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评价体系浅析

时间:2022-07-16 01:54:03

新型评价体系浅析

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传统课堂评价体系对教学改革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最终成为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需转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的、立体式新型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有效管理,促进新型课堂实施。

一、新型评价体系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评价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它是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使多数学生无法认识自身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只是教师侧重于学生答案是否正确,给以简单的一句肯定或鼓励,如“好,请坐”、“表现不错,继续努力”,或者一个满意的微笑,视作对学生回答的认可。新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转变评价方式,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既有教师参与的评价,又有学生参与的评价。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和全班互评,促进学生平等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中获得自信。利用课堂多种即时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情感、意志和兴趣等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课堂即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体态语评价、形象性评价、书面(积分表)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通过倾听、参与、对抗和补充等环节的即时性评价表的设置,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只有充分利用好即时性评价,才能调动那些不善于回答问题或者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使他们能够敢于表达,增强自信,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新型评价机制的实施

建立新型评价机制,能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学校的产品是课堂”,追求产品质量,建立“以备定研、以研促教,以导定学、以学促练,以检促评、以评促改”环环相扣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基础。

1.以“备”定研,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所谓的“备”就是指备课。上课如同打仗一样,既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也不能打无目的之仗。首先通过备课组的共同商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流程,确定本学科本课时的重难点内容,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针对性学法指导,预设问题,进行知识拓展延伸,通过备课教研,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2.以“导”定学,以学促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谓的“导”就是设计导学案。心理学调查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其识记效果有很大差别,对所教内容教师讲授记住5%,学生阅读记10%,视听并用记20%,教师演示记30%,学生讨论记50%,学生实践记70%,学生教别人记住95%,可见课堂上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导学案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逐级分层提出问题,通过导学案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导学案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把新课改的理念转变为可以操作的程序,把过去个人的教案集合成集体智慧的学案,使课堂能够变得有章可循,有序可展。

3.以“检”定评,以评促改,促进新型课堂的有效实施。所谓的“检”就是指检查上课状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班级以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参与课堂学习全程。通过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互讲互评、合作分享、质疑展示、共同提升、检测反馈等环节,使课堂变成“快乐、自主、高效” 的学习交流平台。学校成立质检小组,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为了使课堂教学模式常态化,学校成立了文、理科质检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领导、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共同组成。不定期由校领导带队亲自参与推门听课,以“高效课堂质检评价表”为评价依据,进行质检评课,对教学环节有问题的教师或者目标达成度不高的教师及时提出意见,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开展教研观摩活动,激活各学科教研评价活力。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为了使各学科均衡发展,共同进步,教导处定期组织教研组长参与各学科教研活动。由每学科教研组长担任教研主持,由各年级备课组长安排主备人进行发言,其他人补充。通过开展务实高效的教研观摩活动,激活了各学科教学的深层改革,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使评价方式与课程功能转变相适应,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总之,只有彻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构建新型评价体系,形成新型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加稳健、走得更远。

上一篇:“先学后教” 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如何多角度了解俄罗斯幼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