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冲洗32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16 10:47:14

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冲洗32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膀胱冲洗;尿路感染

中图分类号:R71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4-0832-01

子宫切除术前常规留置尿管,术后易引起尿路感染或并发膀胱功能障碍.为此笔者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320例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选择肝、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及其他严重内科合并症、无尿路感染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184例、腺肌病8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2例。术后分为两组,A组179例拔取尿管时不冲洗膀胱;B组141例则给予冲洗膀胱2次。

1.2 方法

子宫切除术前使用一次性14~16号硅胶水囊式导尿管,A组术后外冲洗1~2次,于当日输液完毕后,消毒后直接拔除导尿管;B组则以生理盐水溶液100ml+庆大霉素针4万u膀胱冲洗2次后拔除导尿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

A组179例,患者平均年龄(46.8±7.5)岁(22~76岁),子宫肌瘤104例、子宫腺肌症4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8例;B组141例,患者平均年龄(47.2±8.1)岁(23~75岁),子宫肌瘤80例、子宫腺肌病3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4例。A、B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病例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A组30min至2h内自行排尿,重插lO例,尿路刺激症状13例;而B组30min至1h内自行排尿,无尿路感染。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3 讨论

A组膀胱未冲洗组,拔除导尿管后1h、2h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分别为86.9%、92.6%;B组膀胱冲洗组,拔除导尿管后1h、2h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分别为94.9%、98.0%(见表1)。超过2h仍未恢复者两组分别为7.4%、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膀胱充盈利于排尿,排尿早膀胱功能恢复快,减少尿路感染。而留置导尿管时间长易并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则不利于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反复置管则增加了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的几率,进而影响膀胱功能的恢复。另庆大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临床上用于金葡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其它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在治疗剂量下对肾脏几乎无损害。故本研究采取输液完毕后进行膀胱冲洗并加用庆大霉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从膀胱功能恢复的角度考虑,子宫切除术后拔除导尿管时给予膀胱冲洗,绝大部分患者膀胱功能能恢复。

上一篇:异位妊娠35例误诊分析 下一篇:中药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