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建立

时间:2022-07-16 10:18:04

浅谈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建立

数学大师陈省身老先生曾经为少年儿童题写过“数学好玩”四个大字。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时,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数学好玩”,我想这是一个耄耋老人发自肺腑的倡导与呐喊,是老先生对数学学科极大地热爱与肯定。或许正是因为老先生觉得数学好“玩”,才兴致勃勃地“玩”不停,最终“玩”成一代数学大师。笔者从教几年来,虽然成绩还算不错,却一直没有让数学课变得有趣。大部分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随着年龄的增大,数学知识的增加,许多学生单纯为了成绩而学习,丝毫不再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到“数学好玩”,从而建立起快乐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实施快乐教育,教师是第一站。小学生的心智普遍还没有发育完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熟悉的权威人物及周围人的表情、情感表达方式对他们的情感表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微笑的面容、和蔼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能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给予每一个学生鼓励和表扬。“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做到全心全意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平时尽量用商量、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课下和学生玩成一片,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中,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平等地跟他们交流、探讨枯燥的数学问题,会减轻学生对数学的厌恶感,甚至逐渐喜欢上数学。

二、创设有趣的导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对本节课存在好奇情绪,这种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出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其乐于主动探索新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之前,要找准本节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汇点,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导学情境,体现学以致用的数学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尽快进入自主学习者的角色。合适的导学情境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些有趣的情境中,学得开心,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数学。

三、快乐的数学活动课,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夸美纽斯主张课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杯水,那枯燥乏味的课堂就是白水,经过精心设计,充满智慧和童趣的课堂就是学生喜欢喝的酸酸甜甜的水。快乐的课堂应该充满有趣而有效的学生活动,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动手操作学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小学生年龄小,注意的稳定性差。一节数学课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变得不集中。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活动,穿插于教学各环节之中,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

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实现希望和努力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积极正面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在辛苦付出的同时,品尝到学习成果的甘甜,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更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爱表现,自尊心、好胜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可运用竞赛的形式,尽力使全班学生斗志昂扬、全力以赴。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总之,快乐课堂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小课堂、大世界,学生和教师是课堂中永远不变的主角。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有目的的组织引导、启发鼓励下,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才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会“乐学”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内心喜欢数学,感到“数学好玩”!

上一篇:谱写阳光乐章共话师生成长 下一篇:金茵利胆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