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家与晋江产业集群发展

时间:2022-07-17 03:45:55

论企业家与晋江产业集群发展

摘 要:产业集群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可有效提高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以晋江产业集群为例,在产业集群的背景下,分析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析企业家与晋江产业集群当前面临的困难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从企业家的角度去寻找解决产业集群所面临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家;产业集群 ;晋江

中图分类号:F2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97-02

1 引言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是可观察到的最为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其通过集体效应的获得和释放,可有效地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理论认识到了企业家和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资源及企业网络的创建者、促进者和催化剂的作用。目前,经济学界在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发展作用的研究上,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企业家自身行为对自身绩效的影响。②企业家活动的外部性,也就是企业家自身行为对周围人群的影响。③企业家的再区位决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④企业家地方网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晋江产业集群现象一直为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目前,对晋江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为、企业、城市品牌以及闽南文化与产业集群形成的关系。最近,又关注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企业家的角色与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企业家与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尚未被深度挖掘。

2 企业家与晋江产业集群发展

2.1 晋江产业集群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走出了一条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道路。目前,晋江已形成以纺织服装、鞋类、建材、陶瓷、石材、食品玩具等为终端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年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95%以上。由于产业集群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2004年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晋江分别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8位、第5位,2005年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又上升至13位。

2.2 企业家在晋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1)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与产业集群。

①市场创新。在一地区内,某一企业家通过市场创新取得良好业绩后,一方面其绩效的提升直接提升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其行为的外部性,必然引起其他企业家的跟进。这一点在善于学习的晋江企业家中表现尤为明显。1999年以前,包括安踏在内的晋江鞋企依靠在海外接订单,完成了原始积累。1999年,眼光敏锐的安踏老总丁志忠认识到,终端网络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国内市场有很大的潜力。于是决定将产品由出口转为内销,并通过广告开拓国内市场,此举令安踏业绩大幅上扬。在短短的一两年,市场占有率达13.4%。由于企业家行为的外部性,就引起了随后的许多企业也纷纷涉足国内市场,其中不乏三兴这样的大企业。

②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单个企业家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外扩散:一是通过企业家的私人网络;二是企业家的技术通过传递给与之业务合作的企业,最后扩散到社会各个经济主体。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主要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扩散。据了解,在晋江,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有200至300家。中小企业为了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必然要按照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去生产,这样就会使龙头企业的技术向中小企业扩散,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

(2)企业家拼搏精神与产业集群。

晋江企业家素以爱拼、敢拼的拼搏精神闻名,这在产业集群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晋江企业在成立之初由于成员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往往有很强的向心力,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利益分配等原因会造成企业的分裂。企业家的拼搏精神使其独立出来组建新的企业。晋江人普遍都有一种争当老板的拼搏精神。一位晋江企业家曾说:“我们晋江人够爱拼的,即使暂时跟你合作,做你的手下,心里还是想着有一天自己出来做老板,一起做一阵子,学到了真功夫,翅膀硬了,便可以出来自立门户了。”晋江企业家的拼搏精神,使短时间内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企业的扎堆。

2.3 企业家与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瓶颈

(1)自主创新不足。

根据调查,截止2005年,晋江产业集群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有74.11%没有技术开发机构,51.4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晋江产业集群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在经济社会中,人才的作用自然不必多提。应该说,晋江企业家对人才还是相当重视的。然而,晋江企业家不能够回避他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晋江企业家的实用主义。晋江企业家对人才的引进是热衷的,但实用主义使他们只盯着短期内的绩效,一旦在短期内没有业绩,他们就会对员工产生不信任。强烈的实用主义观念使企业的重心都放在了用人才,而忽视了培养人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给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开出的薪水是较低的。据粗略的了解,大概是1000元左右。这根本不能吸引大学生投身晋江企业;二是对人才缺乏人文关怀。晋江企业家对员工的关怀往往只注意到工资、薪金上的激励,而缺少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晋江人对外来人普遍都有一种排外的思想,更甚者,对外来人有一种蔑视的成分,这使外来人很难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没有一种归属感。企业家也没有在企业里营造一种“家”的企业文化。

3 小结

企业家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跃因子,构成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条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就是一系列企业的创建过程。在形成初期,部分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正是这种外部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外部效应需要依靠企业家社会网络的路径进行传导。晋江产业集群有其特殊性,确切地说是晋江企业家有其特殊性。企业家的“爱拼”、“敢为天下先”造就了晋江的经济成就。但其“小农思想”、实用主义等特点也直接造成了晋江产业集群的一些难题,如创新不足、缺乏人才等等。如何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解决晋江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一方面企业家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所提供的平台,向集群内部和外部企业家学习,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政府应认识到自身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地为企业家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在集群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喜的是晋江市政府对此已有相当的重视。如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合作创办了总裁学习班,对企业家进行充电,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6).

[2]魏忠俊.福建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6,(3).

[3]颜双波,许秀真,刘飞.福建晋江“中国鞋都”产业集群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5).

[4]黄菲菲,刘龙政.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晋江制鞋业的发展分析[J].市场论坛,2006,(1).

[5]杨行健,梁耀东.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家族企业制度创新――以我省晋江地区家族企业的现状及发展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上一篇:台湾中小企业信保基金现行承保及风险的问题探... 下一篇:上海、武汉、成都城市近郊型农家乐开办原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