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中学生的异往

时间:2022-07-16 03:50:51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异往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甚至喜欢与之交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放,异往成为他们的一种时尚。因为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变化过程中,有许多迷茫和困惑,他们需要倾诉,需要理解,需要帮助。然而,他们最亲近的父母却往往只关心他们的健康、吃穿、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与他们的交流、沟通;至于他们最尊敬的老师,也由于忙于教学,强调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能很好地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所以,他们只好在同龄人中去追求理解、渴望帮助和寻求友谊,交往就自然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更何况异性间的交往,会产生一种无穷的吸引力,会给人以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中学生的异往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不要视之如虎狼猛兽,当然也不可等闲视之,一定要正确对待,不但要注意异往中男女生交往过分亲密早恋现象,更要善于利用异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利用异往,丰富学生的个性

随着中学生生理的不断变化,男女生在心理上的个性差异越来越明显。男生往往是性格开朗,活泼好动,逞强好胜,做事果断机智,不拘小节,不计得失,有时显得骄横粗暴;女生往往是性格内向,温柔文静,感情细腻,有时显得多愁善感。如果任其各自发展,势必差异越来越大;如果让他们适当交往,就会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就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同时,在异往中,男生平时的苦恼和失意,会在女生的平和的心绪和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女生则可以消除平日的愁苦和疑惑,双方感情的交流,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有人说,光有男人没有女人的地方,男人的个性是不完备的,甚至是畸型的。这从某些程度上来说是有道理的。作为班主任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个性发展,要鼓励他们正常的交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2.利用异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每一个青春期的中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引起异性的特别关注,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凭自己的某些特长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自己得到异性的青睐。事实也是这样,为了自己能在异性面前呈现自己完美的形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能力,以引起异性的关注、尊重和肯定,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的需要。在异往中,男生往往说话更文明,举止更文雅,学习更认真,更具有男人的气魄和魅力;女生言谈更风趣,举止更大方,学习更刻苦,更富有女性的修养和涵养。所以,中学生异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有女生说,和男生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郁闷的心情忽然开朗起来,有着奋进的欲望和冲动;有男生直言不讳地说,和女生在一起,做什么事都特别卖力。所以,中学生异往,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反而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班主任为何不利用这种异往的有利条件来管理班级呢?如果能正确利用,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利用异往,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力

青春期的中学生,其智力的发展基本上是均衡的,但男女生在诸多方面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思维方法上,男生擅长抽象逻辑思维,概括能力较强;女生则具体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在数学推理和解题的灵活性上男生稍占优势,但往往是基本功不够扎实;在识记概念、语言描述上女生略占优势,但在立意和构思上却略显不足。在空间想象力上男生比女生强,但在语言能力、知觉速度上女生优于男生。假如让男女生合作学习,不但能取长补短、差异互补,而且可以相互启发,使各自的思路更加宽广,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成绩更理想。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多创设他们共同学习的平台,多开展一些男女生的学习竞赛,让他们在学习交往过程中激发学习竞争力。

4.利用异往,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对异性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特别留心,也喜欢对异性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评头论足,同时,男女生也非常重视异性对自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的评价。所以,男女生交往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力。在交往过程中,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镜子,双方都觉得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有意识地约束、控制自己不恰当、不完善的言行,使自己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曾有个班主任,为了管理好学生宿舍的卫生,他要求每个住校生都在自己的床上贴上自己的名字,检查时,男生检查女生宿舍,女生检查男生宿舍。由于谁也不想自己在异性面前丢脸,所以宿舍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作为班主任,让男女生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当然,中学生异往应该有个“度”,毕竟他们还年轻,有时理智难以控制,一旦超出正常交往的范围,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使异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让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将成为牛顿 下一篇:对教师传统认识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