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7 05:12:36

股静脉置管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为保障重度烧伤患者静脉输液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对32例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股静脉置管。结果:3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次穿刺成功30例,2次成功2例,留置时间7~21天。结论:股静脉置管在救治重度烧伤患者中,能及时准确持续输液和给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临床护士静脉穿刺的压力,有效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股静脉置管重度烧伤护理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救治的重点是防治休克,烧伤越重其休克发生得越早、程度越重。一般伤后2~3小时最为急剧,12小时达到高峰。由于脱水、皮肤烧伤、四肢水肿、患者躁动等因素,使得一般静脉穿刺困难、维持时间短且不能保证输液速度,给重度烧伤患者的输液和抢救用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10年1月~2012年4月对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股静脉置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重度烧伤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6~84岁,烧伤面积Ⅱ~Ⅲ度45%~90%,按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均为重度烧伤,通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32例重度烧伤患者补液通畅及时,置管时间7~21天,为烧伤后期治疗赢得了时间。

置管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要求高,穿刺难度大,在极短时间内较难完成,且容易并发血气胸和空气栓塞。而股静脉穿刺容易定位,置管方便,较易成功。且股静脉的解剖位置离重要器官较远,相对安全。采用股静脉穿刺抢救严重烧伤患者,使重新穿刺率明显降低,且股静脉血流量大,既能满足输液速度的要求,又可减轻高渗液体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穿刺点定位:患者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稍外展外旋,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为皮肤进针点。操作步骤: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巾,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ml,连接穿刺针。尽量从正常皮肤穿刺,如有创面可直接进针。穿刺针朝头侧方向与皮肤成30°~45°角进针,一般成人进针深2~5cm,在穿刺过程中,要经常抽吸,确认进入静脉后,缓慢送入导丝25~30cm,固定导丝,最后顺导丝将导管缓慢送入股静脉内,送入深度成人15~20cm。拔出导丝,正压肝素帽封管,连接输液装置,将导管外翼小孔与皮肤缝合固定。穿刺处用碘伏消毒后,酒精脱碘,用无菌纱布和透明贴膜加压固定,注明日期、时间,若穿刺处经过创面则用银粉外敷,红外线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结果

3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次穿刺成功30例,2次成功2例,留置时间7~21天。无1例发生渗漏、感染。1例发生导管堵塞,用含1万U/20ml的尿激酶溶液10ml的注射器抽吸,然后放松,借助负压,使液体充满管腔,边抽边推,如此反复数次后导管再通。导管细菌培养及血培养均为阴性。

置管护理:⑴穿刺处皮肤护理:穿刺处用碘伏消毒后,酒精脱碘,用无菌纱布和透明贴膜加压固定,注明日期、时间,若穿刺处经过创面则用银粉外敷,红外线照射,保持局部干燥。次日更换无菌透明贴膜,以后每周更换1次,若有潮湿随时更换,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局部有无炎性反应等,预防感染发生。⑵导管护理:1预防导管滑脱:导管与输液器接头处连接紧密,股静脉留置管发生导管堵塞及静脉血栓,原因多由于导管扭曲,输液不畅所引起。因此应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受压、折叠、扭曲,防止机械性堵塞。每天查看缝合处是否牢固以及导管外露长度,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严禁将滑出导管再次送入血管。2保持导管通畅: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由于大量体液丢失,为了防治休克补充丧失量和日需量,常需快速补液,输液过程中严格根据病情调节滴速,严防液体滴空造成回血堵塞导管以及空气进入。持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装置1次,更换各连接处时应常规消毒。非持续输液的患者,每次输液前必须先抽回血,如有堵管,用含1万U/20ml的尿激酶溶液10ml的注射器抽吸,然后放松,借助负压,使液体充满管腔,边抽边推,如此反复数次,见回血后回抽3~5ml,如仍不见回血,可将导管关闭30~60分钟,让血栓尽量浸泡在溶栓液中,再行抽吸。每次输液前后均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

讨论

对于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代替了浅静脉穿刺及传统静脉切开术。同时克服了静脉切开远端予以结扎而影响静脉血回流的缺点,也避免了涡流、血栓或脓栓的形成,重度烧伤特别是小儿烧伤选择股静脉穿刺较安全,可避免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不慎误入胸腔导致气胸的危险。

深静脉置管导管为进口硅胶材料,质地柔软,患者感觉较为舒适,不影响患者使用翻身床及烧伤大换药,提高了工作效率。股静脉管腔粗大,位置固定,走行直,血流量大约1~2L/分,保证了重度烧伤输液多、速度快、尽快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的需要,特别是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尤其能防止药物外渗、周围静脉炎、血管硬化的发生。

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主要是感染和堵塞,因此,任何破坏输注系统严密性的做法均应尽量避免。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尽量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股静脉置管者应定期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者下肢,增加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不需结扎血管,不需切开皮肤,对身体损伤小,而输液速度与静脉切开输液一样可随意调节。实践证明,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可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对血管的破坏,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重度烧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士民.皮肤切开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在烧伤休克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3,15(4):321-322.

2黄世英.深静脉置管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体会[J].贵州医学,2003,7(2):123-124.

3李晓燕,苏嫦娥,逮建娥.股静脉穿刺术后引起静脉栓塞1例护理[J].护理杂志,2000,17(5):60.

上一篇: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25例 下一篇:护士心理的挫伤成因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