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的应用

时间:2022-07-16 11:22:54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共121例,2014年5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15年64例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完成检查时间(2.26±0.79)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0.95±0.37)d、平均住院时间(14.37±7.25)d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艾滋病患者完成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同时提高医护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艾滋病;护理

近年来,医学模式获得飞速发展,整体护理观念较前发生了巨大改变,医护关系也从过去的“主导-从属”模式转变到了今天的“并列-互补”模式[1]。随着医疗常识的普及,人们对于临床护理在改善预后效果中的重要意义有了全新的认知[2-3]。医护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将临床护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该理念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平等、自主的相互沟通与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4]。而艾滋病患者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在住院治疗期间,对临床护理有着极高的要求。本研究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对缩短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医护及患者满意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艾滋病患者共121例,2015年64例为观察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22~54岁;2014年5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19~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控制基础疾病、全身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其他措施,包括:(1)休息。艾滋病患者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应卧床休息,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清新。(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3)注意做好血液、体液等隔离。(4)对症护理。对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进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上述表现及变化。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1)科室成立艾滋病管理医护一体化小组,建立专门微信群。患者入院后,详细介绍医护一体化小组人员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姓名,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患者的病情评估工作;由小组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的预约和指导,收集并填写患者个人信息建立档案;由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定期将各项检查的结果、治疗及护理方案、病情进展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2)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医护一体化查房,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予沟通疏导。查房过程中,护士先主动向医师汇报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泄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各项检查项目的安排情况、完成进度;查房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包括体检情况、问诊后做出的决策以及预计调整的治疗方案。小组护士根据新的治疗方案调整护理计划,并遵医嘱监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追踪相关化验检查的落实进度;及时将患者检查结果信息上传至专门微信群,共同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3)采取医护一体化协作,建立专门微信群,搭建医护一体化小组学习和沟通平台。每周召开1次医护一体化小组会议,会议内容包括组织学习专科业务新进展和讨论分析患者病情和治疗、护理方案,加强对各类并发症的防范力度。医护双方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和诊疗护理对策,由医师进行指导与监督,护士落实相关工作。医护双方通过协同分工合作,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微信平台,医护双方随时保持良好沟通,确保双方信息的同步性,与患者沟通的一致性。患者出院后,医护一体化小组还应酌情制定延续计划,根据患者个人信息档案,在出院1周内随访患者康复情况。(4)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作为特殊的群体,艾滋病患者在患病后,往往出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及对治疗效果的担忧,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也会随之产生,进而导致患者感到失落和绝望,对医护人员抱有抵触情绪。医护一体化小组成员固定,充分保护了患者个人隐私,尊重患者人格尊严;每日早晚查房,及时将各项检查的结果、治疗及护理方案、病情进展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重视,并正确引导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帮助患者重新振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完成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完成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医护一体化的作用

医护一体化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工作时,通过双方的积极协作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优化[5],实现了医师、护士、患者三方共赢的局面。

3.2实施医护一体化能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有效缩短艾滋病患者完成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从医院管理的角度看,患者完成检查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加快了床位的周转,最大限度发挥了人、财、物的有效运营;从患者的角度看,避免了医疗护理服务的脱节,减少了预约等待的时间,减轻了治疗成本;充分保护了患者个人隐私,尊重患者人格尊严,每日早晚查房,及时有效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重视,并正确引导患者排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满意度。

3.3实施医护一体化能有效提高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促使医护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医护一体化模式更加明确了护士的工作职能,护理人员不再只是一味地服从和执行医嘱,而是与医师共同参与诊疗与护理方案的制定。其要求护士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深入掌握诊疗计划,不断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全力配合医师完成各项工作,护士执业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开展医护一体化模式,应加强对护士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等方式,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促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护工作氛围融洽,工作环境安全,执业成就感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使医师与护士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艾滋病患者完成检查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有效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和培养良好的医护/医患/护患关系奠定了基石,提高医护及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护、患三者友好关系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显玲,夏晓清,徐小芹.临床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行为调查与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403-1405.

[2]张磊,李晶华,张维璐,等.西部地区业务再培训医务人员中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4):461-464.

[3]丁雪,郝利俊,,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消除艾滋病歧视综合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46-48.

[4]王芳,王云霞,马丽娜,等.农村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8):569-571.

[5]石超明,赵丽明,廖婷.困难、困境及对策:任重道远的中国反艾滋病歧视[J].医学与社会,2012,25(1):5-8.

作者:郑义春 黄映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上一篇: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及特征 下一篇: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