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文化火火红红

时间:2022-07-16 12:25:42

让农村文化火火红红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农村基本实现了镇镇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民基本住上新房。当然,广大农村的发展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建设明显滞后。

农村文化发展不平坦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还存在地域差异、发展不均等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各地县镇和农村的文化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农村,所谓的文化活动室就是几根凳子加几张桌子。就算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有这种现象存在。浙江温州市的芦浦村至今都没有文化大院,尽管去年底,镇上将浦苇村的老人会改造成文化站,给了2万元的补贴,但这也非常有限,村委会主任杨平贵说:“文化建设是个无底洞,要办好的话,2万元肯定不够。”

农村文化活动非常单薄。在各地农村,一说起村里有什么文化活动,村民的回答大同小异,并颇为简短:“扑克、麻将。”在被问及“文化下乡”活动时,他们不屑一笑地说:“那不过是每年走走表演的过场而已。”有学者对此分析道,因为看不到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切身利益,不少农民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

农村文化发展要考虑村民实惠

有研究表明,农民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正在逐年上涨,而且越富裕的农民,文化需求越旺盛。面对这样巨大的需求,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呢?

以前,“上面送什么,农民就得看什么”,农民实际上缺少文化的选择权。要调动起农民参与文化活动、长远地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从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出发,发展农村文化。云南大村的“文化惠民”工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工程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创新了很多文化载体,例如成立“农民演艺协会”,开设“网络培训学校”,组建“文化产业合作社”,等等。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以网培学校为例说:“农民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农民什么时候需要,学校就什么时候开放。”“让农民有自由选择文化活动的权利,这就是很好的效果了。”

破解农村文化发展难题

农村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但又是民生的重要组成。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广大农民兄弟,都在尽力破解这道难题。

农村文化有着广大且深远的悠久历史,包括形而上意义上的内容,即从村规民约到节庆礼仪在内的一整套农村文化传承。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应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保护并发扬农村传统文化。例如,北川小寨子沟的西窝羌寨在开发之前,许多羌族传统文化已处于消亡边缘,但开发之后.迅速焕发活力。

农村文化还包括形而下的内容,即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场所设施。把农村文化场馆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要科学,布局要合理。近年来,四川邻水县多方筹措资金、科学规划,开辟农村文化阵地,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7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6个,全民健身路径2条。

不管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都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四川绵阳市为达到“村村有书屋”,目前财政已投入近千万元。5・12地震灾后重建中,绵阳市还将市农家书屋管理服务中心列入了新闻出版灾后重建项目,投资600万元,预计2013年将建成投入使用。

上一篇:“智能”海报 下一篇:“收益率”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