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认知的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17 05:35:23

基于情境认知的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情境”,即Context,原意为上下文、文章脉络之意,即教学应让知识成为可循之脉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具体的场所、环境和氛围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本文探讨情境认知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情境认知 教学模式 初探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19-01

情境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情境认知理论的有效应用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语言才得以正确地应用和表达。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所说的:“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话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语言所表达的词、句、篇来源于情境,又不能脱离情境。本文分析情境认知理论的性质,并将其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性质

学习是个性化的、内部智力转化的过程。知识是鲜活的实践,情境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从个体转到了社会文化场景,及人们在该场景中的活动上。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鲜活实践而逐渐增长的。这些实践是“有意义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彼此间存在意义关系”。情境认知理论鼓励学生动手去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思维技能进行思考。同时,情境学习也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方法,将独特的情境概念化。

二、情境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整合的优势可以用4C来表示

4C即在Context(情境)中,可实现Communication、Culture 和Community。四要素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相互关联与渗透的。Communication交际: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够参与对话、表达感情、交换意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Culture 文化:能够增进学生对他国社会文化内涵的认识,加深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理解。Community社群:学生能够在校内外的环境中使用英语。

三、基于情境认知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内容

(一)设计教学环境

从教学环境来讲,教师坚持做到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基本的也是必须的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意愿。尽管学生由于基础差等原因,在教师开始用全英文教学时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但教师一定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并多多鼓励。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都喜欢采用daily report这种方式鼓励学生说、练英语,事实证明,这是比较有效地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方式,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好方法。课前3分钟的讲台属于值日学生,他们可以进行朗诵、演讲、歌曲、对话、电影配音等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再由其他学生从语音、语调、表情、内容、交流、互动等方面评定最终成绩。这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口语表达胆量、养成英语思维习惯等是大有裨益的。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

情境虽影响认知,但它不能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将英语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镶嵌到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活化。以问答、讨论、演讲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突出实际需求和真实意义,实现交换思想、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观看英文原版、多媒体教学拓展情景教学,也是不错的教学内容。

(三)设计合理的激励手段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在应用于情境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激励的手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角色扮演这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内容,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轻松学习。此外还可利用适当的指导、辅导和建议等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四)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将情境与评价融合在一起,能使情境创设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采用情境化的评价方式,设计具有真实性、情境性的作业或测试,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多元,并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教育中的各种元素,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讨情境认知理论的性质,发挥情境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整合的优势,探寻基于情境认知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激励手段及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周奇.情境创设与意义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2(03).

[2]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3]徐霞.情境认知视角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宁波大学,2011.

[4]吕明.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5).

[5]吕明.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6]乔玉香.我国当代教学模式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

(19).

上一篇:浅谈心理拓展训练对体育后进生的价值 下一篇:莫把职中政治课堂上成说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