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16 12:46:34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金沙县大田乡中心完小贵州金沙551806)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为小学生打好基础。笔者集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摸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可以遵循,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关键是要具有实效性。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将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师生互动,拉近教距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扮演好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教学效果非常差。而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良好的心理情境,以及宽松的外部环境,因此,教师要努力构建平等的对话机制和良好的互动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平等交流,不仅是一种增强认知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说,平等对话就是心灵的交流,以及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来说,平等对话是与学生一同分享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应多一些亲和力,少一些权威感;多一些生成,少一些预设;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这样才有助于构建平等、良好的互动环境,从而打造全新的数学课堂。

二、理清主线,抓住关键

从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是有主次之分的。教师要想在教学时节省时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区分教学内容的主次、轻重,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找出知识的主线,把握教学的关键。从而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着力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关键问题上来,做到精讲精练。

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节课时,新知识的主线是使学生理解算理,即为什么在计算时要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变成整数,除数变成整数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么办。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时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并掌握“转化”的方法。练习设计也要突出这个中心,不应在计算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又如小数乘法教学,关键是如何根据被乘数、乘数的小数点位置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讲和练都要集中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要使乘法计算占去过多的时间。

三、合理提问,培养思维

灵活性人格表现为反应敏捷,思维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善于随机应变,具有较强的融会贯穿,触类旁通的能力,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创新

活动必要的人格因素,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是灵活性人格的灵魂。所以,每一个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方法,其中开放题的设计、“开放性”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深刻性,从而塑造灵活性人格尤为重要。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硬纸圆片等分剪成8个、16个、32个…小扇形,让学生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寻找联系、推导出公式。这时,我别出心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同样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动手实验,大胆求证,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同样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充分展现了公式的多种推导过程,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进而达到了对学生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数学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也处处可以体现数学的存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材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生活中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工作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他们学法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题目:一项建筑工程需要10吨沙子,现由5辆卡车来进行搬运,问平均每辆卡车可以运多少吨?虽然这道题目很简单,但是很多小同学在刚刚接触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在引导他们解题的过程中,我们不妨稍微将题目做一下变动,将这道题目与生活结合起来。题目就改为:妈妈给你10元钱的零花钱,这些钱规定你使用5天,问你平均每天可以花多少钱?这个题目虽然看上去没怎么变动,但是很多同学的思维在这道更改后的题目面前就会变得非常活跃,他们会充分利用加减法来认识“除法”这个陌生的概念。

五、及时总结,加深理解

总结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知识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的认知。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情况,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同时锻炼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在教学分数与非零整数之间的除法一课时,我让学生表述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有学生说: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分数与整数相除的运算方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与整数的倒数之间的乘法进行计算;有学生说:分数与整数相除,可以转化为分数中的分子与整数的商相除作分子,分母保持不变。通过这样的课堂总结,实现学生之间知识的相互补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拓展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结语

课堂效率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对教学进行探索。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李安聚,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J],基础教育论坛,2009

[2] 赵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初探[J],课程·教学,2007

[3] 陈小明,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化学教育,2009

上一篇:小学数学与生活整合的一点尝试 下一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