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电安全监管探讨

时间:2022-07-16 01:59:06

农村水电安全监管探讨

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当地水电安全监管、资金、人员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监管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农村水电安全监管力度得以提升。

关键词:水电安全;监管;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V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常山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县境内溪涧密布,雨量充沛。全县水力资源论蕴藏量6.28万kw,可开发利用5.03万kw。小水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常山的一项重要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3.5195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0.93亿kw.h,小水电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常山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小水电企业自身的效益在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改善,较多电站机组服役时间都在20年以上,水工设施破旧,机组设备老化,安全隐患日趋严重,完全处于勉强简单落后的生产状态,无法适应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行业的主管部门应根据目前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势下,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农村水电实际,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全面搞好农村水电开发利用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1水电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1.1投资主体多元化,监管难度加大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家推行鼓励小水电开发的政策,在我县已形成了小水电开发投资多元化的局面。多元化投资固然可以加快资金引进、加快水电资源开发,但由于部分民营业主不能正确处理公共安全和发电效益的关系,防汛和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重经济效益,轻防汛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给水电站安全生产乃至公共安全留下隐患,同时,水电站所有权频繁转让,造成安全维护管理的脱节和懈怠,不利于长久安全维护管理模式的产生和自我完善巩固。

1.2水电企业效益较差,安全维护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小水电开发者大多资金有限,部分投资者根本不愿在设备和管理上投入太多资金,大多数业主或承包者,只注重发电效益,片面追求短、平、快,大幅度减少发电成本,力求从中获得最大利益,而对设备维养、安全生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本无维修保养制度,机组损坏严重,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积劳成疾,所以造成大部分小水电站设备和管理水平普遍落后。其次,由于水电企业“靠天吃饭”,而又因上网电价过低、政府补助不足等原因,企业效益起伏较大,直接制约了小水电企业的资金投入,致使基本的生存性发电经营都难予进行,安全生产更是空谈,业主就是重视安全生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行业管理部门也是无以施计,按目前的小水电发电成本,将提取的折旧资金(一般按固定资产原值的4%或5%提取)投入到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设施的大修理和不断更新改造,如此方能保持水电站所有设施的完好率。小水电站大多是民营企业(大多是农民为主创办和经营),首先必需要能支付借贷款投资利息和运行管理人员工资及维修费、补偿费等,还要有一定的还本能力,不然就不可能维持正常经营,只有能保证支付正常发电运行成本和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微薄收益,才能谈得上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生产,而这种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1.3运行维护人员素质低下,难以保证运行安全

由于受追逐利润原因的影响,小水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工资水平都较低,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工资水平越低,有技术、管理水平越高的运行工人会不断离开小水电,寻求报酬更高的岗位;水平高的工人离开后,为了小水电继续运转,小水电所有者不得不请水平更低的工人搞运行维护,有的地方实在没办法就请当地老百姓当运行工,简单培训一下就上岗操作;越是请的工人水平低,电站所有者给的工资报酬也就会越低,最后离开者也就会越多。一些业主更是为了省去管理的麻烦,干脆将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打捆承包给个人或家庭,这样一来有的小水电日常运行甚至出现了“夫妻开店”,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1.4小水电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整体监管不力

目前,我们国家对小水电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安全监管法规,各地对小水电安全监管形式不尽相同。我县小水电安全实行的是属地加行业的监管模式,即所在地乡镇政府承担属地监管职责,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由于小水电还涉及电网、起重机械和高压容器等安全,电力、质监等部门同时也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责,因此,安全管理机制散乱、各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特别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小水电行业主要的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法规和执法人员,只能在与有关部门协调支持的情况下实施一些管理手段,其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2今后监管思路与对策

安全是涉及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加强以安全监管为核心的农村水电行业管理工作。转变观念,从以往单一的行政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落实监管主体,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2.1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管理观念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给小水电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重建设、轻管理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建、管并重的新型水利管理模式转变,特别是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小水电管理工作。小水电行业的安全,不仅是水电企业内部运行安全问题,还涉及社会公共安全,是平安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小水电点多面广,分布全县绝大多数乡镇,很多小水电站的水库、引水渠道、压力管道都涉及公共安全,由于电站整体规模普遍较小,业主呈多元结构,许多电站管理不规范,加上设备、设施老化较严重,给小水电行业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平安水利建设十分不利。因此,我县小水电工作重在管理,管理工作重在安全。要加强对小水电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重视工作力量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小水电安全监管工作,促进水利安全。

2.2理顺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结合我县小水电行业实际,建议参照防汛安全管理模式实行安全监管,加强行业指导和协调,落实政府分级负责制。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的属地监管职能,全面履行日常监管职责;水利、电力、质监等部门充分发挥行业安全监督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工作,做到分工明确,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促进农村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同时,希望进一步完善小水电安全管理条例规章、理顺管理机制,配备专(兼)职安全执法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而更加有效的实施小水电行业的安全监管。

2.3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安全体系

一是规范培训。农村小水电点多面广,基础设施落后,安全状况差,人员素质差,监管部门应按《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对农村水电的安全监管工作,应依托水电行业协会,聘请水工、机电、电气和水电行业综合管理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小水电行业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合格的,由农村小水电主管部门发给《农村水电人员从业资格证》、《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采取全员培训发证上岗的有效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现有的小水电企业大多已私有化,都是以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农村小水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更是难以监管。应强制性要求小水电企业根据装机容量大小,配足运行人员,设立专兼职安监员,持证上岗,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职责,明确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健全安监员和各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签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层层抓落实。三是严格检查。农村小水电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对水电站的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建立持续有效的安全监管办法,以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中间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和运行阶段的安全年检为基本制度,以企业安全员自查为主,以抽查和突击检查为辅助手段,既要以预防为重,又要有事故处理预案。县小水电行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全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目标。

2.4逐步完善电站经营及管理体制

为改变我县乡镇村集体电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安全生产不利状况,逐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一是要求资产所有人应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地位,监督经营者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隐患整改;二是要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经营承包款中提取一定的大修和折旧费用,用于电站的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确保电站安全运行;三是针对部分电站急需进行技改,由于资金困难无法实施的情况,通过市场好运作,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并完善长期管理机制,实现“产”“管”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水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3结束语

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农村小水电的安全生产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隐在的安全问题很多,人员素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水电行业管理脱节,安全监管职责不明确,更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而农村小水电的上网电价又严重过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发电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完好率很低,处于“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矛盾状况中。要解决好农村小水电安全高效生产问题,只有综合制定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齐抓共管,才能持续长效搞好农村小水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

上一篇: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