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打造有效学习课堂

时间:2022-07-17 09:22:45

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打造有效学习课堂

数学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新知识是对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旧知识则是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听、说、读、写能力往往被认为是与语文、英语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似乎与注重逻辑思维和习题训练的数学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数学学习也离不开听、说、读、写。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数学中的听、说、读、写。

一、 数学中的“听”

听是吸收,是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较长时间和多条途径培养而成的。

说的训练,能使学生有条理地思维,比较完整、严密的叙述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在说的过程中,首先对“说”之前的思维过程进行检测,其次对叙述内容逐步进行逻辑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达到叙述的最优化。

二、数学中的“说”

第一、要由浅入深,教中引导。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一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中年级的“归一应用题”“行程问题”;高年级的分数应用题中的“求分率问题”“求总量问题”“求多的分率”“少的分率”等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善于把这些同类问题进行归类,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定式。如:单量=总量×单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分率=单量÷总量等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解题中按规律进行解答。

第二、要在练中归纳。所谓练,往往是对同类问题进行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如下面两题:1.甲数是10,乙数是1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2.甲数是10,乙数比甲数多5,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不管条件如何变,都是求分率的。根据课本知识学生可以知道,要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用除法,那么第一题列式为10÷15,第二题根据条件列式为10÷(10+5)。这两道题如果把所求的问题看作求分率,那么求“分率”就用“比较数”除以“标准数”。有了这个规律类似这样为题就容易解决了。

第三、要做到说中巩固。说题,就要有题,有了题要安排说题课,这种课可以在练习课中进行。教师先把准备好的题目通过直观手段逐步展示给学生,开始进行“说题”,要注意抓典型,让好同学带头说,引导广大同学掌握说题的思路,按照思路,分组说题,在集中练习,这样不但可以发挥优秀生的示范作用,还有利于带动全体,形成人人敢说、想说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 要循序渐进,照顾全体。说题要注意单一性,一堂课常常要有两三种类型的试题交叉进行,可以防止学生的乏味,影响积极性的发挥,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增加试题的难度。

三、数学中的“读”

读,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弄不懂题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题的思路等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表现。调查表明,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的重要障碍之一。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创造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如在新课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或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质疑,以读促思;在学完新知以后,多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例题,读读例题,重点读例题的格式、解题思路,有时候还要让学生读读书中好的习题,加强记忆。如教学“8加几”,8+6=14,我让生读一读8+6=14你是怎样想的?因为8+2得10,所以6分成2和4,10加4得14。除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发现课外书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

读题即审题,它是做题的第一关。审题的关键是你首先读懂题目,数学题中大致分题目的情景,所给的条件,需要说明的问题这三部分,对于每个部分要仔细读,有的条件还要反复读,才能把握实质。特别是做大题时,题目的设置往往层层递进的,第一个问题错了,后面就全部白费功夫,所以做好“读”的工作非常关键。在教学时,我一般要求学生读三遍题目:第一遍读,把不理解的词语及重要的数据圈出来;第二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题意;第三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如谁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在学生读懂题目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小红今年13岁,比小明大2岁,小明今年多少岁?”时,让学生反复地读:到底谁的岁数大,谁的岁数小。学生只有在读题中认真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四、数学中的“写”

写,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它是对“听”、“读”的检验,对“说”的深化。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听一遍,就忘了,说一遍,就懂了,做一遍,就会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意抓好学生“写”的训练:首先要抓好学生平时作业,包括作业的书写是否端正、格式是否规范,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具体、完整。其次还可以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详可略。所记内容既可以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当天学习内容的总结归纳;既可以是一道习题的分析思路、解题过程,也可以是学习中的迷惑与不解。形式多样、内容灵活,只要和学数学、用数学有关的都可以记。

听说读写是知识学习的基础,是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积极性,扎实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打造有效学习课堂。

上一篇: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