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音乐视听的梦工厂

时间:2022-07-17 07:46:08

打造全球音乐视听的梦工厂

英国最著名的指挥家,现任德国柏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西蒙・拉特爵士(Sir Simon Rattle)近日率团重访中国时表示,他非常重视音乐的不同表达方式,“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和柏林爱乐都觉得中国是音乐世界的未来。”拉特及其所代表的西方主流音乐界已经认识到了中国将会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巨大意义。也许拉特并未知晓的是,中国正在酝酿一个新的文化产业――音乐可视化产业,这将创新科学技术与艺术表达的结合方式,创新传统的音乐欣赏方式,创新以往的文化产业运营方式。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实践将落地在引领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的活力城市――鄂尔多斯,这座名字如音符般美妙、经济迅猛发展、财富高速增长的西部大城市,将诞生全球音乐视听的“梦工厂”,我们形象地称之为“音乐之都”,可以说,鄂尔多斯的“音乐之都”将会成为中国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开篇巨制。“听音乐到维也纳,看音乐到鄂尔多斯”她将成为东方的维也纳,全球音乐视听的奥斯卡。

一、创新的音乐可视化产业建设理念

音乐可视化,是指一种以视觉为核心,以音乐为载体,以大众为诉求对象,借助多种新媒体技术等传播媒介,通过画面、影像来诠释音乐内容的、视听结合的大众化传播方式。“音乐之都”这个形象化的称谓则是将鄂尔多斯市与音乐可视化产业联姻的最佳命名。这个名字的缘起是即将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的音乐视听文化科技产业园,其中包含了“音乐视听体验中心”、“音乐主题酒店”、“音乐视听广场”、“音乐视听生产研发基地”等四大功能分区。将音乐可视化是把围绕在音乐周边的多种媒体传播方式通过科技整合而集中地艺术化呈现,而“音乐之都”建设是将其作为产业运营并付诸实践,这是世界的首创。

因此,“音乐之都”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全新诠释了音乐及欣赏音乐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从音乐的概念深处重新恢复了音乐的视觉元素,契合了音乐从发生之初便以一种视听结合的形态存在的艺术起源观,正所谓“诗乐舞合一”,视觉元素从源头上是契合音乐精神的。尽管随着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的发展,音乐逐步独立而形成一种偏重于听觉的艺术形式,但其视觉化潜质并未消失,只是有待配合新技术、新思维而发掘开来。这正是“音乐之都”建设工作的核心之处。音乐的可视化命题并非首创,古有“听声类形”之说,今有“音乐电视(Music Video)”的创作,就MV来说,是一种较成熟的音乐可视化产品,这门亚艺术种类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再如迪斯尼的《幻想曲》系列将西方古典音乐与动画结合,把音乐表达推向多元,从而赢得了电影史和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见,音乐可视化的实践早已有之,但“音乐之都”蕴含的音乐可视化并非简单的照搬古已有之的方法,而是用计算机信息化搭建可视化平台,借助影像与新媒体的诸多视觉表现方式来丰富音乐作品的视觉元素。

音乐可视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营造一种未来欣赏音乐的新方式。在“音乐之都”项目规划中,“音乐视听体验中心”是音乐之都建设的核心,也是音乐可视化的主要载体,在体验中心的展示内容设计原则是主题性与可更换性。“主题性”将音乐艺术按照主题划分,以视觉符号艺术化地转换音乐信息,例如“天籁・精灵”这一主题将是音乐体验中心首先要表现的音乐主题之一,该主题的呈现主要用合成影像的可视化元素来配合表现大自然的声音,展示自然生灵绚丽姿彩的生命气息,感受生命的坚韧与伟大。自然之声作为主题首选是因为该主题存有“回归”的意味,繁忙劳碌的世人需要从内心回归恬静的大自然,该主题能够从全方位的视听享受中提供回归之路以实现艺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另外,中国传统艺术讲究“道法自然”,对自然之天籁的科技诠释能够最大程度上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声音判断,“天籁”之声极易显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受众的体验感也随之增强。在此主题下,将增设诸如“森林密语”、“滴水之旅”、“草原放歌”以及“微观王国”等母题。“可更换性”不仅表现在每一主题下的母题变换,更重要的是这个原则探讨了以系列性作品定时更换展陈以保证音乐可视化内容建设的历久弥新。

除去上文提到的“天籁・精灵”之外,音乐体验中心内容建设在“可更换性”原则下将主题增设十四类,重点包括“尘世・欢歌”、“巨星・绝唱”、“音乐・长河”、“环球之旅・音乐风情”、“机・密”、“民族风・情四海”、”交响・音画”、“辉煌・经典”、“幻象・魔术”、“不朽・映像”、“生命・舞蹈”、“魅影・大观”、“机器・人”和“训练・赢”等。 “音乐主题酒店”与“音乐天街”以及“音乐体验中心”是观赏者能够直观领略音乐可视化作品的主要途径。“音乐主题酒店”核心理念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音乐融入生活,剔除在市场上充斥已久的音乐噱头,力图实现精工打造的音响与美轮美奂的影像无处不在。如果说这是一种较为私密化的音乐欣赏方式的话,那么“音乐天街”的设计原则则是将音乐可视化作品的公共属性发挥到极致,室外天穹大幕浩瀚深远,奇观长卷气势磅礴,适时变幻的音乐和画面,能实现欣赏者随音乐旋律与节奏的移步换景。这些可以说都是音乐可视化内容建设的题中要义。

二、强大的音乐可视化产业技术后盾

从艺术史回溯可知,每一次艺术创作的飞跃无不与科技发展及其艺术化应用相关。音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表达方式,而将既定的音乐信息用符号化平台转译为视觉信息,从而调动接受者视听觉感官来实现美感的传达,是为音乐可视化的技术原理。无论是创新的造像技术还是刷新观感经验的展示方式,科技的成果都参与其中。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是未来艺术乃至文化创新、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一切信息可视化”将是必然趋势,在这背后,蕴藏着视觉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视觉工业是以生产视觉产品、提供视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形态。它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基本手段,以人造数字化影像为主要载体,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为流程体系,以“一切信息可视化”为发展目标,是一种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视觉工业,是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音乐可视化产业正是视觉工业与音乐产业结合的产物。它将视觉工业的技术支撑与工程化生产应用于音乐MV作品的创作和生产,无论是造像的技术,还是放映技术,目的都是为受众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官体验。创造逼真的虚拟音乐形象将是造像技术的主要用武之地,例如“语音跟踪口型生成系统”将应用于项目中,该技术能根据一段语音,自动生成虚拟角色的匹配口型数据,并且根据不同的角色、语义环境而自动调整面部表情,从技术角度来讲,它涉及到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仿真等多个学科,目前这种技术在美国一些大型三维动画公司已经实现并普遍应用,“音乐之都”项目团队对此项技术的基础研究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正在开展应用系统研发,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例如“智能网格渲染集群”,该技术是一种采用离线批处理方法进行渲染计算机生成图像的计算机阵列,主要用于电影或电视特效的生成。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特性决定其非常适于并行处理,每一帧图像都可以独立的进行渲染,通过处理器间的主通讯链路,并在渲染完成之后获得渲染后的序列图像,整个智能网格渲染集群系统可能包含数十甚至上百的单元,每个单元可以独立进行渲染运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如“三维动画的角色动作生成系统”是在现有三维动画软件基础上,自主研究开发的新工具软件,用数学方法,通过对角色关键动作点的分解、关联、约束与合成,自动生成需要的角色动作,由于参数的选择与设置是无限的,参数变化是连续的,在理论上有无限的适用性,能够产生出差别和变化幅度从细微到巨大的无限的动作类型。该系统包含“角色生成系统”、“角色动作生成系统”和“角色动力学生成系统”等子系统,因此动画师在使用这种工具时,将用设置与调整相关参数的简单方式,无限产生各类不同姿态与过程的角色动作,动画师的劳动将彻底改变,成为更高效、更简单、更集中于艺术本身的创造性劳动。这些强大的技术支撑是音乐可视化产业发展的真正基础。

“音乐之都”的建设本身就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理想产物。对科技的倚重,是贯穿“音乐之都”建设的一条中轴线。因此,“音乐之都”实现音乐可视化的途径是搭建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平台,借助新媒体的诸多视觉表现方式来挖掘音乐作品的视觉元素。其中必然涉及到诸多尖端视觉技术的应用,音乐的可视化呈现,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通过球幕、环幕、立体等特种影像观赏环境,创造奇观影像的放映平台来放映音乐视觉作品;第二类是通过立体视屏、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创造新型主题化平台来展示音乐视觉作品;第三类是通过体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创造新型互动型平台来体验音乐视觉作品的独特魅力。

三、崛起的文化产业新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别提到“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将成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音乐可视化产业可谓生逢其时,无论在学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应用层面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是扩展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一颗新星。

音乐可视化的思维贯穿“音乐之都”建设的始终,在文化产业层面上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对文化产业内容向纵深的全面推进。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具备了多种创新产品样式,例如音乐奇观影像展示、音乐主题动画呈现;虚拟音乐意象生成、音乐光色表演、音乐魔幻表演;音乐互动游戏和音乐互动教学环境等,这些分别构成了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功能性应用、表演性应用、欣赏性应用以及互动性应用等多维层面。

其次,以“音乐之都”为代表的音乐可视化产业形态是对文化产业结构的创新性完善。以“音乐之都”为典型的音乐可视化产业内容的生产将具备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产业结构,从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层面看,可视化的音乐内容可以实现主流文化传播与表达,有利于多种文化类型和谐共处、有序发展;从产业市场角度看,传统媒介诸如影视艺术都可以从“音乐之都”所代表的音乐可视化产业中发掘节目来源;从产业前沿角度看,新媒体渠道的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音乐可视化作品的欣赏方式,更可以催生极大的商业价值;从产品形态来看,主题奇观影像可以概括音乐可视化的作品特征,这类产品目前在相关市场上并未出现或者说并未成气候,因此产品的独特性毋庸置疑;从功能角度看,有助于相关衍生服务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开发,例如形象授权、版权交易及衍生产品等等。

最后,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建设为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创新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启发。“音乐之都”项目本身将生成的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它将是音乐可视化思路的成功实践,同时将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产生巨大的推动,因为“音乐之都”的建设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所秉承的音乐可视化的思维方式是 “专业”与“艺术”的融合,被纳入“技术+工程”的成熟体系中,在技术工程体系的范围内,“音乐之都”将商业元素(例如故事)、艺术素养(例如设计感)和专业水准(如角色塑造)等整合在内,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可控的生产流程,它们分别是“主题规划”、“专业创作与设计”、“影像语言运用”“制作过程”、“技术环节”、“后期”以及“视听声画表达”等。这套视觉工业制造流程不仅有助于产品技术与艺术水准的实现,更关键的是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能有效实现高效生产和成本控制,从而带来商业价值的实现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面向未来的音乐可视化产业

音乐可视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音乐之都”建设的精髓,用眼睛“聆听”音乐之美将是未来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音乐可视化产业将倡导一种新式文化生活形态,“听音乐到维也纳,看音乐到鄂尔多斯”这句口号在不久的将来即成为现实;“音乐之都”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是音乐可视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先锋,再次强调音乐可视化产业的建设是以视觉为核心,以音乐为载体,以大众为诉求对象,不仅可以传达国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助于扩大音乐可视化的体量,拓宽产业化发展的维度,更有助于用流动的画面意象来“唱”出自然而淡定、和谐又多元的声音,营造一种充满美感、质感与艺术感的大众生活。

上一篇:第三只眼睛看动画电视媒体 下一篇:娇娇女婚后难“断奶”,“一碗汤距离”引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