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株革兰阳性菌引起泌尿系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时间:2022-09-05 09:21:41

926株革兰阳性菌引起泌尿系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4-0829-01

为了指导临床医生对泌尿系感染的药物治疗,现将我院2004~2006年引起泌尿系感染的926株革兰阳性菌进行分类,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株

我院就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按实验室要求留取中段尿。留尿前先用肥皂水或冷至室温的开水清洗尿道周围,女性患者还需清洗外阴后留取。采集的尿标本要求在1h内送检,并接种完毕。

1.2 细菌分离和鉴定

尿液由经校正的定量接种环(每环lO~1)挑取,接种于1块血平板、1块巧克力平板(置10%CO2环境),35℃24h。细菌呈纯培养状,计数105cfu/ml以上者,涂片,革兰染色,并接种微量生化反应管。菌株鉴定到种,部分采取VITEK系统鉴定。

1.3 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药敏平板,每周用标准ATCC质控菌株监测,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

2 结果

2.1 菌种分类

引起泌尿系感染的926株革兰阳性菌主要在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内,少数在其它一些菌属,其中粪肠球菌占首位368/926(39.7%),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20/926(23.8%)。见表1。

2.2 药敏试验结果

926株革兰阳性菌对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耐药率按三年均值统计,呈逐年上升趋势。804株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高达72.5%、65.1%、64.5%、62.0%和61.3%。122株革兰阳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高达56.9%、56.0%、51.7%和50.3%。感染菌三年内对头孢呋新、诺氟沙星、头孢唑啉等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细菌为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两者占感染菌的50%以上,其次为腐生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和其它一些棒状杆菌类。因此,在泌尿系感染尿标本分离时,最好增加巧克力琼脂于CO2环境中培养,笔者发现有些革兰阳性菌在巧克力琼脂CO2环境中生长较好。这样既可提高泌尿系感染菌的分离,也可增加一些革兰阴性菌的分离,如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如1996年统计革兰阳性球菌类对头孢呋新、头孢唑啉、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还在30%左右,至1998年均已上升至70%左右,对此临床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一篇:升主动脉瘤施行Bentall术16例麻醉体会 下一篇:卵巢颗粒细胞瘤17例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