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年制大专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思考

时间:2022-07-15 07:44:51

对三年制大专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思考

【摘要】文章就高职院校在物理教学方面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作了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提出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个体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选择

一、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特点及差距

1.专业的多样化导致物理教学内容的差别。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要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来决定的,各专业的性质及特点都各不相同。物理学作为

一门基础学科,对设置该课程的各个专业,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和专业的相关性。而对于一个特定的专业,物理学实际上已经成为把物理学的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的一门边缘学科,如医用物理学、工程物理学、影像物理学、机械物理学等。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要求和侧重点也大不相同,教学大纲的设置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规划、要求来制定。

2.实验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各专业的实验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多,各专业的特点也很突出。而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目前大多都还是停留在最普遍的基础课实验阶段,实验条

件和实验环境在充分体现和满足专业特点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具有专业特点的物理实验仪器不够充分或没有,如空吸作用、电泳和电渗、光电比色计等;(2)课时紧张导致与专业相关的物理实验只讲不做,流于形式;(3)实验室条件距要求相差甚远,如X线特性的验证、X线半价层的测量、X线照射量率的测量等,这些实验只能在条件完善的实验室才能进行。

3.物理教师缺少与专业相关联的知识储备及实践活动。物理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在承担高职院校各专业的物理教学中,基本都缺乏对所任教专业深入细致的了解,缺乏针对和专

业知识相关的边缘知识的充电学习和实践探索,从而使物理教学和专业知识不能更好地相融,对涉及专业知识的物理教学内容经常是避重就轻、主次颠倒,教学过程空洞而又乏味,不能游刃有余。而恰恰这些和专业相关的物理知识正是该专业的学生最应该着重掌握的。比如,在对血压计原理的教学中,若教师亲自实践过“血压的测量”再进行教学,和没有实践过相比,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二、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能,一是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为后续专业课奠定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二是在全方位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中,物理教学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特点及差距,笔者认为,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1.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突出专业特点。物理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开设在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中。尽管很多内容相同,但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内容的重

点、难点是大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同样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特点优化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完成教学内容。对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授课内容,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逻辑性强、推理缜密的内容,应当采用“问题―探索―精讲―归纳”的方法,如连续性原理、伯努利方程、多普勒效应、感应电动势等;对于和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的内容,采用了“演示―讨论―点拨―实践”的方法;对于直观性强或侧重于了解的内容,则采用“观摩―讨论―阐述―自学”的方法,如虹吸现象、毛细现象、电疗和磁疗等。当然,良好的教学方法可灵活运用,合理搭配,再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每节物理课都上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这也正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以及教学活动的综合性与开放性的具体体现。

3.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个体有着更强的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基础和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特点,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

萍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方式。比如,课堂中的提问方式和所提问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决定;成绩考核也要把学生个体的基础和程度加以考虑,不能一蹴而就。既要鼓励个体,又要把握同步,尽可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提高。

4.优化选择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也必须遵循此教育规律,既要针对教育对象不同个体“人才”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教材”的特点,把两个“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综前所述,我们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不同进行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正是具体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原则的充分体现。总之,所谓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都是针对具体专业、具体课程内容、具体学生个体等来完成的。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心灵与思想上的密切交流乃至全方位积极互动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来优化选择教学方法。为了更

合理地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并行之有效地加以运用,教师还必须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逻辑学的进修和学习。教师对教学方法多样性的认识越充分、对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物理基础情况了解越深入、对教材的内容了解越深刻,则选用的教学方法就会越生动、越巧妙、越实际,当然这也就是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1.完善和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不仅仅是因地制宜,更要创造和完善条件来进行。比如,讲X线的产生和X线机的原理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X射线管,再带他们到合作办学的医院放射科见习X线机,之后进行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随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是一个精心设计、细心揣摩的过程。在此之前,首先要做到多方面了解学生、全方位吃透教材;教学

过程中,更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提问、作业、课下交流等形式随时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以便总结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利弊,更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

3.加强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从容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加强物理教师对各种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学习。(1)安排物理教师跟某专业课教师系统性地随堂听课,这要由学院教务处像工作任务一样作系统安排,并作适当考核,否则会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2)定期听取专业课教师的专题讲座;

(3)对物理教材中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虚心请教专业课教师;

(4)由学院委派到专业网点定期进修或见习等。总之,接受过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物理教师,能够更加从容地胜任高职院校中各种专业的物理教学,从而更加合理地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润梅,刘滔,饶藏君.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面向专业倾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2]王小林,颜晓兰,巫丽霞.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J].职业时空,2008(6).

上一篇:聚万象于方寸的腕上艺术 下一篇:当对冲基金来敲门,Trick or 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