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2:19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1

当前,“三农”新闻宣传面临政治机遇、社会发展机遇、“三农”发展机遇、新闻改革机遇。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造;三是要辩证地看待“三农”的现实问题;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力量给予强力的推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农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近两年,我国新闻媒体加强了“三农”方面的宣传报道,为在全社会形成重农、支农、护农的氛围做出了贡献。但是总起来看,现在的“三农”宣传还没有形成新的突破,与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三农”新闻宣传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媒体既记录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影响,不同的时代为新闻媒体提供着不同的宣传报道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三农”新闻宣传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机遇期,一是以及其后的、时期,再有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说,当前,“三农”新闻宣传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这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关系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加大“三农”新闻宣传力度,提高“三农”新闻宣传质量,开拓“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创新“三农”新闻宣传方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政治机遇。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从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到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以及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5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等等,力度空前。这为我们新闻媒体加强“三农”宣传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环境。“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如户籍制度改革、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方面的尝试,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为新闻媒体的“三农”宣传提供了很大的报道空间。

社会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通常将工业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级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一般而言,工业化中期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有关专家对我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广大农村和9亿农民的小康是不可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基本国力达到一定程度,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使得新闻媒体所报道和反映的关于“三农”的意见和呼声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有了最终落脚点。

“三农”发展机遇。自从80年代初期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建立以后,我国“三农”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调节“三农”内部关系来进行的,包括完善家庭承包与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村民委员会直选等等,真正触及“三农”外部大的发展环境的举措很少。应该说,现在,我国“三农”工作已经处在攻坚阶段,很多长期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当中,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坚冰正在打破,道路曲折漫长。在这种除旧布新的时代,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碰撞,会涌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社会生活如此富于变化,人民群众的创造丰富多彩,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天地,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报道题材。

新闻改革机遇。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服务大局的同时,普遍加大了新闻改革的力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各种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新闻媒体社会价值和赢得受众市场所必需。我国是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将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越来越广阔的前景。而且,有1.3亿农民已经走进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到处可见农民的身影。关注农业、农村,满足在乡农民和离乡农民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将是新闻媒体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在当前的新闻媒体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一种都市化的浮躁现象,一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热衷于追逐明星、炒作新闻,为了追求卖点,大家互相转抄转载,甚至不惜夸大新闻事实。这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终也有损于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真正有社会责任感、有市场远见的新闻媒体,不妨加大“三农”报道力度,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领域,把自己的媒体推向更有潜力更值得开拓的市场,把大量有力度、有深度、可读性强的“三农”新闻推向全社会。

“三农”新闻宣传的着眼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三农”宣传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笔者以为,当前,做好“三农”宣传,应该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和突破口,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着力点,以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

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一方面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各界人士的认识。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推动全社会关注“三农”,我们新闻工作者本身首先要关注“三农”。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主要应该包括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三农”内部和“三农”外部同时想办法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包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认识,对农民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国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认识等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农村基础设施陈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权益屡遭侵犯等问题有待彻底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既有多年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需要长期努力、多种措施并举。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科技,也要靠信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作用更加明显。家庭承包经营制实行以来,如何实现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大市场的衔接,一直是个问题。在农民不知道种什么的同时,市民也不知道吃什么,因为农产品市场空前活跃,人们要吃得有滋有味且有益健康,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名目繁多,难以搞清。人们特别需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新闻媒体为“三农”服务,主要应该包括政策信息服务、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和健康生活服务等等。政策和科技,本身也是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传播到农村和农民中去。同时,新闻媒体也要把“三农”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全社会,以引起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服务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要。因为,更仔细地看,“三农”新闻宣传实际上有两个层次,即“三农”内部层次和“三农”外部层次。在“三农”内部层次,新闻宣传主要解决信息服务问题;外部主要解决为“三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问题。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主要在“三农”以外,大的宏观环境的改观,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是“三农”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三农”新闻宣传的落脚点。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又很低,所以他们的正当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新闻媒体的力量来自它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维护社会公正是新闻媒体的天职。为农民说话,维护农民权益,呼吁全社会平等、公正对待农民,新闻媒体义不容辞。农民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民利和政治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最主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以及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权益;农民的民利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内部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农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农民的国民待遇以及这个群体在国家决策中所处的位势。

以往,我们关注的多是农民的经济权益和民利,对农民的政治权利关注不够。经济权益要靠政治权利来保障,维护农民权益(权利)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三农”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而维护农民政治权利则是维护农民所有权益(权利)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

需要注重和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人们常说,要带着感情才能做好“三农”工作,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同样需要带着感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对农民的命运视而不见毫不关心的人,能够写出有感染力、能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新闻作品来。农民工工资和待遇问题,经过众多新闻媒体的持续关注和大量报道,引起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公众的关注,终于在2004年的春节前,带来兑现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待遇的热潮,并带来一系列建立保障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讨论。这是新闻媒体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当中的成功之举,体现出新闻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力量,而媒体的力量是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广泛的人文关怀为前提的。

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造。很多新闻工作者一直非常关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创造,写出了不少有价值有分量的新闻作品。但是客观地说,以往的新闻报道,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变化宣传较多,对农民的创造关注不够。而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都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农民都在进行着新的创造,关键是要发现它,挖掘它。新闻工作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农民是实践的主体,农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是“三农”新闻的不竭源泉。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与农民和农村干部交朋友,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什么事情使他们高兴、什么事情让他们发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更多新闻线索,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是要辩证地看待“三农”的现实问题。“三农”问题既有历史上累积形成的矛盾,也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既有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基层干部工作上的原因。既有“三农”内部的因素,也有“三农”外部的因素。“三农”问题牵涉面很广,往往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角度看,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版权所有

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事业、保护农村干部积极性和维护农民群众权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与安排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利益冲撞。所以,“三农”宣传在强调一个问题时,要考虑另一面的问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

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三农”宣传面广线长,难度较大。在大农业领域、宏观层次上,有农业、林业、水利甚至包括气象、电力、机械、金融、保险等等;中观层次上,有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资、贮藏、运输业等等;微观层次上,有粮食、棉花、油料、肉蛋奶鱼以及瓜果蔬菜茶叶等等。在农村领域,除了农业、乡镇企业等经济内容,也有乡村政治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等社会内容。在农民领域,内容则更宽泛了,在当今的中国,农民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把中国的“三农”问题弄通吃透非常不容易,有很多“三农”战线上的干部、专家,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研究或解决其中的一两个问题。搞“三农”报道,要比从事其它方面的报道复杂得多、费心费力得多。况且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到农村采访避免不了吃苦受累。所以,搞“三农”宣传没有点吃亏吃苦的准备,没有点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2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媒体既记录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影响,不同的时代为新闻媒体提供不同的宣传报道机遇。当前,“三农”新闻宣传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这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关系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时期。市级党报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加大“三农”新闻宣传力度,提高“三农”新闻宣传质量,开拓“三农”新闻宣传领域,创新“三农”新闻宣传方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实现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三农”工作千头万绪,“三农”宣传究竟该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做好、做新、做出成效?

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粮食总产量连年下降、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农村基础设施陈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权益屡遭侵犯等问题有待彻底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既有多年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需要长期努力、多种措施并举。我们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以宣传“三农”为己任,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提高认识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新闻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认识。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推动全社会关注“三农”。新闻工作者本身首先要关注“三农”,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主要应该包括对“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三农”内部和“三农”外部同时想办法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包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的认识,对农民是具有平等权利的国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认识等等。

强化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科技,也要靠信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作用更加明显。家庭承包经营制实行以来,如何实现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大市场的衔接,一直是个问题。在农民不知道种什么的同时,市民也不知道吃什么,因为农产品市场空前活跃,人们要吃得有滋有味且有益健康,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名目繁多,难以搞清。人们特别需要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新闻媒体为“三农”服务,主要应该包括政策信息服务、经济科技信息服务,社会文化信息服务和健康生活服务等。政策和科技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传播到农村和农民中去。同时,新闻媒体也要把“三农”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全社会,以引起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种服务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要。因为“三农”新闻宣传实际上有两个层次,即“三农”内部层次和“三农”外部层次。

在“三农”内部层次,新闻宣传主要解决信息服务问题,外部主要解决为“三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问题。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主要在“三农”以外,大的宏观环境的改观,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把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作为落脚点

维护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是“三农”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三农”新闻宣传的落脚点。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很低,他们的正当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新闻媒体的力量来自它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维护社会公正是新闻媒体的天职。为农民说话,维护农民权益,呼吁全社会平等、公正对待农民,城市党报义不容辞。农民权益包括经济权益、民利和政治权利。农民的经济权益最主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以及合法劳动获得报酬的权益,农民的民利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内部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农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农民的国民待遇以及这个群体在国家决策中所处的位势。

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好的问题

做好“三农”新闻宣传,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人们常说,带着感情才能做好“三农”工作,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同样需要带着感情。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对农民的命运视而不见毫不关心的人,能够写出有感染力、能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新闻作品来。农民工工资和待遇问题,经过众多新闻媒体的持续关注和大量报道,引起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公众的关注,终于在2004年的春节前,带来兑现农民工工资、改善农民工待遇的热潮,并带来一系列建立保障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讨论。这是新闻媒体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当中的成功之举,体现出新闻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力量,而媒体的力量是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广泛的人文关怀为前提的。

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实践和创追

很多新闻工作者一直非常关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创造,写出了不少有价值有分量的新闻作品。但是客观地说,以往的新闻报道,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变化宣传较多,对农民的创造关注不够。而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都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农民都在进行着新的创造,关键是要发现它、挖掘它。新闻工作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农民是实践的主体,农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是“三农”新闻的不竭源泉。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与农民和农村干部交朋友,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什么事情使他们高兴、什么事情让他们发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更多新闻线索,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是要舍得拿出版面宣传“三农”问题

要及时、全面、突出地“照转”、“受权”中央及省市有关“三农”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二是舍得下工夫解读政策,引导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解读又分直解和活解。直解就是进行理论、法规、政策辅导,像新华社的“法规解读”那样集中、详细地分解。更重要的是活解,即抓住学习、贯彻、执行中的难点,生动活泼地解疑释惑,增强

新闻的解释性和服务性。或直接回答读者问题,或推出正面典型,或讨论争议问题,或纠正错误偏向。同时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做好结合宣传文章,推动“三农”政策的贯彻执行。

四是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农”宣传面广线长,难度较大。在大农业领域、宏观层次上,有农业、林业、水利甚至包括气象、电力、机械、金融,保险等,中观层次上,有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资、贮藏、运输业等・微观层次上,有粮食、棉花、油料、肉蛋奶鱼以及瓜果蔬菜茶叶等。在农村领域,除了农业、乡镇企业等经济内容,也有乡村政治、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内容。在农民领域,内容则更宽泛了,在当今的中国,农民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把中国的“三农”问题弄通吃透非常不容易,有很多“三农”战线上的干部、专家,穷其一生致力于研究或解决其中的一两个问题。搞“三农”报道,要比从事其他方面的报道复杂得多、费心费力得多。况且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不高,到农村采访避免不了吃苦受累。所以,搞“三农”宣传没有点吃亏吃苦的准备,没有点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真正提高了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勇于为“三农”说话,加强为“三农”服务,带着感情去从事“三农”新闻宣传工作,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创造,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三农”宣传工作,城市党报的“三农”宣传就能有所作为,开创出新局面。

iPad引发纸媒突围猜想

4月5日,iPad如期而至,在美国的苹果专卖店开始发售。两天工夫,中国大陆已经有人拿到7这款产品。

在苹果推出iPad的同时,山寨版也被放到了柜台里。山寨iPad似乎物美价廉。比如一款名为台硕J10的山寨iPad采用了Intel Atom N450处理器+NM10芯片组、10.1英寸LCD、1GB的DDR,2内存、520GB的SATA硬盘、3300mAh电池,规格为290mm×150mm×18mm、0.9kg,并加装蓝牙、网络摄像头、WlFi、3G模块。与采用1GHzA4处理器、16GB/32GB/64GB的正品iPad相比,性能似乎更胜一筹。山寨iPad在规避了侵权风险后,跟iPad有九成相像。外观和配置,远不是苹果追求的对象。iPad最精髓的地方,是在这个平台上的应用程序商店。号称拥有十万种应用程序的AppStore,每天都有新的开发者加入新的程序。即便在外表上惟妙惟肖,但六耳猕猴跟孙悟空有本质的区别,唐僧牢牢控制着悟空头上那道紧箍,就如乔布斯控制着AppStore一样,乔布斯利用这个紧箍让iPad变成一个聚宝盆。苹果最出色的地方正是山寨厂商无法模仿的。

苹果表示,在iPad上市的第一天,在美国售出了 30万部,用户下载了超过100万个应用,并使用iBooks下栽了超过25万本电子书。分析师认为iPad上市后更多的创新性应用将被开发出来。

iBook不但是乔布斯新的赚钱机器,也让很多传统出版商看到曙光。

iPad能不能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收入,还得看中国独特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雅虎、谷歌纷纷败北,版权意识更为薄弱。纸媒和图书能否在网络时代成功突围,平板电脑是不是救世主,一切还得未来说话。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3

关键词:农业院校;三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①,“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实现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而农业高职院校的农业人才培养就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出热爱“三农”并能够学农、为农的学生成为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其中,农业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三农”教育,进行有效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要途径。

一、开展“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的办学定位均立足于特色,梳理各个农业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均围绕农业特色。农业高职院校以开设涉农类专业为特色,这些农业专业的设置是为农业事业输送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农业高职高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农、学农、为农专业能力与为农服务的观念,输送未来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才是农业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为此农业高职院校既要抓好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又要抓好学生的“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农业高职院校的生源已经由“95后”组成。不论是来自城市或是农村,目前在校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明显存在差别,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过农业生产实践,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数均为农民工子女,他们成长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又由于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对服务农村或在城市近郊农业企业工作的态度不明确。面对新形势下的学生情况,农业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中要进行为农教育是农业高职院校要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农业高职院校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为农思想的现状,并将专业教育与为农教育相结合,正确开展与与大学培养目标的发展相吻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去向主要是直接就业,在学生进校后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未来就业时,存在学生专业对口率不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未达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农业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要端正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对学生开展“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学习我国农业的通识教育和明确农业行业就业发展前景,通过为农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对农业、农民、农业工作者有正确的认识。

二、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现状

笔者对学生组织开展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为农思想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的“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对农业就业倾向进行了调查。总体上看学生对“三农”持正向的态度,他们对从事三农工作有愿景。但是通过调查问卷也发展大学生目前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存在不明确,对从事农业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偏见。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的比例各占一半。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来自城市里的涉农专业学生平时关注“三农”问题较少,并且很少主动通过媒体或书籍去学习专业外的农业政策。对农业院校的城市大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显然与他们的身份比较相称;另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变化是有体会和感受的,他们体会到农村的生态和生存环境在变好,但学生对这种感受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学生对宏观上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法规的认知非常模糊。所以来自农村的学生也没有更好的从理论或理性上认知农业的发展。第二,学生学农意愿强,学农途径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是“否需要加强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的选项,有约70%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农业知识。“您是否希望多学习农业政策、多了解农业经济现状”的选项中74.7%的学生是希望学校组织相关的农业知识普及的活动。可见学生除学习专业技能外对于学习农业知识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学生在目前在校期间的学农情、了解国家涉农就业政策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大三毕业实习阶段讲座、企业宣讲会、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课的简单介绍。高校对于涉农学生在校期间的“三农”思想教育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规划。面对学生强烈的学农需求,对于如何开展适合学生需求的“三农”思想引领的活动和途径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需要开展的工作。第三,学生为农职业认知和职业精神薄弱。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职业规划不清晰、缺少职业目标和职业精神的问题。“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既包括对本专业的热爱、对农民的情感、对农业的认识以及对农村的关注,并把投身“三农”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的意识。”②在调查中是“您是否主动关注三农问题”的选项57%的学生不会主动关注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学生虽然需求要学习相关农业知识,但又存在本身对学习农业知识的非主动性,这就要去高校要开展“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职业精神的培养方式也要符合95后大学生的接受度。第四,学生就业心态失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就业时涉农农专业对口多为艰苦行业或者工作地点在郊区。“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据有关数据显示,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70%以上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很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宁可放弃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城市寻找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去基层一些急需农业科技人才的单位。”③

三、开展“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农业高职院校应立足学生为农思想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学生作为学农、爱农、为农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三农的兴趣,从校园氛围、校园活动、学农体验、专业课程与实训、德育课程中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为农思想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为农职业能力和爱农职业精神。

(一)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所在。它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自由生活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④农业高职院校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农耕文化氛围。学生在良好的农耕文化氛围熏陶中成长是激励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学农的外在因素。在农业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农业高职院校办学的精神内涵、校歌校训、教风、学风要与办学特色相一致。在校园的环境硬件建设中,可以构建农业文化景观廊和专门的宣传栏加强为农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农耕文化,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随时随地学到农耕知识,感受农耕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三农”意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融入到师生的校园生活的全过程,才能使为农特色成为全校师生的内在价值观。

(二)以农耕文化的活动开展,培养学生“农趣”,激励学生“农志”

农业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第二课堂。高校在开展团学活动时应该组织开展具有农耕文化并符合“95后”、“00后”学生时代特点为切入点开展有有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具体来说,可以将农业高职院校的团学活动分为两类,一类为爱农敬业,乐于以农业事业为职业发展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系列的农耕文化讲座、农耕职业体验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农情类志愿活动,以多样活动为载体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类为以求真务实,提升职业技能的职业竞赛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农业类的技能大赛和专业性的技能比武活动。例如,种子鉴别技能比赛、园艺类专业开展插花、压花比赛、农业物联网设计大赛,以提升专业兴趣、培养农业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活动。

(三)对学生的“三农”教育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

除了在校园内开展各类活动外,高校还要建立农业教学实践基地。在调查中发80%以上的学生是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企业实践或基地实训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比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曾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永联村等。通过参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农业学院应该进一步深入与这些示范农村的联系,建立对口的农村人文教育基地,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总之,农业高职院校应该以校内农耕文化建设和校外农情体验基地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生学农、爱农、为农的内外载体来激发学生为农服务的决心。

(四)对学生的“三农”教育要充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

农业高校学生需要拓展“三农”知识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农”教育的功能。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讲授党历年关于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新政策和工作部署,并结合案例让学生懂得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关注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他们产生立志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应让学生清楚“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爱农意识,为他们毕业后服务“三农”、奉献“三农”打下职业理想基础。

(五)将学生的“三农”教育纳入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职位选择主要是眼前短期的客观考虑。比如,起薪待遇、交通是否便利、文化设施是否齐全、医疗、居住环境等等。爱农、学农、务农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尤为重要。课程的设置形式应该多样,可以开展专题就业讲座,请从事农业工作的校友回母校做献身农业的相关的报告、农业优抚政策的解读,“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的计划”等项目的推广,通过多样的途径引导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对涉农岗位的认同感。总之,做好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三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各农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校情、学情进行深化和完善。大学生“三农”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只要农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就一定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凤云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园林景观的构建[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付秀荣,张岩.农学专业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及困境反思[J].黑龙江史志,2009(10).

[3]彭可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02.

[4]李凤翔,周克勇,胡雪梅,王飞.校园文化建设与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223.

[5]杨贵明,高峰,赵春辉.传承太行山精神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3):90.

[6]刘红英.服务新农村建设: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责任.中国校外教育,2010,9:24.

[7]周树清.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民意识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12):80

[8]陈玲先.基于三农发展角度的大学生就业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6):135.

[9]方章东,刘庆丰.论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33.

[10]付秀荣,黄丽娜.农学专业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双基地”模式探索[J].学理论,2009(2):258.

[11]钟伟珍.关于对大学生加强“三农”问题教育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09(12):6.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5]郑有贵.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J].党的文献,1999,(3).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5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37

1 概念阐述

1.1 农村资金管理

农村资金管理主要是指在乡镇建立财会中心,对农民的资金进行综合管理。

1.2 农村资产管理

农村资产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农村的各项资产的使用状况、价值等参数进行入账,定期进行管理与盘点。

1.3 农村资源管理

农村资源管理指的是对农村的资源的数量、使用状况等进行管理,避免浪费的现象发生。

2 农民三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三资管理没有引起相关的重视主要是由以下2个因素导致的。

村干部宣传不到位。部分村干部没有意识到三资管理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只是设置了三资管理部门,但对此部门的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三资管理的存在,甚至还有部分村干部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只是交由其他的人员代管,由于管理人员自身工作得复杂性,导致其对农村三资管理这部分的工作没有应有的重视程度。

农民本身不知道三资管理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就如同三资的空资产问题,就是由于农民本身不重视,不积极了解资产相关状况才导致空资产的状况出现。据数据显示,将近有50%的农民认为三资管理工作对自身的农业生产没有帮助。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其对三资管理题没有相应的重视。

2.2 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

由于对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都需要对其数量、价值、使用情况进行记账管理,那么,就必然会涉及到财务管理。部分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不完善,没有统一、规范的制度进行制约,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会因为私利随意动用公共财产,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如空资产问题,由于管理不当,其使用权没有得到良好的限制。此外,部分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显较为缓慢,与现代化设备联系较少,其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自身需要。

2.3 三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农村三资管理对财务管理知识水平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农村三资管理中必定会聘用部分会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对农村三资进行管理。但经过调查发现,从事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将近2/3没有财务知识,有1/4只对财务知识有很少的了解,这无异于导致农村三资管理在记账以及监督方面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增大了三资管理工作的风险,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农村三资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程度

在农村建设中,村干部的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村干部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重视,也为了间接提高农民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的积极性,相关县与镇一级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村干部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在其中加入如三资管理重要性、三资管理有效实施的办法等内容,以提高村干部对此三资管理的认识。

3.2 完善管理制度,针对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建立严格的法规

完善管理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实:加大公开透明程度。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一方面可以降低商业贿赂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对决策公开使权利行驶公开透明,促使大家按照程序办事;完善审计与会计制度。如对于空资产,可以设置单独的会计二级科目进行核算。审计与会计制度的完善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同时,村干部应起带头作用。

3.3 招募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三资的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审计人员与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审计人员而言,应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以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巩固程度,完善其理论框架,保证其与发展中的知识进行接轨;还行对其计算机水平进行培训,保证其在工作管理中可以熟练运用网络以及电算化知识。除此之外,应在对会计以及审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加入法制方面的内容,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管理人员谋私利的情况发生。

3.4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趋势。村干部应对村内的三资信息管理平台提起充分的重视,将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列入村财政支出的范围中,以保证当地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快速发展。

4 总结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6

1949年以前,我国“三农”问题极其严重。清代中 期至1949年农业生产每况日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至 低谷。1949年全国农产品人均产量依次是:粮食209 公斤,棉花0.8公斤,油料4 8公斤,猪牛羊肉4 1公斤 7水产品0.9公斤。农民生活更是极端困苦,其实际占 有浪食平均每年仅有100公斤左右,终岁辛劳却过着 半年糠菜半年粮、缺吃少穿不得温饱的生活。一旦遇 到战乱、灾年大批农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新 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把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作 为农业政策最基本目标的缘由。

然而,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难度是极大的。 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以役畜为动力,且户 均耕畜不足1头、耕犁只有约1/3张,面朝黄土背朝天 靠天吃饭,农村基本上是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农业 商品率极低。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现代化农业阶 段相比形成极大反差。

1949-1978年我国是在国家工业化战略这一总 体目标下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在工业化浪潮席卷 全球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新中国成立之初即确立了国 家工业化战略。然而,我国作为后工业化国家当时人 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仅有约60美元而工业化先行 国家起步时人均GNP达200美元1950年全国 人均收入仅为77元1956年也只有142元;1950年全 国财政收入(包括债务收入)仅为65.19亿元,1956年 为287.43亿元;1949年10月至1957年底,政府用于经 济建设的财政支出仅为796. 51亿元,平均每年仅有近 100亿元11] 可见,其起步条件与工业化先行国家 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农业剩余极其低下。据 全国农户抽样调查,1954年平均每户的农业收入为 420. 6元(占农户当年总收入的60.7%),尚不足以抵偿 生活费用的支出(平均每户为453. 8元),还必须靠副业 及其他收入来弥补在如此低的农业剩余状 况下,如何既保障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和原料又保障 “三农”问题获得较好解决,则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只 好挤压‘三农' 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斯‘三农”问题的 历史定位。体制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为此, 一方面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派购制度,通过工农产品 价格“剪刀差”获得积累,并减少交易费用而获得低价 的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限于城市工业化,为阻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区别政策,在农村限制非农产业,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在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同时,我国又是在建立 社会主义社会目标下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在传统 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 选择了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成为计划经济的重要内容) 和哈作化(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针对农产 品的严重短缺和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这一时 斯‘三农”问题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农业增产,以解决全 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保障工业原料的低价供应,至于 农民的收入问题自然不可能提到农业发展政策目标的 高度。而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就是集体化,1957年 之前实行合作化(实质为集体化),1958年试图建立“一 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和工农商学兵结合 的农村社会。

尽管当时把农业现代化建设列为国家四个现代化 建设的首位,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科学论 断试图通过发展重工业来装备农业,采取政治或行政 手段而违背经济规律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等技术改造 但在农产品低价统派购制度、单一的“集体所有,统一 经营”的集体经济制度及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等共同 作用下,“三农”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从就业 结构看,随着工业化的推逃城市在集聚和生长现代生 产力的同时,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占工 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0%下降到1978年 的25. 6%;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52年为 85. 6%, 1978年为84.2%几乎没有变化。在经济结构 的重心早已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工业上来的状态下,仍 然保持如此之众的农业人口,这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 绝无仅有。从农业内部结构看,突出“三个为主”,即农 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又以高 产浪食作物为主,核心是追求粮食高产,以解决吃饭问 题尽管如此,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农业仍成为国 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温饱问 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全国农民口粮人均在150公斤以 下吃不饱肚子,农村尚有2.5亿人口吃不饱饭。全国 有近1/4的生产队年人均分配在40元以下。1977年 平均一个大队的公积金不到1万元买不上一部中型 拖拉机,甚至于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

二、1979 -2002年:在市场化取向改革 下“三农”问题的政策目标和实现路径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三农”问题进 入新的历史阶段。之所以将此作为我国“三农”问题进 入新阶段的转折点,是因为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对工农关 系作出重大调整。因为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工业化战略 挤压“三农”,使得“三农”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危险 地步,陈云在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呼吁,“要先把农 民这一头稳下来”[3 这次全会在通过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政策来调整工农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 施,包括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用生产资 料价格,多进口粮棉以让农民休养生息,减少农产品统 派购品种和数量,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信贷投入、农用 工业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等,从而纠正了国民 收入分配中长时期重工轻农的政策,初步改善了国家 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加上改革开放对生产力的解放, 农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由1952- 1978 年的 4 2 :1 改善为 1979-1984 年的 1.1 :1。

由于‘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 计划经济体制,故自1978年以来正是通过坚持市场取 向改革来解决“三农”问题的。这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渐 进阶段:(1)1978-1984年的改革启动阶段。主要是实 行家庭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形成了两个充满 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即一个是在实行家庭承包经 营改革中重塑起来的农户家庭经济,另一个是乡镇企 业。(2)1985-1991年的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主要 是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3) 1992年至今的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主要是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新体制。

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下,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三农” 问题的认识上发生了 一系列变化。实践与认识的互 动,逐步探索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农业政策目 标由单纯的增产转变为增产增收并重,解决“三农”问 题的路径由单纯的集体化改变为家庭承包经营、农业 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其政策构架初步形成。

关于农民问题首先是对农民身份和作用的定位 问题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前,把农民定位于从事农 业,认为分散经营是小农经济,农民是被教育和改造对 象。1978年以来,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提出“在经 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 们的民主权利”,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农民是市场 经济的主体等。这些认识上的变化,使农民进城经商 务工、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对农民的“予与取” (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直擞卜贴、扶贫)等方面的制度创 新得到认可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农民就业和增收 问题渐进解决,从而推动农民沿着传统农民一两栖农 民一现代农民的轨迹发展。

关于农业问题首先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上 有了全新的认识。这表现在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认识 上从狭义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解脱出来由此也导致了现代化技术路线的改变。同时,表现 在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上也有重大发展与创 新。如对计划与市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合作经济理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与培育新的增 长点、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认识等,都有了新发展。由 于实践和认识的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农业问题已 成为共识,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 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的农村经济体制”(简称‘ 一个基础、三个支撑”体制),以 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开始由传统型向 现代型转变。

关于农村问题1978年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打破城乡隔绝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由城乡分割到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共 识为此,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 展通过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用品,促进农村文化卫生教 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的发展;通过政社分开、村民自治和村务镇务公开等创新,推进 农村民主化进程,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7

【关键词】农民工 媒介形象 调查

一、调查的背景及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中的定义,将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称为农民工。农民工的产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媒介资源和新闻源。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民工现象有所反映,那么,江苏省媒体如何进行此类问题的报道?江苏省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的形象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的认识是否与媒体中表现出的相符?他们对目前自身的媒介形象是否认同?

鉴于此,作者于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和江苏省宜兴市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对当地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此次调查,在两地共发放问卷1100份,实际回收1060份,回收率为96.4%,其中有效问卷1001份。

同时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作为样本分析的时间区间,对《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淮海晚报》三份报纸在这一时间区间内所发行报纸的版面内容进行筛查。以选取较为重大的新闻事件、有影响力的评论及大幅图片等为标准,筛选了100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报道列入目标样本,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江苏省主要媒体建构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特点。

本课题采取了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个人访问、实地调研、综合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了解与揭示江苏省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形象的认识与农民工实际媒介形象之间的差异,探究其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民工对自身形象的认识

在回答“请您选出符合您心目中农民工形象的词”问题时,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工是“勤劳”、“善良”、“弱势群体”,选择这三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92%、52%、42%;认为农民工“不讲文明、没有文化”占30%,认为农民工“可怜”的占26%,认为他们“家庭美满”的占18%,另有4%的人认为农民工是“生活富足”的,极少数(2%)的人认为他们“招人讨厌”。可见,农民工对自身形象的认识主要是正面的。见图1。

2、农民工接受大众传媒宣传的途径

对于“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有关农民工的信息”的回答,46%的人是通过报纸来了解农民工信息的,选择“电视”“口口相传”“广播”“杂志”的人分别占28%、15%、7%和4%。因此将这些途径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列为:报纸、电视、口口相传、广播、杂志。

3、农民工对大众传媒对于“农民工”问题的传播方式的评价

(1)在被问及“您认为以农民工为主要受众对象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节目等的数量情况”时,认为数量很少的占54%,认为数量很多的占22%,从没听过的占24%”。

(2)在回答“您认为媒体上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怎么样”这一问题时,大多数人(68%)认为媒体上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数量一般,有14%的人认为非常多,有18%的人认为非常少。

(3)关于“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和现实是否相符”的问题,32%的人认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54%的人认为不完全符合现实,其中,40%的人认为差距不大,14%的人认为差距比较大,还有14%的人选择“不是很清楚”。

由此可见,农民工认为,目前媒体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报道既不全面,又不完全符合事实,也就是说,媒体塑造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农民工认识中的自身的形象是存在很大偏差的。

三、江苏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塑造分析

1、三种媒介形象

从对农民工接受大众传媒宣传的途径的调查结果看,报纸是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选择《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淮海晚报》三份报纸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时间区间内所发行报纸的版面内容进行研究。发现选取的100篇报道塑造的农民工媒介形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正面”形象,“苦难”形象以及“负面”形象。(见表1)

2、存在的问题

(1)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不够。研究发现,在三份报纸中有关农民工的报道多以很短的篇幅出现在报纸的社会新闻版的角落,并且大多是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才予以关注的动态新闻。而农民工需要的就业信息、生活信息、知识信息以及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方面的信息也是少而又少。

农民工群体的信息贫困又将成为他们物质贫苦的一大原因,他们挣扎于双重贫苦之中,并陷入恶性循环,一个声音弱小但人数庞大的社会边缘群体将滋生出对主流社会的疏离感甚至敌对感,积累起的因素,降低整个社会的安全系数。

(2)报道存在刻板化弊端。所谓刻板化,也称“固定的成见”,意指人们由于生活在比较狭小的一隅,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①通过上述对三份报纸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媒体所塑造的一个农民工的形象:可怜、悲惨、、、抢劫、讨薪、讹诈、偷窥、素质低下、手脚不干净等等。这些内容是媒体的报道强加在我们的意志上的,以致于我们不能正确看待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

四、结论与建议

1、媒体报道中农民工形象与农民工自身认知形象的差异及原因

结合以上对问卷、采访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媒体报道中的农民工形象与农民工心中所认识到的自身媒介形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主要由于以下两点原因: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农民工是被动接受的:一方面农民工很少会自己主动地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农民工在探讨自身问题时属于丧失话语权的边缘群体。而在形成个人认识的过程中,农民工的主动性凸显出来:在农民工接触到与自身相关的新闻报道时,他们并非全盘接受报道的内容,而是会保持相当程度的怀疑态度。

除此之外,传播障碍也是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基于商业化运作对利润的追求,媒体会对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经过一定的筛选、删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应该传播给受众的信息,可能由于不具备某些吸引受众注意的要求而被忽略,这就导致信息在传播的源头已经开始失真。另一方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和影响,比如传播时间、传播介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传播的情况等;同时,受传者本身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价值观念等也是导致传播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2、对江苏省媒体的几点建议

(1)重视农民工问题的新闻价值。江苏省目前共有84个主要媒体,其中有29种报纸媒体资源、8个电视媒体资源、2个广播媒体资源、45个杂志媒体资源。而其中仅有《科学养鱼》、《江苏农村经济》、《农机具之友》、《水产养殖》、《农家致富》、《农业开发与装备》6本杂志主要面向农村及农业工作者,但以农民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媒体则一个也没有,可见,江苏省主要以农民工为受众的媒体为数甚少。

结合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我省媒体忽视了农民工这种新闻资源潜在的新闻价值。媒体似乎更乐于通过对明星、富豪等强势群体的密集报道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没有正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存在的问题,没有挖掘出弱势群体这种新闻资源存在的新闻价值。应当对农民工这一新闻资源加以重视和挖掘,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发现潜在的问题。

(2)采取平衡报道手法及多样化、多角度的报道形式。平衡的报道手法一方面在于报道主题的平衡,即媒体应增加对有关农民工建设成就和先进事迹等正面新闻的采写,消减负面、苦难类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种平衡的手法体现在新闻的文本内容中,媒体应做到客观公正又具有人文关怀。比如在报道农民工“苦难”生活的同时,应着力描绘出他们与“苦难”命运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工获得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有同样处境的农民工走出困境,自立自强。

(3)谨防新闻价值观的畸变,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所谓新闻价值观的畸变,归根结底就是新闻媒体为了实现商业目的,不顾客观的新闻规律,错误地认识了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其结果必然是制造出有害于社会的新闻。价值观的畸变,表现出的是媒体工作者在农民工报道中的“失实”、“失责”行为与新闻规律之间的深层次矛盾。

面对过去社会上对农民工的刻板认识,以及媒体传播的商业化影响,要彻底改变媒体对农民工偏见与片面报道,似乎任重而道远。但是大众传媒有义务履行其充当弱势群体传声通道的社会责任。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老师:孙宜君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作者:高涵,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2008级本科生;胡道宁,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篇8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破解举措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1、“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国民党的统治,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1月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大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徙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业(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条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大的户也不过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主权完全还给农民和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么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参考文献

1、沈亚军《WTO与“三农”》;《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3期

2、郑庆昌 宋国林 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3、朱厚伦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2期

4、益盛《为入世后“三农”问题寻找答案》;《决策探索》;2002年第8期

上一篇:关于校园电子商务的计划书范文 下一篇: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