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品质”对词义引申的影响

时间:2022-07-15 06:23:00

浅析“思维品质”对词义引申的影响

摘要:词义引申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发展、人的思维发展和人际交流过程在语言中的综合反映。一个词从最初的意义引申出一系列新义,直接取决于人的思维方式,这与一个人的民族心理价值观也有很大的联系。纵观词义引申发展的系统脉络,笔者认为正是思维的一些品质才使得词义的引申呈现了一定的系统性。思维具有“比附性”和“辩证性”的特点。

关键词:词义引申;思维品质;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13-01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然而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的发展最为显著。词义是词汇的核心部分,词汇的发展集中体现在词义的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词义是通过引申来发展变化的。“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词义通过引申后会形成共同义素。“联想”是建立在人们的一种思维模式上,这些义素的共同部分也是与人们的思维分析紧密相连的。王力先生在《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一章中认为:“在语言里,词是能表者(它能表示一个概念),概念是所表者(词所表示的是它)。能表者和所表者的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但是,能表者和所表者的关系既然是历史造成的,它的转变也受一定历史规律的制约。”关于词义的演变,已经很难从历史上找到明确的证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词义的历史演变结果使多个义项共存于一个历时平面,我们可以通过历时的分析来追寻词义引申的基本脉络。

现代认知语言学家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解释词义演变的原因。“隐喻”和“转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词义的发展变化起了重要作用。这两种认知方式都与人的心理和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认知世界时根据事物特征和认知规则对不同事物进行归纳分类,形成不用的认知域。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隐喻”是根据相似原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近或相关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因而它们具有意义创造性。传统词汇语义学将词义的变化归因于历史和社会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外部因素,但是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内因归根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因此历史社会因素只能说明变化的必要性,而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中国传统的思维,简言之,是一种从整体出发、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是通过对客体体验来进行联想,并不注重严密的逻辑分析,这在传统的诗歌中比比皆是。汉语的许多词语都具有传神生动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文人习惯于在经验的范围内选取一个精妙的词来修饰,达到一种意境的升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笔者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两个品质,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词汇不断地在发展变化。

一、思维的比附性

“比附思维”,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思维的“比附性”,就是自然和人自身中已知已见的直观思维,去比附自然中或自身未见的抽象的事物和现象,这是一种直觉思维,是主观臆断的,并没有什么非常严密的逻辑,它只是看似合理下的不合理,因为它是人的思维的比附联想,这种联想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联想力。这种思维制约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发展和词义引申系统的建立。这种“比附性”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很重要。它大体分为三种形式:相似关系、同极关系、比喻关系、比拟关系。

(一)相似关系

“相似关系”的思维模式在古代汉语词义的引申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凡是彼此间相似的事物,人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比附性来进行词义引申。

例:和。《说文解字・口部》:“和,相也”。从口禾声。声音相应(本义)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乐声和谐和睦,调和掺和。用于连词表示并列,用于介词表示跟,用于量词表示几次,读轻声huo。这几个引申义项中都有“和在一起”的语义,从最初的声音相合,到乐曲相合,到家庭和睦,再到在一起,都是相似原则在起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词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都有很强的相似性,通过思维的“比附联”想去扩展词义,以此来满际的需要。

(二)同极关系

《尔雅》中有很多同极的例子。

高、大、重、优、尚、长、贵均有“推崇义”。

初、哉、首、基、元、兴都有“开始”的意思。

这些词的同一个极都有相似的意义。

(三)比喻关系

“比喻关系”,是通过用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去比喻那些抽象的名称,这种关系也是建立在语义相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比附联想”完成。

例:道。《说文・u部》:“道,所行道也,从u从首”。所释为引申义,其本义应为引导道路途径、办法。把道路比喻为途径、方法,是思维的比喻联想在起作用。

(四)比拟关系

例:艾。《说文》:“艾,冰台也。从H,声。”本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加工为绒,称“艾绒”。后引申为美貌的人。

二、思维的辩证性

“辩证思维”是思维的另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普遍联系是指事物之间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联系去发展词义,从而满足人们生活交际的需要。对立统一也是辩证法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思维的对立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的根本规律”。任何事物的极致就是它的对立面,本来是反义的两个词相反相成,共用一个词来表示。相反相成的认识模式在汉民族的认知思维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中就系统地阐发了“尊卑、动静、刚柔、阴阳、昼夜、存亡”等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阴一阳谓之道”。中国的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代的小学家也很早就用反训的方式来释词,“褒贬同词、美恶同词、施受同词”。这些都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它也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例:乱。《说文》:“乱,,治也”。本义是指双手理丝。引申为有条理。丝乱才需要理,一理丝也就有了条理。对立面相反相成。

(二)思维的因果联系性

“因果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具有前因后果的普遍的联系。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联系去发展词义。

例:引。《说文》:“引,,开弓也。”本义是开弓,引申为伸长、延长之意。开弓要使得弓弦距离拉大,因此引申为伸长之意,后来又引申为引导之意,是拉弓的目的,要找准目标。

(三)思维的类属关系

“类属关系”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类别和所属的关系。包含两种关系:一是由特指到泛指,二是由泛指到特指。从语义学上来看,这是上下语义场的包含关系。

例;响。《说文》:“响,声也。”本义是指回声,后来泛指一切声响。这是由特指到泛指的思维联想。

三、结语

词义引申正是在思维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可观察性。而近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我们去借鉴。人们的思维和认知经验在语义解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义发展的理据性和思维本身就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词义的发展变化中,思维模式起了深层的制约作用,这种机制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考察,以推动词义系统观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古代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之浅见 下一篇:蒙古帝国之母――诃额仑(悲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