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及特征

时间:2022-10-18 09:14:45

在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及特征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中职学生艾滋病知晓及特征。方法:采用2011~2014年天津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对中职学生发生的比例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共调查1641名中职在校学生,其中1例HIV确认结果阳性,为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受访学生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8.5%(140/164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最近1年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低(16.4%)。结论:中职学生比例高,艾滋病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低,感染艾滋病风险高,应该加强中职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检测宣传等工作。

【关键词】青年学生;;安全套使用

大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关注的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1],然而近年来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简称“中职”)学生的HIV检测及特征的报道不多。为了解中职学生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特征,评估感染HIV的风险,探索这一群体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我们收集2011~2014年本市某中职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对该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2014年哨点监测调查的天津市某中等职业学校1641名在校学生。

1.2方法

收集2011~2014年我市某中等职业学校青年学生哨点调查问卷结果,哨点抽样方法按照哨点方案[2]执行,收集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如性别、户籍地、民族等。(2)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知识等。(3)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4)HIV抗体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参考文献和研究假设,将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地、年级等作为变量与是否有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P值、比值比(odds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同时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的1641名中职学生中,2011~2014年各年调查人数依次为405、350、466、420人,其中一年级新生1219人(74.28%),二年级295人(17.98%),三年级127人(7.74%);男1349人(82.21%),女292人(17.79%);平均年龄(18.78±1.78)岁;本市户籍624人(38.03%),外省户籍1017人(61.97%);汉族1586(96.65%),少数民族55人(3.53%)。

2.2HIV检测结果

1641名学生中,HIV抗体确诊阳性1例,感染途径为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确诊时为18岁。其自述最早发生男男的年龄为16岁,并有多名性伴。

2.3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中可见中职学生对于部分艾滋病知识了解不正确,其中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出来吗?”这一问题,回答正确的比例仅为10.5%;其次回答一起吃饭会否感染正确比例为37.6%,而对于一个性伴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正确比例为59.0%,“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吗?”正确比例为60.3%。而本调查显示,最近1年仅有19.1%(314/1641)的学生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7.3%(120/1641)的学生参与过艾滋病宣传服务。

2.4特征

1641名被调查者中,8.5%(140/164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10.82%(146/1349)的男生和6.16%(18/292)的女生自述发生过。第一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7.71±1.97)岁,最小12岁。有过性经历的164人中,第一次发生的对象,主要为男/女朋友150人(91.5%),临时性伴7人(4.3%),商业性伴3人(1.8%)。4名男生自述发生过同性。

2.5的影响因素

男生自述发生过比例高于女生(P<0.05),男生发生的风险是女生的3倍以上(1/0.309);同时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长1岁发生的风险提高1.401倍;少数民族中职生发生的比例高于汉族学生;不同户籍和年级间的学生间发生比例无差异。见表2。

2.6安全套使用

自述有过的140名调查者中,第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9.3%(69/140),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2.1%(45/140),最近1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16.4%(23/140),有时使用32.9%(46/140),从未使用6.4%(9/140)。140名自述发生的学生中79人回答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这一问题,其中96.2%(76/79)的人回答正确,3.8%(3/79)的人回答错误。比较这79名中职生是否正确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χ2=2.127,P>0.05)及最近一年使用安全套频率(χ2=0.985,P>0.05)间并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3讨论

3.1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向低龄化发展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检出HIV感染者,说明艾滋病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同时威胁到低龄的中职学生群体。因此有关部门除了重视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之外,对低龄的中职生和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3.2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更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自述发生比例达到10.0%,与深圳中职学校调查结果9.9%相近[3],高于文献报道的普通高中学生[4-6]。可能相对于高中生,中职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相对宽松,具有较高的发生比例,而高中生由于过重的学业压力和更加严格的家庭教育,比例较低,但是今后大学宽松的管理可能有更加放纵的行为[7]。此次调查发现中职学生中男生有着更高的比例,特别是存在传播艾滋病风险极高的男男[8-10],而确诊的学生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感染,因此应重点加强男生特别是男男同艾滋病宣传教育。同时本次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高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艾滋病防治也不应该忽视。

3.3中职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认知度较低

中职学生对于部分艾滋病知识认识错误。从表1中可见对“感染艾滋病的感染者能否从外表看出来”这一问题,回答正确比例仅为10.5%,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对无症状的携带者缺乏正确认识;很多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和一起吃饭会感染HIV,说明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还有很多误解。而最近一年仅有19.1%(314/1641)的学生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低于文献报道的30.0%[11-13],因此相关卫生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中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3.4需加强中职生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意识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但是实际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却不高,与许多文献报道一致[14,15]。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为57.7%,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29.1%,呈现知行不一的特点,而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本人不愿使用,其次为采用其他防避孕措施,说明学生对于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比较淡漠[16,17],需要加强中职学生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意识。

作者:柳忠泉 柏建芸 郭燕 周宁 于茂河 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红缨子高粱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下一篇: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