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论

时间:2022-07-15 04:12: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论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主要成果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上表现为实践、理论、价值和制度四种形态;从一种现实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种表现形态,有着自己的结构和性能。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表现形态。

关键词:社会主义表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1―0013―05

党中央一再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丰富、深刻的科学内涵,表现出丰富的各种形态。从不同的维度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形态的概念

“形态”是生物学早先使用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形状”。形态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外形和内部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以后,“形态”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事物,产生了研究各种事物的形态学。现在人们平常所说的“形态”,一般是指事物存在的形状、状态或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形态。各种社会的表现形式被称为社会形态,当今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对于一个事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它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该事物有着不同的形态。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主要成果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上表现为实践、理论、价值和制度四种形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表现形式、一般形态;从一种现实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

形态具有层次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实践、理论、价值、制度形态的每种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态的每种形态,又都划分为更具体的形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内涵

任何一种事物从外部来看都有形状、状态、表现形式,都是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从内部都有自己的结构以及由结构决定的性能。任何形态都表现某种形状、状态、功能、性质等特征,我们把这些特征概括为“性能”。…组成形态的内部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称为结构。任何一种事物形态,都是性能和结构的统一。“形态的结构和性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反作用于结构。”形态的结构是形态具有某种性能的基础,形态的性能是形态具有某种结构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分别认识形态的结构和性能,更重要的是要在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中把握形态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着自己的结构(构成结构的要素又都是层次性的形态),以及由结构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性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表现形态都有各自的结构和由这种结构决定的性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层级的形态的性能又反作用于各层级的结构。

二、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主要成果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实践、理论、价值和制度四种形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表现形态。

1.作为一种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告诉中国人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终于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形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条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开辟、以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并不断拓宽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条道路作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基本国情,“立足基本国情”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基础;三是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四是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基石;五是社会制度,“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制度选择;六是发展内涵,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是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些内涵,体现了它是政治保证、基本国情、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奋斗目的的有机统一,同时也是这条道路性质的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因为如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理论形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谓体系,就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相继创立的理论成果。之所以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命题,之所以能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因为这些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主题、价值取向,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它们之间是不断创新而又一脉相承的关系,因而具备了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构要素。

第一,在理论主题上,都坚持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构成体系,是由于都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有一个能贯穿各个理论成果的主线或主题。这些重大理论成果,虽然由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不完全相同,因 而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鲜明的理论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讲,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这三大问题的回答,反映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时代的需要,解决了不同时代产生的问题,推进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集中探索和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时,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地回答和解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提出新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是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价值目标的科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包含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成败的标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包含一系列基本范畴。它还具有明显的独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作为一种价值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价值形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党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越来越从价值层面上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从价值层面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共同富裕、人民民主、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究其实质,这个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蕴含着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

4.作为一种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善。“从制度形态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和体制的设计、安排及其运行模式,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生长、发展起来的特有制度形式,既内含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凸现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历史情境,是人类制度文明的崭新形态。”16’

第一,经济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些制度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政治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就整个社会政治形态而言,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的最高层次,这些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文化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中华文化,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推动文化不断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些文化制度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社会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积极解决好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问 题。这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形态决定着其政治制度形态、文化制度形态、社会制度形态,四种制度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成为现实的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实践和制度四种形态有机地整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统一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是其理论、价值和制度形态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指导着实践、价值和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反映了其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决定着其理论、价值、实践形态的性质。这四种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三、从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从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通过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努力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弱点和消极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态

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和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和决策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是好的,是符合国情的,但它还不够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还有一些缺陷,需要进行改革,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稳妥地进行。这些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是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障了人民群众民利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中国现实又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立足本国又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一般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基础,政治形态是经济形态的集中体现并为经济形态服务,文化形态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的反映,社会形态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社会条件。这四种形态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态和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表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深入研究这两种基本形态,我们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我们只有不断从新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上一篇:全面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力作 下一篇:水族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路