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对待道与美的关系

时间:2022-07-16 04:10:38

浅析《庄子》对待道与美的关系

摘 要:“道”在《庄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庄子》整本书都在探讨如何体“道”,过与“道”同一的生活。“美”在《庄子》中也出现42次,近年来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国艺术与美学时,指出:庄子在论“道”时不期然而然与审美相凑泊。当然以美说道时,就和《庄子》中直接论美的部分产生了交叉,其实庄子所说的道不仅仅是美,是至美或天地之美。庄子不停留在具体有形有相事物的美,进一步追问美之所以美的根据,即“使其形者”,最后才是真正的美即“道”。

关键词:道;美;自由;无限

庄子在探讨美的事物的时候,有以下几个部分,庄子里面的美与现代美学学科的美不一样,其实庄子所阐释的道更符合现代美学学科意义上的美。按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探讨,人类审美最终指向自由与无限。庄子的道指向无限,而审美也是从有限通向无限,在无限的自由中获得精神解放,这正是庄子要达到的境界。即使这样,宽泛地将“美”等同于“道”,导致现代意义上的美与在《庄子》中直接出现的“美”有了交叉,有必要先理清庄子直接讨论的美与现代通常所说的美的不同含义。理清这一层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庄子美学更加清晰的界定以及很好的运用这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也是文章的意义所在。

一、美和道的原初意

我们先来看一下道与美各自原初的含义。“道”本身和“美”就是两个不同的汉字,《说文解字》中对“道”的解释最先是:“道也,从u从,一达谓之道,徒皓切,古文道从寸”。 “道路”的意思,最后由自然意义上的道路引申为社会意义,最后为形而上的意义成为囊括天地万物之“道”。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是儒道两家都通的。比如《论语》中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 当然“道”的这种原初意义在《庄子》里面也有体现:“道行之而成”。道和路可以互相解释。庄子一般采用遮诠方法来说道,尤其是像“道可道,非常道”所界定的“道”,但他的后学还是给“道”下了定义,各派都有不同的界定。鲁迅先生在《闰土》结尾写到:“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兹举出来一来和《庄子》里面对“道”的解释互证,二来说明“道”的原初意并没有消失。最后他才逐渐演化出万物之方法原则。后来宋儒大讲理学,“理”字与“道”有密切关系。现在有“道”、“理”二字仍然联用。

而“美”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则是“从从大,莽在六畜主给膳,声此也。美与善同意。臣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无鄙切,西戎牧莽人也,从人从莽,莽亦声,南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莽,此六种也。西南k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桴浮于海有以也’去莽切古文羌如此” 尽管对“美”字的解释意义还有很多,肖兵有专文讨论美的本来意思的文章。 按《说文解字》的意思是之所以“羊大为美”是因为味道好。这里主要突出一个“味”字,还有人解释为“羊人为美”这是从审美人类学来说,以《尚书・尧典》“夔,吾命汝作乐,夔曰,吾‘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o庸孝友)’” 有学者解释为,在一人的带领下,大家带着兽面装饰来跳舞。涉及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美”字意义为人们带上羊头装饰所跳的祭舞。

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许慎的这种解释。“甘也”的意思主要是从味觉上来说,为说明饮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有学者甚至追溯到商朝尹伊之所以能够相国,与他掌管御膳和高超的厨艺不无关系。《道德经》就有“味无味”,老子就不可名言的道,提示后人去品味(当然不是指那酸甜苦辣咸,而是无味之味。)。后来到了审美自觉的魏晋南北朝,具有代表性的宗炳有“澄怀味道”之说。“山水以形媚道”以至于“以玄对山水。”到了宋代苏轼也讲“酸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跟现代跟“道”和“理”联用的情况类似,“味”和“道”也联用为“味道”现在我们品尝食物时不可避免地用“味道”。不过仅仅是针对食品的味而言,不含有形而上的意思。古典美学对审美感官中的味觉情有独钟,这也是古典美学的一大特色吧。

从体验“道”和体验“美”的感官参与程度来看,抽象的“道”借助于具体可感味觉显现从而被我们把握。老庄开创的道家美学功不可没。关键问题是现在的美学原理教材都把视觉、听觉作为人类最主要的两大审美感官,当然这两大感官也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和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诉诸于视觉的是绘画等等,诉诸于听觉的是音乐,最高的艺术是舞蹈,一切艺术的形式最终趋向于音乐。当然审美体验过程,需要全身心的参与,从大多数情况看是这样,针对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感官参与程度就不一样。从艺术分类和审美感官的功能各异来看是这样。体验“美”的最主要感官是视、听感官。而把握“道”的最主要的是味。把握美和把握“道”的途径不一样所以不能等同。但如《易传》所言,都殊途而同归。最终在指向自由、无限的精神境界上是相同的。

从审美心理机制来看,人体的各个审美器官都是相通的,艺术欣赏的完成需要借助于各个审美器官的配合,如欣赏一幅画时,借助于背景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如最高级的艺术―舞蹈就是音乐、肢体动作的有机结合。《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侵入使孔子忘记了美味。这是古人已经发现审美感官互通的一个例证。这里还用了‘肉味’来做对比,更加证实‘味’的独特性。

从社会基础来看,人们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吃穿的要求,然后才去追求艺术。古代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工艺品多为不愁吃喝的贵族所享有。但美在超越于现实生活时又在回归于现实生活。美感超越于味感,但美感最终还是要归于味感等次一级的感觉。从温饱问题的解决上升到艺术的享受,这是符合历史的逻辑发展。

从艺术传达的角度看,审美对象的创造者,在构思艺术品时,往往是要借助于灵感的构思在一瞬间完成,但在灵感来临的前期准备阶段,是最痛苦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相关的物象反复出现,但总是没有头绪。这种内在的感觉不可看,听不到,可以恰当的用吃在肚里的食物味来形容。当艺术家把艺术品从心里放到现实中来时,艺术传达还未完成,艺术欣赏者如何欣赏,怎么接受,人的审美感兴能力有大小,可以给他们指点迷津,即去‘味’,不断地品味,以诗歌来说,古人最讲究涵泳品味。审美能力强的人,在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时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来表现。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也会如此,因为审美欣赏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再创造。如何再一次来体现呢,那就只能是回味了。审美体验需要一次次的体现,每一次又有不同的感受。《庄子》中记载有关于审美体验的故事,颇值得进行玩味。对理解艺术欣赏很有启发。

对于不同的审美取向,我们专门用审美趣味来解释。借助于“味”,“美”和“道”才有了联系。这是“道”和“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除了一般的用法和意义外,再来看庄子对“美”和“道”还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庄子一般所提到的美就是形式美,美只是一个日常用语。我们也可以从《论语》里面找出旁证:《论语・里仁》‘里仁为美’这是美的一般用法,孔子只说了“里仁”是美的,却没有说“里仁”是美,反过来推不出美是“里仁”。所以这里只是讨论美的事物,而不涉及什么是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所以美是要和善等同起来的。所以美和善被等同起来,这影响道后来美学中的美善问题,善于论辩的名家很可惜没有讨论什么是美。这对中国古典美学史来说可算是损失。《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是将美善联系起来对比讨论,而且在这里面老子也并没有提出什么是美。换言之,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见对“什么是美的”这一问题在先秦典籍里面已经有了充分的讨论。而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仍然是很少涉及。而《庄子》里面却涉及到许多,正好弥补这一不足。

充其量用“美”字修饰限定的所指的只是形式美,不被他肯定。藐姑射之山居住的是神人,而不是美人。尽管他“肌肤若处子,吸风饮露”。是没有“神”和“德”作为内充的美,庄子还举其他的例子说明这一点,小猪见其死去的母亲跑掉了,得出结论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使其形者就是庄子所说的神,庖丁解牛中就多次引到了神,“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可见在这里庄子不但看重形,更看重神。可见神在庄子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形有多重要。相反的即使长得畸形、丑陋的人如果他们有神或德作为内充的话,也会焕发出无限的光彩,这样的例子很多兹不一一列举。

二、庄子所追求的“道”之美

庄子不认为其为“美”庄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这种“美”,而达“道”之人关键在内容上要有“美”。“美”在庄子看来是通向“道”的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目的。综合“美”在《庄子》中出现的次数可以得出,几乎都是它的一般意义,(庄子把“道”拉向一种无限的境界之后才开始跟“美”发生了关联。)当然这种影响是互动的,当我们阐释一件艺术品要表现“道”,有的借具象的东西来表现,但庄子更先抢了一步,他要超出具体的象,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拿“味”来说就是味外之味,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详细讨论这一点:

超越了具体的象,而讲求一种象外之象,如象罔得其玄珠的故事,象罔是影子之外的影子,也就是象外之象。“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粟杆髦而不得也,使象?,象?得之,黄帝曰:‘异哉象?乃可以得之乎。明得w者非用心也,象罔然即w也。” 聪明技巧是得不到“道”的,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应帝王》中,庄子还举了巫咸象壶子的语言故事,壶子通过相人,可以知道人的生死,别人都怕他,他前后相了壶子三次,最后一次展示以“太冲莫胜”之象时,巫咸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一种与天道合一的象外之象。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主张。也就是庄子三籁中的天籁,当然达到这一境界是很难的,“绝迹难”夔一足走让人更怜悯的了,而蛇无足而行更加让人可怜,但是蛇还是要借助地面,还是会留下痕迹,而风走过的时候,直接连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才是庄子所欣赏的。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我们的同情。

而那些囿于具体之象,自得于一己之美的人成为庄子批判的对象:在《秋水》篇中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美全在自己的囊括之中。最后只能被大方之家所嘲笑。另一则故事为得到腐鼠的gR在耀武扬威,自以为得了至宝,其实不是的。抢榆坊而止的斥?燕 ,都是只停留在具体事物的美上。这样的“偏于一曲之士”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同样,逆旅二人,其一人美而其一人恶,其美者自美,恶者自恶,美者不知其所以美,恶者不知其所以恶,这里主要显出美的日常用法。相比自得于一己之美的妇女,男主人更喜欢面恶的人。只有男主人公的态度符合庄子的审美态度,无所美而无所不美。这三个故事有深层的内在联系。

庄子之所以批判,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往往是靠不住的,暂时的而又多变的,而且以“骊姬”为例这种感受性通常导致一种不确定性,原来婚后的生活是美好的,她后悔当初自己的哭泣。人世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如梦一样。庄子最喜欢谈梦,他不光以梦为例,而且自己也经常做梦。这显示出人生的一种荒诞感。著名的“庄周梦蝶”的故事可以做多角度的解读,徐复观先生借助佛家的镜相理论,做了精彩的论述。“混沌”的寓言故事当然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版本,混沌的不可分割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所尤其应当重视的。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毁于成。因为“道”无所为。

三、通向“道”之美的具体路径

那么问题是如何突破这种有限的象,通向无限,庄子指明了一条路径,即忘的路径,庄子指出“形有所美而德有所忘,”只有忘了形体的丑恶,才能感受到支离疏的美。忘有几个层次,忘智,最重要的是忘我,庄子用了“心斋”,“坐忘”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这是庄子最终强调的,庄子是从内在的心和外在的行分别给我们强调,先从外在的行来看,就是“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而从内在的心来看,就是“心斋”,“澡雪尔精神”忘不仅是要忘天下,只有把不能忘掉的给忘了,这才是“诚忘”。这就发展到后面的“圣人体无”当然无并不是没有,而是超越了具体的有。只有内心空虚,才容得下万有。

庄子认为有了忘掉一切的精神时,内心就空虚,进入一种澄明之境,在这一境界中,我们所能够体会到的就是天地之大美无所不包的境界。这也就是庄子美学精神。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我们不一定把这个概括进来。要忘物,首先要齐物,齐物有很重要的两方面,第一方面,齐同万物,第二方面,齐同物论。在齐万物的时候庄子说“厉与西施,道通为一。”“是以臭腐复化为腐朽,腐朽复化为神奇。”即使是差异之大的“腐朽”与神奇也莫不如此。人之好名斗智,一定是在争斗、计较的过程中,人迷失了自己。庄子看出了这一点,他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顺着自然之性来,人不可能是全职全能的,生来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但这绝不是向自然的妥协。毕竟人的能力在一定阶段内有限,不可能什么都会。庄子提示应当正视这一点,而不是轻易就耍滑头。

审美体验和体道的精神是一样的从这方面说,“道”与“美”才有结合的可能,不过这是近代以来美学学科独立出来之后才有的事。从这层意思上来看可以把庄子的“道”称为美。通过审美就会有通向自由与无限的可能性。这是很高的境界,庄子在开篇《逍遥游》中九万里而南行的鹏也就借助风,列子只能御风而行都避免不了要借助外物,这都不是庄子赞许的,因为他们都是有限的,被外界条件束缚住,不得自由。庄子理想的神人是“无己”的。郭象注庄时就用“独化于玄冥之境”。有助于后人更好的理解“无待”、“无己”的状态。《道德经》中就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说“道”的重要性。道不可用知识来求取,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玄的意思就是黑、就是远,这是一种无限之境,当然他不是一往不返的。郭象注庄的时候,还是指向人间社会。除非我们隐居山林,与人世隔绝,庄子认为这只是“小隐”非“大隐”。在庄子所看来的人间,是一个争夺不断的世界。人间是充满痛苦的,我们如何处在人家呢?庄子似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大社树因为不才而从存活下来,而雁因为不会叫鸣而被杀。庄子得出结论,让我们处在“材与不财”之间,那棵大社树真的无用吗?我们可以逍遥乎寝卧其下。这是庄子针对惠子“子之言大而无当”时提出来的反驳。大瓠并不是真的无用,可以用它浮游在江海之上。面对自然界是这样,面对人类社会呢,庄子在《应帝王》中也给我们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人不过是要生活在自然中,而且还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避免不了要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中,面对现实的枷锁,只有解放心灵,如王博所说,做自己精神上的帝王。要顺其自然之性来看待,把左手变为弹弓,我就用它来打鸟吃。把右手变为鸡,我就用它来报时。所以庄子又看来在肯定命运的存在。总之就是“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如何处世,关键就看对枢把握的怎么样。可以让心灵自由自在的逍遥起来。庄子的自由精神就是游的精神。

除了“道”通向自由与无限之外。道还有更广泛的含义。美也不仅仅指向自由与无限。

在三种相互层层递进的美中,贯穿着庄子著作的全部线索。当然在这一审美境界中,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这样。道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道甚至在“屎溺”而对于一个审美感兴能力很强的人,无论一花一草皆可如我胸怀中,这是不可否认的。这是道的便在性。还有一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的本质就是指向人的自由与无限。自由可以对应于庄子的逍遥游,庄子对自由的思考是深刻的,在当时大变革的时代,庄子探讨人如何安稳的生活下去。不被外在的痛苦所折磨。当然庄子想到的是艺术人生,是审美化的生活。只有在忘掉一切之后才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

以《大宗师》为例,从题目入手,我们要宗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道””是“造化”,庄子在这里面也讲了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造化将要炼铁的时候人类要求造化必须把自己铸成干将、莫邪,造化就认为这是不祥之金。 “人耳、人耳,”也许是庄子对人类发出的悲叹。

当然“道”“生天生地,长于万物而不为老”。“天得一以宁,候王得一天下以清,”美是没有这么大功能的,从审美发生学来看,人们对于美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审美,从功利到非功利的过程。美的产生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审美的人他的人性是多方面的,但他还是一个人,而不是变成了神,不具有遇水不湿,遇火不热的功效。

不过道不是一种非实体性的存在。有些教材认为庄子有一种主观化的倾向,对于“道”的理解,从老子而来。不过老子的“道”中不可以理智寻,不可以寻,有“庄周梦蝶”的故事带来的主客关系,跟西方的主体间性的关系是有相同之处的。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对象的一种完全消融是有重要意义的。区别于西方传统主客观的对立。只有从这三点来说,庄子的“道”与美才能等同起来。除此之外,从《庄子》通篇来看,“道”是占主体性的。

四、结语

庄子如何准确的理解“道”是打开庄子美学的一把钥匙,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于“道”与“美”的关系和后人对“道”与“美”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点不同之处。只有我们在追寻美是什么这一命题时,美才说是“道”,而在追问“什么是美的”时,是与庄子所说的美含义相同。所以理解庄子美学就更加需要准确把握庄子“道”与“美”的关系。

注释: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二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二下。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二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四上。

③参考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著《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④(汉)孔安国《尚书注疏》附释音尚书注疏卷第三,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⑤春秋战国,庄周《庄子》南华w经卷第五四部丛刊景明世德堂刊本。

上一篇:小号的气息以及所产生的作用 下一篇: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