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版图跨入“高铁时代”

时间:2022-07-15 02:43:11

中国经济版图跨入“高铁时代”

12月7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该会议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显示了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有的地位。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说,高铁已成为中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将扩大对高铁的投资。

全国的“一日生活圈”悄然成型

京沪高铁“和谐号”CRH-380A于3日在中国山东南部试车成功,以486.1公里时速再度刷新全球铁路营运试验的最高速。

总投资2209.4亿元人民币的京沪高铁创造了数以10万计的就业机会,11.4万多人因高铁找到工作。高铁每天投资达到1.9亿元,每天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11万立方混凝土,更带动沿线地方与高速铁路建设相配套的多个行业发展。京沪高铁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国土面积占全中国6.5%,人口占全中国1/4,GDP占全中国40%,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京沪高铁通车了,未来数年内,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全国的运输格局将重新洗牌,经济版图也将由此改变。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其中包括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后,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据了解,郑州至西安的高铁在12月初试车,车程二小时;哈尔滨到大连、北京至石家庄、石家庄至武汉、上海至南京、南京至杭州、杭州至温州、天津至秦皇岛、上海至杭州等多条高铁的通车日期,也都在2011至2012年之间。

从零到世界第一不到4年

中国高铁近年来的发展可以用神速来形容,2007年4月18日以前,中国还没有可以称为“高速”的铁路。如今不到4年,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已达到7531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超过30%,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发展规划于2004年1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6次提速,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涤等干线开行时速200至2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标志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

根据2008年调整后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将以“四纵四横”为重点。“四纵”包括:北京一上海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北京一武汉一广州一深圳(香港)高速铁路,全长2350公里;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全长1612公里;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铁路,全长1650公里。“四横”包括:青岛-石家庄-太原高速铁路,全长906公里;徐州-郑州-兰州高速铁路,全长1346公里;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全长1922公里;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速铁路,全长2264公里。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Z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提速路线,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90%以上的人口。

综合效益将陆续显现

专家分析,高速铁路发展将对经济产生以下积极效益:

更紧密的联动将使企业受益于较低的劳工、土地及公用服务成本,进而加快未来十年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铁的客运量增加逐步消除铁路货运基础设施面临的瓶颈,有助全国一体化程度更高的产业供应链之发膨。

高铁之快速联系,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使财富分配更加均衡,并将促进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需求;

收入增长将促进消费成长,惠及高铁沿线城市,促进非必需消费品零售及旅游业之发展,相关产业必能增加大量商机。

高铁路线经过的二、三线城市,投资机会势必增加,有助吸纳更多外来投资,促进地区城市繁荣;有效促进铁道、桥梁的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高铁为大陆带来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高铁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生活方式转变等议题难以用笔墨形容,未来其潜在的其他功能和意义还将陆续显现。

对财富再分配发挥效用

根据有关统计,由于铁路网的发展,2009年的投资加速已加惠若干中西部省份,使其经济成长超过国内平均水平。2009年国内生产毛额总值增加最快的10个省份当中,8个位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及开支增长的排名也反映出类似趋势。收入成长最快的前10个省份当中,7个位于中西部地区。家庭开支增长最快的前10个省份当中,6个位于中西部地区。据统计,2009年,大陆中西部地区家庭的平均收入及开支的成长分别为11.9%和1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7%和9.1%。不久的将来,中西部铁路高铁化之后,预期这些数字必然攀升。

根据铁道部的统计,在缓解货运拥塞方面,我国铁路网络已是全球货运密集度最高的铁路网络之一,2094-2009年,货物运输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6%,但铁路网络长度仅增。长2.9%。长期以来,货运基础设施面临的瓶颈一直影响着运输成本,制约企业将业务迁往具备土地及劳工成本优势的内陆地区,发展高速铁路线网络肯定有助于改善物流运输,使内陆地区的经济成长将继续超过平均水平,并吸引制造企业及全国零售商进一步投入。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将增加房地产需求,进而推高内陆地区的房价。已经拥有或拟建设高铁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往往超过一线城市。但铁路高速化发展,一、二、三线城市可串连成一日生活圈,有助缓解城市居民的房价压力。根据天津经济发展协会最近的数据显示,京津高铁于2008年8月1日投入运营后,当年天津销售的房屋中,超过15%系出售给北京居民。因此,预期即将展开的高铁网络扩张将对铁路沿线城市产生类似深远效应,今后将有更多欠发达的内陆城镇也将受益。高铁将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财富再分配,进而对解决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发挥重要效用。

助力“腾笼换鸟”产业转型

根据铁道部的数据,已投入营运的高速铁路网络总长6552公里,长度居全球之冠,且于2012年之前将再增加1倍至13000公里。其中包括新建的高速联机以及为时速200--250公里的列车而进行升级的现有轨道。

近年扩建铁路的经济意义非常明显,例如增加就业、增加原材料需求、增加旅客流量以及节能减碳等。据铁道部的一位官员表示,2009年的铁路工程增加了约600万个工作岗位,产生2000万吨钢材以及1.2亿吨水泥需求。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之外,大陆扩建运输基础设施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即推动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迁移、改善物流运输、振兴房地产市场以及促进旅游及消费行业发展的相乘效应。

铁道部计划未来十年在全国进一步建设34000公里铁路(其中18000公里为高铁),进而更紧密地连接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省份,这些建设规划可能会于2015年完成。按此推估,大陆铁路长度的年增长率达到5.7%,几乎是倍数成长。上述计划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把业务迁至内陆地区,惠及中西部省份的经济。较低的劳工、土地及公用服务成本大为降低,纷纷吸引如英特尔、台商富士康及惠普等重要的国际大型企业将业务重心移师成都、武汉及合肥等大型内陆城市,或在这些城市建立新的加工制造中心。同时,这样的结构调整也将促进沿海的富裕省份落实“腾笼换鸟”政策,集中资源转型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及服务。

上一篇: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下一篇:“高学历难民”,各国政府的烫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