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婚后难“断奶”,“一碗汤距离”引发家庭大地震

时间:2022-10-27 02:32:23

娇娇女婚后难“断奶”,“一碗汤距离”引发家庭大地震

随着我国的独生子女步入婚龄,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一碗汤距离”的居住模式也在城市悄然兴起。两代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端过去还能趁热喝的距离,可以避免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磕磕碰碰,又可以避免独生子女婚后父母家里空巢,对上下两代人都有利。然而,在湖北省武汉市,有一个家庭却因“一碗汤距离”,引发家庭大地震,最后导致女方母亲跳楼自杀的悲剧……

26岁的李红丽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的一员。她出生时,父亲李俊义还是了一名现役军人,在外地服役,抚养孩子的重任全由母亲施慧兰承担。施慧兰见女儿缺少父爱,就对她特别溺爱,使她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般生活,直到大学毕业,她都从没做过家务活。她的男友赵亮也是家中的独苗,从小就被父母当“小皇帝”一样照顾,从不做家务,虽然赵亮家在湖北孝感农村,但父母在镇上开了个规模比较大的建材商店,收入颇丰。

2003年7月,他们大学一毕业,双方父母就各出资25万元,为他们在武汉市的主城区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2004年5月。双方父母又出资为他们举行了奢华的婚礼。

“小皇帝”娶了“公主”,不难想见,李红丽出嫁后有事没事总爱往娘家跑,蹭饭吃,有时把两人的衣裳也带回来让施慧兰洗,俨然没有断奶的婴儿离不开母亲的怀抱。五一长假期间,李红丽干脆吃住都在娘家。赵亮心中有气,当着岳母的面质问妻子:“我与你结婚已两个月了,你一次都没有在家做饭给我吃,总是回娘家混饭吃,弄得我一个大男人像条哈巴狗似地跟在你后面,这成何体统?”

赵亮的一顿数落激怒了李红丽,她眼泪汪汪地说:“我打小就这样,父母都没管我,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你自己为什么不做,你有工作我也有工作,凭什么非要我做饭给你吃?”李红丽一边说,一边把丈夫往外推。

赵亮被妻子推出门后,就赌气回了家。

李红丽在娘家一连呆了十天,赵亮都不来接她,她心中很落寞。这时,她又发现自己怀孕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常常在母亲面前泪水涟涟。施慧兰心疼女儿,就主动给赵亮打电话,让他把李红丽接回家。赵亮这才来接妻子。

因为单位裁员,施慧兰此时已提前内退,每日在家很清闲。老伴李俊义转业到地方工作,虽然还没退休,但在单位实际已退居二线,每日也闲着没事。施慧兰与老伴商量后,决定把女儿、女婿的家务活承担起来,以利于女儿养胎。只是他们住在武昌,女儿、女婿住在汉阳,中间隔着长江,从自己家到女儿家坐公交车得需一个多小时。施慧兰就每天早早起床,挤车去为女儿、女婿做家务,在那一呆一整天,知道晚上服侍女儿、女婿吃完饭后,才赶车回到自己家里,异常辛苦。

2004年12月16日,施慧兰在家中翻阅报刊时,看见“―碗汤距离”的买楼概念。意思是讲如今有许多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后,怕父母成空巢老人,孤独寂寞,在买房时就与父母买在同一个小区或附近,以照应父母,端一碗汤送过去,父母还可以趁热喝下,因此叫“一碗汤距离”……

施慧兰读了这则报道后,心中一动。自己不正面临着这种苦恼吗?若把家搬到女儿家附近,不就方便照顾他们了吗?以后不也方便女儿、女婿照顾自己和老伴了吗?相互送一碗汤还可以趁热喝,多好啊!

她连忙把这个想法告诉李俊义,想把武昌的房子卖掉,在女儿家附近再买一套房子。李俊义见她整日呆在家中唉声叹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担心长此下去她会憋出什么毛病,就同意了。施慧兰又赶紧把这个想法告诉女儿,小两口也感觉这个居住模式不错,正适合他们这样的独生子女家庭,既可以避免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磕磕碰碰,还可以得到父母的照应,何乐而不为呢?

2005年春节期间,施慧兰终于如愿以偿地处理了武昌的房子,在距离女儿家不到二百米远的一个新开发的小区购买了一套二室二厅的住房,精心装修后,搬进了新家,开始与女儿保持“一碗汤距离”。

李红丽的肚子越来越大,施慧兰往女儿家就跑得更勤了,几乎包揽了他们的一切家务活。可是,走得太频繁了,她与女儿、女婿之间也不免会发生矛盾。因为施慧兰一向是个循规蹈矩、处处节俭的人,而女婿划崇尚自由、花钱大手大脚,每个周末都要与同事们一起参加各种聚会,经常彻夜不归。施慧兰因此责怪女儿,说她管家不严,像丈夫这样花钱没个节制,即使金山银山都花得完。

正巧这时赵亮回来了,一听岳母要妻子管严他,便感觉不舒服,但碍于情面没有当场争执。晚上,小两口躺在床上,赵亮对李红丽说:“你母亲也太爱管闲事了,再这样下去,会把我逼疯的,不如请个保姆来家里照顾你。”

李红丽也感觉有母亲在这里的日子很烦心,虽然家务活有人做了,但她成天不是唠叨这就是唠叨那,事事都要“当家作主”,俨然一个管家婆,搞得她和丈夫之间不和谐。为缓和夫妻矛盾,一天,李红丽趁母亲高兴时,说:“妈,您整天呆在我们家,爸一个人在家会寂寞的,你还是回家陪爸爸吧,我们就请个保姆做家务算了。”

施慧兰没听出女儿的弦外之音,就说:“如今的保姆不仅工资很高,而且难以伺候,外人哪有自己的亲妈好,万一照顾不周,让你与肚里的孩子营养跟不上,岂不更得不偿失?”

李红丽见母亲如此说,也感觉有理。她想,自家人总比保姆照顾得周到,而且一时半会儿,她也难以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保姆,只好将就着,等肚里的孩子出生了再说。

2005年3月,李红丽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剖宫产下一个4公斤重的男婴。这可喜坏了两家的父母。赵亮的父母听说儿媳生下了这么一个大胖小子,欣喜若狂。因为赵家三代单传,如今儿媳很争气,为他们家添了一个男丁,他们强烈要求李红丽回婆家“坐月子”,并准备花高价请有护理经验的“月嫂”照顾李红丽,所有费用由他们承担。

施慧兰竭力阻止女儿说:“你从小就在省城长大,什么时候到乡下住过?再说乡下的条件、各种配套设施,哪能跟城里比?难道你妈还没有抚养小孩的经验?出院后,你就听妈的话,哪儿也不去,安心在家‘坐月子’,由妈来照顾你,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见母亲说得合情合理,李红丽只得同意母亲的建议。但是,公公婆婆来医院后,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翻脸了,质问亲家母:“难道我们照顾不好你女儿?儿媳妇在婆家‘坐月子’天经地义,不然,乡亲们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我们是乡下人,就连照顾孙子的权利都没有?”

李红丽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种地步。她不能直接伤害哪家父母的心,就让赵亮写两个字条,采取抓阄的方式定夺。

三次抓阉,李红丽有两次抓到由娘家人照顾,赵亮的父母只得很不情愿地退出,回乡下去了。

送走了婆家人,李红丽终于可以安心休养了。施慧兰与老伴就每天起早贪黑,尽心尽力照顾着女儿与小外孙。每天早上一起床,她就赶到菜市场上把新鲜的鸡鸭鱼肉买回来,然后吩咐老伴将汤熬好端给女儿喝。李红丽属剖宫产,身体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恢复,一时半会儿还不能起床给小孩喂奶、换尿布,施慧兰就把小外孙睡的摇篮推到自己房间,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候在他身边。小家伙平均每隔两小时就要哭闹一次,施慧兰就每晚都不能睡个安稳觉。只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她就赶紧起床,给他换尿布、喂牛奶,然后哄他入睡。这种日子还没有熬到一个月,施慧兰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起早床就感觉头晕脑胀、腰酸背痛,累得连脚都抬不起来了。

一天早上,她出门买早点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幸好路过的人中有认识她的,赶紧把她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她这才捡回一条命。原来,她因过于劳累,加上年事已高,患上了高血压,差点中风。她只好听从医生的嘱托,开始长期吃降压药。

见母亲为了照顾自己和孩子已累坏了身体,李红丽就坚决要求给家里请个保姆,让母亲回家歇一歇,但施慧兰还是不同意。赵亮见岳母如此固执,只好打电话给远在乡下的父母,让他们放下手里的生意来家里帮忙照顾一下。老两口商量后,很快就高兴地答应了。亲家母王东芝来了以后,施慧兰才念念不舍地与老伴回到自己的家,可回家休养还不到一个星期,她又惦念着赶到女儿的家,要求留下来帮忙,与亲家母一起照顾女儿与小外孙。

两家父母在一起难免会有磨擦。施慧兰发现亲家母喂奶时不消毒奶瓶,冲奶粉也不按比例,就提醒王东芝:“每次喂洋洋前,奶瓶要煮水消毒,不然洋洋喝了会拉肚子的,冲牛奶也要按比例,太稠了会让洋洋喝了觉得口干,太稀了会让洋洋填不饱肚子,影响睡眠。”

王东芝听了,以为亲家母故意挑剔,便说:“牛奶瓶一天要用好多次,怎么会脏呢,孩子饿了自然会哭闹,我喂他就行了,什么稀呀稠的,我儿子小时候就是这样喂大的,他现在不仅身体强壮,还是公司的副总呢?”

见亲家母听不进劝阻,施慧兰也无法,只得由着她。后来有一天,洋洋感冒了,有点咳嗽,施慧兰见王东芝不按剂量冲药,这使她感到后怕,再不能听之任之了,就向女儿打“小报告”,让女儿制止婆婆的莽撞行为。

李红丽连忙提醒婆婆喂养婴儿要讲科学。王东芝猜到是亲家母打了“小报告”,就气冲冲地说:“医生开药都很谨慎,一般都按小剂量开,自己适当加点量,应该没问题。你相信你妈,为什么不相信我呢?洋洋是我的孙子,我会害他吗?”

施慧兰在一旁听了王东芝的牢骚,感觉王东芝在拿话教训她,就毫不客气地说:“真拿乡下人没办法,既不懂科学,又不懂规矩,说话还如此刻薄,女儿算是嫁错人家了!”

这天赵亮恰巧在家休假,她们三人的话都让他听见了。平时施慧兰背着他指责他父母乡下人长乡下人短,他都没与岳母计较,现在,他见岳母竟然拿这种尖酸刻薄的话来欺负母亲,不禁勃然大怒,当即把李红丽叫进书房说:“红丽,我早就受够了,我妈一生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你妈却如此来羞辱她。我是乡下人,但也有尊严,请你让你妈回去,再也不要管我家的事了。”

李红丽也觉得母亲的话有些过分。她知道母亲与婆婆因城乡差别,使她们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是很难调和的,就委曲求全地劝母亲先回到自己家中。

日子就在这种磕磕碰碰中过了一年多,2007年9月8日是星期六,施慧兰早早就熬好汤送到女儿家,然后把洋洋接出来,带他去东湖公园逛一逛,施慧兰带着洋洋来到听涛区,让他在草地上与几个小孩子玩耍,自己则坐在石凳上与一个老太婆聊天。

不久,施慧兰发现洋洋不见了,她找了一会找不着,不由吓得浑身直哆嗦,赶紧给女儿、女婿打电话,说洋洋在东湖公园玩丢了。

李红丽与赵亮接到电话后,赶紧与王东芝赶到东湖公园。可是,他们把东湖公园来回找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到洋洋的身影。王东芝急得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命咋这样苦呀,我们家好不容易添了个孙,现在却走丢了,洋洋,你到底在哪儿啊,如果你不回来,奶奶也不想活了……”

李红丽见婆婆坐在地上哭得如此伤心,不由责怪母亲说:“妈,你也真是,带这么小的孩子来公园玩,人多手杂,现在上哪里找去?我早就跟你说过,叫你不要管我家的事,你偏偏不听,这下可好,你把洋洋弄丢了,你就开心了?”

女婿也在一旁埋怨道:“一大把年纪了,身上还有病,也不掂量掂量自己,连照顾自己都勉为其难,还带洋洋逛公园,如果找不到洋洋,这日子我也不想过了……”

施慧兰听了,更加伤心。自己如此疼爱女儿和小外孙,却遭到他们全家人的奚落,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啜泣起来:万一洋洋走丢了,她就真成了罪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呀……

下午两点,李红丽和赵亮见还没有找到洋洋,就向东湖公园的值班民警报了警,让干警帮忙寻找,然后让两位老人一同回家,他们则留在公园等候消息。两位老人在回家的路上形同陌路,下车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小区时,彼此都没搭理一声。

施慧兰拖着沉重的步子颓废地朝自家走去,走到家门前时,女儿和女婿尖酸刻薄的话又在她耳边响起,还有亲家母冷漠的表情,使她感得洋洋即使找回来了,他们恐怕再也不会让她带洋洋了,她作为外婆还有什么意思呢……

想着想着,施慧兰感到万念俱灰,像个木偶一样朝楼顶走去,一直上到七层高的楼顶,然后带着满腹的忧虑纵身跳了下去……

而此时,李红丽与赵亮已得到洋洋的消息。原来洋洋在与几个小孩子玩耍时,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稍大一些,是法国人,他们玩着玩着,竟然把洋洋抱上爸爸开来的私家车上。这位洋爸爸不知道车厢里已多了个小孩,结果开车把洋洋带到了他们位于沌口的法国村家中。当三个小孩下车时,洋爸爸才发现车上多了一个小孩,他赶紧开车把洋洋送回听涛景区,交给民警。

李红丽与赵亮连忙去接洋洋,夫妻俩喜极而泣,抱着洋洋亲个不停。可是,他们还未从喜悦中回过头来,就接到了母亲跳楼身亡的噩耗……

编后:“一碗汤距离”居住模式的存在肯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两代人之间如何利用好这一居住模式,值得我们思考。这个悲剧无疑给步入婚龄的独生子女们敲响了警钟。

上一篇:打造全球音乐视听的梦工厂 下一篇:我怎样选择漫画创意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