的上海大众汽车二厂。其产量最高的一年曾经做到过3000多辆,基本上也是手工做出来的。就是在这样超低的市场和技术水平下、机械工业部决定要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

据亲历者回忆,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先后与多家全球知名汽车厂商进行了谈判,包括奔驰、丰田、克莱斯勒等。然而谈判进展并不顺利,这些厂商当时都不看好中国市场前景。他们只希望与中国合资生产零部件,根本没有在中国建立现代化轿车厂的打算。甚至有的厂商只想把落后的技术转让给中国。在众多国际汽车企业中,时任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哈恩博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深信不疑,并坚信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上前途最大的市场。在哈恩博士的带领下,大众汽车以现金投入和技术转让的形式与中国展开了长期的合作。

截至2008年底,自从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第一个公司以来,其在中国的总投资大约占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20%,直接提供3.3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30万个。

创建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

大众汽车自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提出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德国本土的质量标准生产每一辆轿车。当时为了实现桑塔纳的国产化,政府推荐了很多企业,包括在贵州等地的航天企业、军工企业,要它们给桑塔纳配套。但是经过实地考察,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按照大众汽车的标准来实现配套。

于是大众就开始动员德国的厂商到中国来,或者独资、或者合资、或者是转让、或者是技术投资。大众用这种方式引进了300多家企业。一直到现在为止,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企业还是这批企业。这给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1985年上海大众就正式成立,并开始批量生产桑塔纳,但是到了1987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仍仅为2.7%,一辆车上只有轮胎、车标、收录机、喇叭和天线是国产的。为了帮助中国轿车生产尽快达到国际水平,1988年7月,在刚到任的上海市长朱基的推动下,以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为契机,一个跨地区、跨部门、布点遍及全国20个省市、由上百家零部件生产厂商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一大批能够满足国际标准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迅速崛起。到1997年,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上海大众秉承德国大众的严格的零部件采购标准,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树立了国际化的标杆,在桑塔纳国产化率从2.7%~90%的提升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体系也随之成型、完善。

迄今为止,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零部件配套厂家共有13家,包括代表了大众汽车最新技术的大连发动机厂和变速箱厂。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零部件企业都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毫无疑问,大众汽车30年来对中国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通过引进零部件配套体系为中国的现代汽车工业奠定了基础。

进军本土化研发

在2008年的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上,由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自主研发的朗逸和新宝来标志着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本

土化研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大众汽车是最早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的国际汽车厂商。1997年,上海大众率先成立汽车研发中心与试车场。最初研发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即本土化改进),以适应中国市场,桑塔纳2000、3000,帕萨特领驭,都经由上海大众汽车研发中心二次开发,并被本土市场广泛接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众改版的帕萨特领驭同样被德国汽车消费者所接受――在德国的帕萨特上同样运用了镀铬条作为装饰。2006年, POLO劲情、POLO劲取,以及一汽-大众宝来GP(宝来经典)、宝来HS纷纷上市。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大众汽车在技术上对中国本土研发给予的支持。而上海大众与研发中心配套建设的试车场,则是中国第一家为轿车的开发试验而建造的专业试车场,它的建成成为中国轿车工业史上新的里程碑。除了为大众汽车在华企业的研发提供支持之外,上海大众试车场还为其他国际及本土汽车厂商的研发提供了试车场地。

大众汽车认为,本土研发的精髓是要坚持德国大众的基因。这个基因体现在设计中,就是要把大众汽车的Knowhow传输给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工程师。否则,即使大家都会设计车身,中国人和德国人设计出来的东西,最后在刚性和安全度上也会有很大差距。这里面既有技术积累和经验差别,更是一个Knowhow的问题,其实,在中国汽车业界,南北大众早己被公认为中国高端汽车专业人才的摇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表示,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些资格较老、专业素养很好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从南北大众出去的。而且,他们不仅活跃在整车行业里,在京、沪、穗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企业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为了在中国储备人才,真正帮助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大众汽车及其在华合资公司与国内多家高等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上海大众与同济大学的项目合作更是让双方的实力都得到了快速成长。据德国大众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的第一批赴德留学生、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党委书记陈翌回忆:双方携手开展的人才交流项目,从1986年启动至今的20多年中,共为大众汽车输送各类优秀人才超过500名。目前上海大众的中层业务骨干有近半数都是同济大学培养出来的。除人才交流之外,多年来上海大众技术中心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先后进行了多项科研合作,投入总计达数百万元。既有企业当前急需的项目,如技术调研、实验分析等,也有一些中长期的对行业技术发展有深远意义的项目,如柴油出租车示范工程等。目前,上海大众正与同济大学共同研制基于帕萨特领驭的燃料电池汽车,参加了国家的863项目中的燃料电池小客车项目。正是这些合作,让上海大众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获得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作为最早结缘中国的国际汽车厂商,大众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风雨同舟,携手走过了30个年头,它早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植入了这片土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汽车工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在这个问题上,大众汽车的答案是:帮助中国汽车产业培养出自已的研发人才,从根本上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大众汽车有信心本着“共赢”的原则,不懈进取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轿车市场在用户保有量、产能、年销量、品牌声誉、用户满意度、网络规模等方面的长期领跑者。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最具价值的产品,更为中国汽车工业培育顶尖的技术、管理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准的零部件供应商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相信,大众汽车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前进,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稳步发展。

思科:创新赢得未来

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美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今天,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成为了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思科的互联网技术正是这些网络的基础。1984年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创办了思科公司。1986年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路由器,让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可靠地互相联接,引发了一场通信革命。

过去20多年中,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使其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网络应用、生产力”的同义词,并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思科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商务站点,公司全球业务90%以上的交易是在网上完成的。1990年上市以来,思科公司的年收入已从6900万美元上升到2008财年的39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超过了65000名。在2008年美国《财富》500大中排名第71位,并第8次当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

思科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3000人,分别从事销售、客户支持和服务、研发、业务流程运营和IT服务外包、思科融资及制造等领域工作。思科在中国设立了12个业务分支机构,并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大型研发中心。2008年,思科在华研发投资总额达到1.55亿美元。未来三至五年内还计划在中国投入160亿美元。思科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的方式,并且让诸多领先企业与合作伙伴成为“全球网络经济”模式的受益者。

思科公司在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思科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于2007年提出的。该计划将主要包括研发、教育、采购、投资和培训等领域,具体体现在致力于推动创新,加大教育投入,深化在华战略;推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携手政府及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思科将成立思科中国战略委员会,旨在进一步推进与落实在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新网络平台价值

为了加强人们彼此间的联系,并将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协作中去,思科推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网络,为你实现!”(The Human Network Effect)新一轮品牌推广攻势,进一步阐释“新网络,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掘网络平台价值并将其呈现出来。思科认为,今天的网络已经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它不仅是承载人们相互沟通的平台,同时也成为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人本网络使协同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它激发着创新,促进业务增长并实现成本节约,从而带来了利润的增长。思科基于“人本网络”技术创新的理念将不断延伸至更广泛的行业领域,为各种Web2.0时代新型商业模式的演进创造可能,并不断将这些创新经验和带来的商业价值进行更广泛的分享。凭借在全球范围内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思科为中国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通过“行业专注+区域覆盖”的矩阵式管理架构,思科实践着对中国的长期投入和坚定承诺,积极推动中国的产业发展。

2006年5月,为了响应中国市场不断提升的网络服务需求,对本地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直接的支持,思科系统(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公司在业务上直接隶属于思科亚太区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部,专注于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生命周期服务,帮助用户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运营和优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网络技术。

2006年11月,思科系统(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提供了总额达6000万美元的融资服务,在满足客户网络技术需求的同时,采用创新、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其现金与资产。未来的3~5年内,思科系统(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增加投入约4亿美元资金,向思科在中国的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2008年,思科正式宣布在中国市场成立中部业务区域,其范围覆盖湖北、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通过加强对中部六省客户的支持力度,增进与当地企业的行业流,进而帮助当地企业快速成长。2008年10月,思科成立了杭州分公司,对本地客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并在浙江省新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同样在10月,思科全球服务中心大连中心成立。这不仅是思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思科在履行对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加大本地合作力度,推动行业发展

凭借创新网络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丰富经验,思科针对不同行业定制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中国的行业信息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金融银行业。随着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网点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需要对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才能提升收入、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总体成本。思科通过创新网点解决方案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对银行网点进行了改革,让金融系统客户能够有效实现预定目标,成为近期金融业整合解决方案领域的一大热点。

轨道交通。提升传统轨道交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重视。思科跨越通信层面提出的协作理念平台和列车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地铁通信系统和地铁乘客数据系统等解决方案,为轨道交通行业用户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协作方式。同时,思科与多家本地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列车运行实时控制和综合信息管理最优化、统一通信和无线通信、地铁乘客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国内轨道交通统一网络平台建设。

电信领域。思科推出的Navigator能有效降低复杂性,帮助提升电信公司的业务增长空间,使得渠道合作更易管理、更灵活。通过定制路由器管理业务,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协助电信运营商的平稳转型。

激发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

除了技术研发和业务推进,思科还致力于激发中国本土的创新文化。为此思科已经针对中国本土的50多家企业投入了7亿美元,并将在未来五年增加3.5亿美元的相应投入。同时,思科公司也十分重视帮助中国教育及培养网络人才。到目前为止,思科已在中国各地的70个城市拥有200多所网络技术学院,总共有十万多名学生得到了培训。从2007~2010年,思科还将在众多高等职业学院中新增300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参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培训的学生总数将新增10万人。如今,思科携手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机构、公司、政府和国际组织一起努力推广的,以教授全面和最新的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非盈利性的教育项目已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思科公司还投入2000万美元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21世纪卓越领导力管理学院,这是思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与教育机构共同打造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面向政府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中国培养出更多国际化的现代管理人才。

以中国为家的最佳企业公民

思科一直致力于用以人为本的新网络创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与共享,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还对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对中国贫困地区的教育进行支持,思科公司推出了网助计划。利用网络大力宣传社会公益事业,使网络成为一个传播爱心、捐助和交换物品的平台,为孩子们募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2008年,思科继网助计划后又推出了一个新的公益模式――网助学堂。旨在鼓励大众通过网络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上传视频,分享知识。这一项目通过互联网将教育与公益相结合,不仅把公益捐助从物质层面扩展到知识层面,还通过网络把爱心的力量扩大,开创了全新、有效的公益模式。

为了支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思科号召员工携手同心,积极参与到重建灾区家园的工作中去。思科公司及其全球员工、思科基金会向四川省地震中受灾民众累计捐款超过1700万元人民币。

思科在中国的良好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7年12月,思科获得21世纪报业集团评选的“年度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大奖,这是思科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2008年4月,思科系统(中国)公司第二次获得由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和《经济观察报》颁发的“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奖项。

可口可乐:成功“抢滩”中国市场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6年,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在全球拥有71000多名员工,其产品系列畅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400个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生产超过2600种产品,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每日销量超过15亿杯。同时,可口可乐拥有全球最畅销软饮料品牌前五名中的四个,包括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自1999年起,可口可乐连续9年居美国《商业周刊》全球100最具价值品牌榜榜首,并是前十名中的唯一饮料品牌。2008年度,可口可乐再次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8年度“全球最佳品牌”,并以66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独占鳌头。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可口可乐凭借对中国市场的灵敏触觉,在第一时间“抢滩”中国市场,与中粮(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在北京签订协议,自此,可口可乐自1949年撤离中国30年后终于可以重返中国内地市场。30年来,可口可乐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为中国创造了300亿的经济产值。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支持了40多万个就业机会,每年为中央和地方税收部门直接或间接带来利税16亿元。2008年,可口可乐投入了8千万美元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和中国总部大楼,这个“全球创新技术中心”将成为全世界6大研发中心之一,促进中国及其他地区市场的创新和产品开发。由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卓越表现,可口可乐在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的“2005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中位居首位;连续三届被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最受赞赏的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12月,可口可乐在《南方周末》主办的“世界500大在华投资最佳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同时荣获“最关爱员工榜子榜”第3名,“最佳公众形象子榜”第4名;2006年1月,可口可乐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等联合授予“跨国公司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

纵深本土战略

可口可乐投资中国后,注重以全球化的眼光和本土化操作来提高其业绩。可口可乐不是简单地把在美国或是其他地区的商业模式搬到中国,而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不断摸索和创新,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使之真正地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加强与装瓶公司的合作。可口可乐非常重视与装瓶伙伴的合作,这是其推进可口可乐业务在中国快速健康的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30年来可口可乐与其重要装瓶伙伴――中粮集团、太古集团紧密合作,在中国共同投资了15亿多美元,建立了35家装瓶公司和近1000家营业所。从产品生产、市场推广以及售后服务,可口可乐中国区总部一直与这些装瓶公司有着非常紧密的沟通和合作,以便及时有效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反馈。同时,这些企业都是立足当地的本土化企业,是可口可乐开发中国市场的主力军。

同时,作为本地化的积极推行者,目前可口可乐所有中国系统装瓶厂使用的浓缩液均在中国制造,98%的原材料在中国当地采购,99%的员工为中国本地员工。在坚持脚踏实地发展的同时,还继续充分利用了在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经验,配合可口可乐的全球资源,以更快和更有效的方式拓展各项业务,扩大产品系列,为中国日趋成熟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饮料。

创新的整合营销平台。面对中国饮料行业的激烈竞争,可口可乐系统有着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消费者调研活动。通过对消费者需求、购买意愿、行为方式等进行深入了解,开发一些独特的产品和市场活动,增加品牌的知晓度、喜爱度以及销量。目前在中国,可口可乐为消费者提供汽水,茶,果汁和纯净水等近20种品牌和50多种包装的产品。在全球,公司为所有消费者提供超过450种品牌和2000多种包装的产品。

同时,出色的整合市场营销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取得品牌成功的主要原因。可口可乐公司一贯重视广告宣传,其进入中国市场后也不例外,每年都投入几千万元进行宣传。近10年来,可口可乐一改广告宣传和品牌定位都是由亚特兰大总部统一控制和规划的作风,放弃多年一贯的美国身份,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并邀请中国演员来拍摄可口可乐在中国区的广告。这使得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一改往常的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把广告的受众集中到年轻的朋友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的青年形象为主体。“活力永远是可口可乐”成为其最新的广告语。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可口可乐利用消费者的激情点,例如体育,音乐,科技,旅游,生活时尚等,不断强化与年轻人之间的沟通。

可口可乐不仅通过许多独特的市场资源优势,例如奥运会,世界杯,NBA等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利用娱乐和体育明星资源,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可口可乐公司经过30年锐意创新的品牌经营和卓有成效的市场推广,采用各种广告资源的宣传,将可口可乐品牌渗透进目标顾客群,令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可口可乐品牌所传递的积极乐观,快乐生活,敢于挑战,追求理想的鲜明个性。

同时,可口可乐作为一个全方位的饮料公司,在保持并继续扩大在如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带气饮料市场的领先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发不带气饮料市场的巨大潜力。2005年上市的美汁源果粒橙目前已经在同类产品销量中跃居榜首,2008年新推出的原叶茶也超额完成了销售目标,而零度可口可乐更是针对消费者对无糖饮料的需求,今年一经推出,市场反应良好。可口可乐将延续保持在不带气饮料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幅提高在该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主要地位,在中国即饮饮料市场的总占有率约为ll%。

品质保证。饮料品质安全是可口可乐的业务之本。可口可乐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作为一家百年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始终相信靠质量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事实上,可口可乐在中国不仅每一个装瓶厂都建立了质量、环保和安全管理系统,而且确立了以“原料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检测管理体系、售后服务管理体系”为主的全面而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以对原材料的采购和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抽样产品的检测进行全面、实时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可口可乐从原材料采购就开始严格地把控和筛选。可口可乐采购的所有原材料和包装均来自经可口可乐系统严格认可的“指定合格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能力和各方面都必须满足可口可乐的高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可口可乐还定期派专人对这些“指定合格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质量监控。它的整个生产管理,须经过数十道细致工序关口,还有生产安全管理及环境管理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此复杂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实际上给可口可乐所有产品的质量管理提出了高要求,也是可口可乐荣誉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

实践社会责任

支持教育,关爱社会。可口可乐是第一批支持希望工程的跨国企业之一,也是希望工程最坚定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可口可乐坚信,支持教育等于支持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可口可乐不仅先后捐建了59所希望小学、100座希望书库和30个希望网校,覆盖了27个省市自治区的6万名学生和1200名教师。2007年,3700多名小学生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捐建的希望工程小学毕业,还设立了“可口可乐第一代农村大学生奖学金”,为来自全国55所重点大学的678名学生提供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

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水是饮料中最重要的原料,对饮料的生产过程极其重要,并对公司的供应链有广泛影响。2007年6月,可口可乐宣布,以安全的方式向社区及自然界逐步等量返还在饮料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因此,公司必须减少生产饮料所用的水,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确保将水安全地返还到环境中,通过各地的相关项目补充社区及自然界的水资源。因此,可口可乐的水资源保护战略建立在四大支柱上,工厂绩效、水流域保护、社区水资源保护项目、全球意识和行动。

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的所有装瓶生产厂和浓缩液生产厂都拥有自建的废水处理系统来避免环境污染,且废水排放均符合标准。其中,12家生产厂已经安装了在线监测仪持续监控排放情况,所有的工厂都已经实施了水的回收和再利用工程。

同时,可口可乐与WWF合作投入两千万美元,在全球7大流域做出保护水质计划,在中国选择了长江。保护长江流域,其内容包括调查岷江和嘉陵江的环境现状;发放“长江流域河流健康计分卡”,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制定了《长江2009年保护和开发报告》,提供与长江环境健康相关的信息和建议;赞助WWF的“湿地大使行动”项目,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等。

2007年,可口可乐公司成为首批加入“CE0水之使命(CE0 WATERMANDATE)”倡议的企业之一。该项目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与瑞典政府联合发起,通过签署这个倡议,可口可乐承诺在六个领域作出改善:直接经营、供应链和水流域保护、集体行动、公共政策、社区参与和透明度。同年,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合作启动了“可口可乐中药研究中心”。希望由该中心支持的研究能够促进人们认识预防医疗理念,全面了解中药的益处,同时加强饮料创新,促进消费者健康。

未来,可口可乐将继续优化发展其全方位的饮料公司业务,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做出前瞻性发展计划,继续扩大投资、优化运营、加强营销、吸引人才等,使其中国业务不断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中国传统智囊的 智力转化术 下一篇:世界传奇帝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