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16 01:32:23

初中地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以“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拓展性。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感悟,实现课堂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教学模式;小组讨论

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最为关心的问题。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在教学当中,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点方法,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共同提高。“自主探究”教学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在初中阶段,切实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经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感悟。

一、指导预习,目标导课,提示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明确学习的目的,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预习是自主探究的开端,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教材体系,从内容上理出知识线索、划出重点难点,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目标导课堂,让学生有桃子可摘。首先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跳一跳也能实现;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余力的。上课伊始,我将自己依据以上标准设计的导学提纲发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明确本节知识的整体地位,教材重点、难点的要求。

目标明确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是学生独立阅读,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核心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讲课的真谛不是“全盘授予”,而是“相继诱导”,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掌握知识。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同时,教师要巡视课堂,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要单独辅导,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的疑难,作为后面启发点拨的重点对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二是一定要注重地图、地理图表的阅读,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三是地理课标要求我们用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因此特别强调学生不但要思考学习重点,更要关注教材中的活动题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积累自学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定向,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铺路搭桥。

二、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各小组的学体程度相近,便于进行小组间比赛、竞争。在课堂上,各小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启发点拨,归纳升华

在小组讨论,部分小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后,教师结合前面所掌握的情况,相应地进行启发、点拨、补充订正,将学生讨论所得结论引导到一定的深度,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穿插读、议、讲等过程,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基本解决重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

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期间,教师应贯彻该教学模式的主旨,以学生为主,充分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彩萍.中学地理“引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0):39-40.

[2]蔡素云.浅谈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J].学苑教育,2013(17):86-87.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英才学校)

上一篇:垂直电商高估值假象? 下一篇: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