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7-17 02:19:56

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已经由数量型向数量 、质量并举型发展。 提高住宅建筑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 、耐久性能、 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本文探讨了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by the quantity has to quantity, quality and type of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performance, safety performance, durabilit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hange people's life concep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motes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f comm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civi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应具备均好性、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民用住宅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 户型定位是否准确,户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对住户潜在需求的市场调查, 通过对社会文化与心理变化的分析推测, 从而对住宅建筑设计思想进行不断改进,创作出一些不同于现有住宅模式的设计作品,不断地通过一定的住宅产品的差异性和设计理念创新,来引导建筑设计市场, 并形成住宅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势。

1、生态住宅

如今的社会提倡低碳的生活理念,作为设计师当然也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绿色、 环保生态智能化节能等名词逐渐耳熟能详,在各种报刊视听节目和老百姓的口中频频出现它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和人心所向。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同样生态建筑是当前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力图实现舒适、健康、高效、美观的核心思想。舒适指的是通过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而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显然人为地改变温度、湿度,违反自然规律,不仅造成人体的不舒适,还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例如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往往很低,甚至达到需要穿上长衣长裤、薄毛衣裤的地步。 这种畸形的舒适不仅是对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给人体健康埋下极大的隐患。因此健康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使室内拥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采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私密安全及与邻里之间交流交往的要求 。高效的设计理念,不仅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指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 。对于上述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的例子,过分地依赖人工照明、空调等高能耗的机械设备,低劣的建筑质量等等,这些显然有悖于高效的设计理念。美观和谐也是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尊重材料固有的美学特性,发挥材料的物理性能而不矫揉造作,还可以通过巧妙的绿化设计,同时达到舒适、健康、高效与美观的生态要求。 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除了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

2 、 完善住宅功能

住宅户型应该满足住户生活的基本需要, 住宅功能必须完备。住宅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割在原则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般应具备起居、饮食、厨卫、就寝、储藏、工作学习等基本功能。根据这些功能的开放程度可将其分为公共区和私密区, 根据人的活动特点又可将其分为动区和静区。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

能,在统一的设计原则下, 应尽可能突出住宅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在平面设计上, 应正确处理这些功能区彼此间的关系, 使之在功能分配上既合理又不相互干扰。做到干湿分区, 内外有别, 公共活动区域和休息的、生活的区域分开, 尽可能地满足人性化的要求,做到舒适与健康同在。对于现代人来说, 买房已不再是单纯的买一个空间, 而更多的是注重实用功能、投资功能甚至艺术功能等的有机结合。因而房间布局的设计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居住者的使用, 影响住房的升值能力和投资价值。当前,随着电脑的普及, 网络的发展, 使人们坐在家里办公的可行性得以实现。因此, 在今后的住宅设计中, 有必要设置或扩大住宅中工作间、书房等使用面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社会应酬的增加,必然使得家庭各类服饰等增多, 在设计中就应考虑扩大衣物、鞋类的储藏空间, 主卧室设置独立的更衣间等。另外,在家中邀请三五知己共聚叙旧,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 但由于家庭成员的构成不同, 生活方式各异, 这样就会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 因此就有必要在住宅中增设一个家庭厅( 第二起居室) ,以保证家庭各成员的基本权益。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氛围, 可以考虑每户设置一个住宅入户花园。这些设计倾向,应该引起建筑师及开发商的重视。要不断开辟设计新思路、新方法,例如,可以将惯用的二维平面设计方法发展成为三维空间设计思想, 将住宅空间做一体化设计, 通过这样的三维设计获取更多可利用的有用空间,从而使住宅功能更合理、更全面。

目前住宅设计正形成一种向面积紧凑型回归的趋势, 即在户内总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 努力使户内有效面积增加, 也就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空间, 从而使户型变得更紧凑, 室内空间利用更充分, 功能更完备, 生活更方便, 对基本房间的个数、附属服务空间的内容等都有相应的控制。同时, 单体优先、户型优先的原则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同,购房者越来越看重住宅产品的基本品质,如户型的面积、使用率、朝向、空间合理性等,而社区的整体概念与配套等内容则相对退居次要的位置。

3、老年住宅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32 亿,占总人10% 之多。预计 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1/4以上,这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 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发展尤为迅速,城市中的老年人在大幅度增加。因此, 开发建设老年住宅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上一篇:水力自控翻板闸在本溪市太子河城区段的应用 下一篇:论音乐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